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技术、实操强的广东技能青年与高校博士博士后团队携手,能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这种跨界融合的“技研”合作模式,如何成为科技创新的强大助推器?当前,一批批高校博士博士后团队扎堆来到技校这片实践沃土,带着前沿科技理念与科研实力,与青年技能人才并肩作战,共同探索科研创新的无限可能。
跨界“技研”
高校博导牵手技校 研发机器人等产品
“我前后两次来参观过机电技师学院的实验设备,每次都让我大开眼界,这些机械臂和高端机床即便在一些知名高校中也难以一见。”1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光电学院计算机视觉方向在读博士生宋子申参加完在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举行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项目入站启动仪式后,便立即投身于项目的深入研讨与落地实施中。
他说道:“我的导师刘宏展教授在研究一款多传感器融合的水果采摘机器人,华师团队负责算法,机电技师学院团队负责硬件与底层设计,项目入站后,我将更加频繁地在两校之间往返。”
在当天的入站仪式上,宋子申还见证了多位博士团队的入驻。哈尔滨工业大学李瑞峰博士入驻复合式巡检机器人关键技术平台研发及人才培养项目;中山大学单云霄博士团队则入驻面向科研应用的智能轮椅项目,旨在开发一款智能轮椅。该项目由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负责智能轮椅本体部分的研发,而中山大学团队则专注于智能化模块的开发。此外,华南理工大学魏武博士也入驻了面向船闸的水下探测机器人应用研究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山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单云霄已是第二次带领其团队与技校开展合作。“技工院校的学生心灵手巧,与我们的团队形成了很强的互补性。他们在外观设计、结构制造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单云霄向南都记者透露,早在2018年,他的团队就与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共建了博士创新工作室,在智能机器人研发、智能硬件产品研发、专业与课程建设等多个领域展开了深入合作。
单云霄回忆,当时双方曾携手为宁夏一家工厂设计了一款巡检机器人,该产品不仅广受好评,其外观设计还成功申请了专利。这一成功案例让他对技校学生的能力刮目相看。“我们提出一个前沿的创意,大家整合资源,相互协作,在深入了解彼此的实际需求后,技校的学生往往能够创造出一些超出我们预期的作品。”
“技能+科研,我们有充足的底气。”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多年来,学院通过合作研究、委托课题等模式,与高校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基于学院办学实力和专业特色,与高校共同开展具有创新理论和技术的尖端科研项目。除广东省内高校外,还与浙江大学共同研发关节臂坐标测量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无人机应用技术协同开发中心等。
技能人才
从单一“技能强” 向复合“双创强”转型
技能人才的“练兵场”正在从技能竞赛的舞台逐步扩展到科研实践中。近期,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技研”合作助力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指引全省技工院校主动对接实验室、高校、企业等研发机构,着力培育一批既拥有深厚理论基础又具备高超实践技能的“大国工匠”,为科技创新强省建设贡献技能力量。
在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这样的强强联手也在更多的技校中上演。2024年,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转化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赛项成果,在全国率先开发了水环境智能检测与治理这一新专业。12月18日,由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博导,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项目中国专家组组长王湛主导的“王湛博士工作站”在广州市公用事业技师学院揭牌。
王湛表示,博士工作站将集合高校、企业与技工院校三方力量,紧密围绕世界技能大赛水处理技术项目核心标准与要求,推动创新型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水处理技术人才,达到“1+1+1>3”的效果。
与此同时,全省的技工院校也进一步强化“技研”属性,不仅加大与高校、企业等外部研发机构的合作力度,更在内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出更多既懂技术又善创新的复合型人才。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广东省技工院校科技发明与创新大赛决赛中,来自全省44所技工院校的超1000名师生带着183项精心打磨的原创项目,通过“实物展示+答辩路演”的形式进行激烈角逐。其中共105个项目持有专利或专利已被受理,占57.3%,158个项目已与企业有不同形式的合作,占86.3%。
活动现场,有超过一半的决赛项目与企业进行了成果转化洽谈,26个项目现场签约。个别项目已获得多项专利,进入企业生产环节。
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技研”合作的价值在于赋能产业、服务发展。大赛中,中山市技师学院的《精密深孔加工数控装备及其智能运维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解决了传统环模加工中生产效率低、断针率高和任务状态观测难等难题,提高了生产效率,缩短了制造周期,使合作企业中山迈特雷数控技术有限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新增销售收入2135万元。广州市技师学院的《水天先锋——水空联动应急救援系统》项目,创新融合水面机器人与无人机技术,显著提升救援效率与成功率。
从工装到科研“白大褂”,广东技工院校技能人才的培养正在开启新时代,不仅向高层次、高质量发展,更从单一型的“技能强”向复合型的“双创强”转型,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文/程安
编辑/倪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