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发放趋缓,截至目前,暂无新的牌照落入中小银行手中。理财牌照发放趋缓的原因是什么?中小银行又该如何优化存量理财业务?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业内人士。
牌照发放趋缓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4年上)》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已设立的理财公司共32家。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制银行获得理财子公司牌照。总体来看,监管部门近年来批复银行理财子公司牌照节奏呈放缓趋势。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首批银行理财子公司开始筹建,2019年至2022年不断有新的理财机构获批,2023年仅有浙银理财获批筹建。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尚无新理财子公司牌照落地。
当前,数量众多的城商行、农商行正积极申请理财子公司牌照。今年三季度,针对投资者较为关注的理财子公司申设进展情况,长沙银行有关负责人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关于理财子公司申筹,该行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推动理财子公司申筹相关工作。据悉,从2018年起长沙银行便计划申设理财子公司。此外,包括成都银行、齐鲁银行、顺德农商行等在内的银行都曾披露申设理财公司计划,但都没有新进展。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当前主要商业银行已经获批成立理财子公司,此外多家外资控股的理财公司相继成立。理财公司大规模集中设立的阶段已经过去,处于常态化设立阶段,金融监管部门按照“成熟一家,批设一家”原则发放理财公司牌照,部分理财产品规模较大、经营设立较强的中小银行仍将可能获批理财公司牌照。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叶银丹表示,近年来,银行理财行业的快速扩张和过度竞争导致了市场资源的分散,部分银行理财子公司面临产品同质化、收益水平下降、风险控制能力薄弱等问题。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和低效运营,监管部门倾向于加大对现有理财子公司的监管力度,鼓励银行理财子公司集中力量进行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的提升、客户服务的优化等,而不是盲目扩张。
做好代销理财
对未持有理财牌照的中小银行来说,直接发行理
编辑/范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