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体,一种纳米级的囊泡,其结构与细胞类似,尺寸仅有细胞的百万分之一。2016年,孔关义在基因测序企业从事生物信息相关的研究工作,他敏锐地发现外泌体领域或将成为下一个生物医药的产业风口。孔关义毅然辞职投身该领域。几年间,他创办的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实现工程化外泌体技术平台突破,建立国内第一个GMP生产车间,推动外泌体行业标准的建立……孔关义本人也成为外泌体行业的拓荒领跑者。
敏锐洞见产业风口
因在细胞间精妙的信息传导机制,外泌体展现出在疾病诊断、治疗干预、再生医学及药物传输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潜力。另外,外泌体凭借与生物体的高度相容性与稳定性,加之可通过工程改造实现的靶向输送能力,预示着其在未来医学领域的无限可能。
“从科学底层的逻辑判断,外泌体的特性将来在诊断还有治疗方面都会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孔关义介绍,“无论从研究领域还是产业化的角度来讲,关注外泌体的人会越来越多。”
2016年,孔关义关注到,国际前沿研究领域,外泌体研究渐渐成为显学,“这个产业正在兴起,应当抓住机会。”于是,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辞去在基因测序企业从事的生物信息相关研究工作,围绕外泌体开始创业。2017年,孔关义创立了恩泽康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军外泌体产业。“走出创业这一步路之后,我从来没有考虑过风险或者回头,只知道要坚定地走下去。”孔关义说。
创业伙伴打地铺省成本
踏上创业征途的起点,孔关义深知团队凝聚力的重要性。孔关义积极推广他的外泌体创业愿景,迅速吸引了关键人物——时任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的赵立波博士加盟恩泽康泰担任CTO职位。另一位合伙人李志听到孔关义的想法,孤身从长沙来到了北京共同开创事业。很快,负责技术、营销、政府事务和运营工作的4位联合创始人集结完毕。
回忆起创业之初,创业团队把所有经费都用来租实验室、做实验。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在北京租房的小伙伴在办公室里一起打地铺。
四人小队逐渐壮大,从创立公司到实现天使轮投资,从在租借的实验室工作到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2017年9月,孔关义的公司完成了天使轮融资。孔关义回忆道:“早期我们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这种成就感驱使着我们不断往前走。”
2019年,恩泽康泰规模扩大并面临战略转型的十字路口,4位创始人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有不同意见,孔关义给团队写了一封三四千字的邮件,讲清楚走哪条路能在未来形成更大的市场规模。通过这些努力,团队最终达成共识。
成长为专精特新“小巨人”
在确认了治疗方向后,步入2022年,恩泽康泰在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外泌体GMP生产车间。在孔关义的带领下,恩泽康泰不仅在团队规模、资本积累上实现了飞跃,更在科研技术与产业化进程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从初创时的四人小组,蜕变为如今外泌体领域唯一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最初的50万的启动资金到顺利完成多轮累计数亿元融资;从租借实验室到建立国内首个国产外泌体GMP车间。孔关义一步一个脚印引领恩泽康泰走向成功,也成为国内外泌体产业实至名归的领跑者。
凭借卓越的领导力和不懈的努力,孔关义不仅在业界树立了标杆,个人也荣获了“大兴新国门领军人才”和“大兴好青年”的荣誉,他带领的团队更是凭借出色的创新能力,成功拿下一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大兴团区委、青联给予孔关义很多帮助和支持——不仅为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搭建了与精英交流的桥梁,还积极组织各类创业分享会,成为青年人才交流的广阔舞台。孔关义说,“正是借助青联平台,我有幸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青年碰撞思想,交流经验。我也学到很多创新思维,有助于为公司开拓新的市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知依
编辑/谭卫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