2025年春节档电影市场十分火热,档期票房与观影人次均创下新高。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5日9点,2025年春节档票房为95.10亿元,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占据影院最佳观影位置的按摩椅也引发热议。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显示,观众对影院里的按摩椅体验感受呈现两极分化的评价。作为新型的共享经济模式,共享按摩也同样受到行业关注,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有公司一年吸金1亿元并开启上市之路。
按摩椅占据最佳观影区引争议
今年的春节档电影让观众享受到了视觉盛宴,而占据影院最佳观影位置的按摩座椅也成了观影群众热议的焦点,有吐槽,也有好评。
湖南的李娜(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她在春节假期去观看了电影《哪吒2》,为了获得好的观影体验,她选择了IMAX厅的最佳观影位置。进入影厅,她发现影厅内中间那几排最好的位置,安装的都是按摩椅。李娜说,“我刚坐上去,按摩椅就开始自动按摩,吓死我了,慌忙找地方关。我看电影本来就是想沉浸式体验,忽然这里动那里动的,根本专心不了。”
与李娜同行的好友丽丽(化名)介绍,这种按摩椅坐上去先自动按2分钟,然后就停了,想要继续按摩就需要扫码付费了。“尴尬的是,免费体验时间到了,里面的滚轮停在那里不动了,停的位置正好顶到脖子,腰背部也硌得有点疼。”
北青报记者发现,与李娜、丽丽的体验和感受类似的网友不在少数。有网友称“终于有人说出了同样的感受,真的很尴尬,看电影很安静,不仅按摩椅按摩时会有声音,而且被它按的很痛时想喊痛都不敢喊,有时候会有一种坐立不安的感觉”。也有网友表示,“真的超级难受,有一次它突然按了,我以为是后面有人拿脚一直踢凳子,我还一直叫人家不要踢。”
北青报记者还注意到,观众对影院里的按摩椅体验感受也呈现两极分化的评价。有不少按摩椅爱好者喜欢付费享受按摩服务。河北的上班族小英(化名)告诉记者,她去哪里都会花二十几块钱坐按摩椅,甚至在医院看到按摩椅,也会“按三十块钱的。”
不同按摩套餐收费不一
调查显示,除了只在刚坐上座椅就启动按摩的按摩椅,有网友称,有的按摩椅在观影过程中会有两次试用,“除了开场时,在观影中途也会突然按摩,本来好好看电影,突然被吓得出戏,关键是按得也不舒服,像挨打一样疼。”
上海的一位网友也发帖分享称,自己前几天去观影,如果不扫码付费,按摩椅在观影中途也会动一下,打断了自己沉浸式观影的体验和节奏。他扫码看了一下费用,根据不同的按摩套餐,收费价格也不一样,深度舒缓是60分钟收费23.99元,按摩加手机充电是30分钟收费16.98元,放松解乏15分钟收费12.98元。如果按最贵的收费计算,看两个小时的电影要收费100多元。
也有网友认为,使用按摩椅按摩比较划算,半小时的费用在10-30元不等,有时候还可以团购、会员日打五折等。“如果去按摩店,花好几百元买的套餐,时长也短。”为了免费享受按摩,有人会借观影时将每个按摩椅挨个坐一遍。
北青报记者在某共享按摩椅品牌的小程序上看到,扫码后显示有三种(包括缓解疲劳、焕发活力、深度舒压)不同程度的按摩服务,价格在13元到23元不等。比如,缓解疲劳模式15分钟13.11元,焕发活力模式20分钟16.91元,深度舒压30分钟22.61元。
而线下影院支持使用按摩椅服务团购价,相较而言也更划算。以北京通州某影城为例,8分钟尝鲜体验是3.9元;25分钟单次是17.8元;25分钟5次69元,适合多人同行使用。
共享按摩椅受争议已久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有关共享按摩椅的争议出现并不是首次。此类共享按摩椅多出现在商场、影院、医院、高铁站、机场等公共区域。共享按摩椅的投放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的布局。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4年中国共享按摩椅消费者使用共享按摩椅主要场所中,36.08%消费者会选择商场超市,25.49%消费者会选择电影院,24.71%消费者会选择车站,22.35%消费者会选择KTV等娱乐场所,21.18%消费者会选择机场。不过它因可能挤压公共空间、产生强制消费、存在卫生安全隐患等问题也曾引发不少风波,并登上热搜。
2023年8月,旅客吐槽“泰安高铁站近9成都是按摩椅”事件引发热议,后来中国铁路官方发文表示,多功能候车座椅数量不得超过全部候车座椅的20%,并且必须确保候车区域旅客候车座椅总数不减少。同样是在2023年8月,在重庆火车西站,一名女乘客长发就被卷进按摩椅,整个人动弹不得。2018年5月,在浙江杭州火车东站也发生了被按摩椅卷头发的情况,还发现爬出蟑螂、坐后浑身发痒等卫生方面的争议。此外,“按摩椅能不能离开电影院”的讨论也曾冲上热搜第一。
众多企业布局共享按摩椅
