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学生增加5倍 贵州乡村小学校长坚持“体育兴校” 创造出“石旮旯里的奇迹”
新华社 2025-01-07 10:05

前不久,第五届蔡崇信以体树人校长年度盛典在浙江湖州举办。共10名校长入选本届以体树人校长计划,40岁的吴雄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2004年3月,当时年仅19岁的吴雄调任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仁市巴铃镇塘房小学校长。彼时,学校只有3名老师和75名学生,一栋新建的两层教学楼是校园的全部。学校不通水电,教学楼周边坑坑洼洼,连一块超过20平方米的平地都找不到。

如今,这所乡村小学教师人数增长至42人,学生数量近500人,校园面积增加10余倍,学生平均成绩从不足30分提高到80多分。

这背后有怎样的秘诀?吴雄的答案是:办学生喜欢的学校。

初到学校不久,吴雄就发现,有的学生早上出家门却没进校门,走到半路就跑到山上去玩了,等下午放学后再回家。通过把这些学生叫到一起聊天,吴雄和同事找到了原因,“主要是学生基础太差,听不懂课,完不成作业,害怕被责骂”。

从那时起,吴雄便开始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愿意到学校读书?

“学生都不来学校,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吴雄说。他和同事商量后决定,开展体育活动,把孩子们吸引到学校。“农村娃娃经常干活,体力好、力气大,适合开展体育活动。孩子逃学在外面玩,不如来学校玩。”

2004年,途经塘房小学的兴仁市西北环线开建,吴雄和同事利用课余时间给施工方干活,换取工地上的土石块,用来填平校园里的坑洼。全校师生一起努力,用时两年完成了这项工作,学校有了简易的运动场地。

2006年11月,在还未硬化的泥地上,塘房小学举办了第一届运动会,比赛项目有踢沙包、乒乓球等。2007年举办的第二届运动会增加了羽毛球项目,没有正规场地,他们就用白石灰在泥地上划出边线,然后在场地中间拉上一根白绳当球网。

2024年11月6日,塘房小学第19届运动会如期开幕,设有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拔河、跑步、接力赛、跳绳、跳远、趣味运动等项目。

吴雄说,举办运动会之前,他和同事会在学生中调研,看看大家喜欢玩、想玩哪些项目。“运动会的项目都是学生平时喜欢玩的,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如今,崇尚运动在塘房小学成为一种风气。加上体育课,该校学生每天的运动时间至少有两个半小时。每个班都组建了男、女篮和男、女足队伍,全校共有篮球队和足球队48支,课余时间会开展班级篮球联赛和足球联赛。

但起初,有的老师对“体育兴校”持怀疑态度,担心开展体育活动会影响学习。吴雄说,这种质疑很有代表性,学校必须平衡好体育活动和学习的关系,“我们崇尚越自律、越自由,学生必须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后才能去玩”。

兴仁市2020年学生运动会小学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兴仁市2021年青少年篮球赛U12女子组冠军、2022年贵州省小篮球比赛黔西南赛区U12女子组冠军……在塘房小学足球场旁的一面墙上,贴着学校过去20年间收获的荣誉。

目前,塘房小学拥有U8、U10、U12三块篮球场,羽毛球场、排球场、足球场、乒乓球场、田径场、棋吧、弹珠场等运动场所一应俱全。在兴仁市100多所小学的教学考核中,该校排名前列。

回首来时路,吴雄忍不住感慨,过去20年取得的成绩证明学校选择的体教融合之路是对的。“让孩子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更不会影响学校发展。”

他同时坦言,学校能发展到现在这一步,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公益组织的帮助与支持,以及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颁奖典礼上,前篮球国手孙悦这样评价吴雄:“他以‘让学生喜欢就是学校最大的追求’为理念,硬生生用行动与师生创造出了‘石旮旯里的奇迹’,让大山里的学校远近闻名。”

在吴雄看来,让孩子们幸福比让他们优秀更重要,而运动是能让他们更幸福的一种方式;以体树人是一个过程,教育不能急功近利。“从以体育人到以体树人,从以体立校到以体兴校,我只想让山村的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我会继续留在乡村,以体育为基,进一步做好乡村教育。”他说。

文/郑明鸿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