公开信息显示,近年来,亚洲市场成为全球按摩椅增长的核心动力,中国已成为世界重要的按摩椅生产基地,产量整体呈增长趋势。行业竞争格局方面,由大型龙头企业、中小型企业和新兴企业共同构成。在智能按摩椅细分赛道,涌入了不少企业,既有传统企业奥佳华与荣泰;也有跨界者海尔、联想、奥克斯等参与者。
当共享风刮到了智能按摩椅市场,奥佳华、荣泰等智能按摩椅企业获得大量新增订单,同时也积极融资增加产能。从营收来看,2023上半年,奥佳华按摩器业务占比最高,其中,按摩椅业务占比较高,达到总营收的46.3%。
目前,仍有不少共享按摩椅品牌在争相布局市场,有的也已冲击IPO。以影院场景为例,深圳民企盟迪奥在其官方微信公号中介绍,2021年公司正式启动打进电影院场景从"供货商"转变自营项目自主研发、生产、直营合作。2024年已合作影院5000+,已铺设设备100万+,市场占有率90%。与万达影投、博纳影投、百老汇影投等头部院线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覆盖全国90%以上的电影院。文章中还称,“无需投入,即刻享受:我们给租金、我们投产品、我们来安装、我们来维护,影院无需任何操心,只需提供场地。”
观影按摩椅能赚钱?
另一家有名的影院“共享按摩椅”品牌是乐摩吧。至2024年8月,乐摩吧品牌已与众多知名影投、院线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合作影院高达5000余个。值得一提的是,乐摩吧于2025年1月21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靠观影人群扫码付费,真的能赚钱吗?上文中提到的乐摩吧招股书中内容显示,按单张按摩设备算,影院的按摩椅贡献最小交易额,机场则贡献了最大的交易额。
乐摩吧小程序的金额
据了解,乐摩吧母公司是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乐摩吧”是后者注册的商标品牌。天眼查App显示,福建乐摩物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5月,法定代表人为谢忠惠,注册资本5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含物联网技术研发、物联网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家用电器研发、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电子产品销售、互联网销售等。
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谢忠惠、韩道虎、平潭掌创共赢未来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对外投资信息显示,该公司直接持股14家企业,均为存续状态,包括福安乐摩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南宁乐摩物联科技有限公司、福州乐摩优选生活服务科技有限公司等。分支机构信息显示,该公司有56家分公司,其中16家为存续状态。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该公司已申请多个按摩椅相关专利,包括“一种共享按摩椅防占座装置”“一种共享按摩椅的智能调整方法及系统”等。
据该公司公布的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1月15日,乐摩吧覆盖4,757个GFA超过30,000平方米的商业综合体,约占中国所有GFA超过30,000平方米商业综合体的70%;覆盖1,281个 年票房超过500万的电影院,约占中国年票房超过500万的电影院的50%以上;覆盖20个年客流量超过1000万的机场,约占中国年客流量超过1000万的机场的50%以上。
在经营业绩方面,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乐摩吧收入分别为3.30亿元、5.87亿元、6.15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53.4万元、9457.8万元以及1亿元。其中,作为主营业务的智能按摩服务产生的收入分别为3.16亿元、5.68亿元、6.04亿元,占总收入的95.75%、96.74%及98.22%,占比呈现持续提升的态势。
该公司称,IPO所募集的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扩大服务网点的覆盖范围和渗透率;持续提升和迭代技术等。募集资金还将用于拓展亚洲海外市场,尤其是泰国及其他东南亚城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实习生 拜哈贝儿
编辑/马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