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上午,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长治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太行精神耀千秋”红色文化宣传周启动仪式。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启动仪式上获悉,为落实《北京市与长治市对口合作实施方案(2022—2026年)》的重点任务,积极推进北京市与长治市的对口合作,助力长治红色文旅产业发展。2022年确定京长对口合作以来,北京紧密结合长治市实际需求和新时代首都发展需要,共组织开展各类交流活动160余场,签约对口合作及关联产业项目137个,实际完成投资90亿元。
长治24家A级景区对北京市民推出门票优惠
“长治红色文旅资源丰富,是太行精神发源地,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拥有“八百里太行”中最壮美的自然景观。”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年来,北京和长治双方共同打造红色文旅精品。北京市加强宣传推介,把长治作为北京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旅游重要基地,近期将联合出版《中国国家地理》长治特刊,全面展现长治红色资源和自然风光。投入3550万元推进实施10个红色文旅对口合作项目。
长治24家A级景区面向北京市民推出门票优惠活动,共同举办大型文旅活动14次,2023年红色旅游景点接待180万人次。推动首钢资产西安里铁路线移交给长治市相关工作,支持长治市打造特色旅游线路。
北京20个医疗卫生机构、41所院校与长治结对合作
在民生方面,两地20个重点医疗卫生机构、41所院校建立结对合作关系。安排资金7000万元,实施潞州区幼儿园、襄垣县滨河小学等建设项目,全方位助力老区公共服务水平提质升级。在科技赋能方面,京长对口合作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启动运行,集聚了中科院等科研院所20位资深院士、在京高校90余名教授和专家资源,探索形成“北京研发—长治转化”合作模式。共同打造低空产业生态圈,支持沁源无人机低空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应用实践,拓展应用场景,带动配套产业发展。帮助长治中科潞安等高新技术企业拓展北京应用场景,推动在北京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结合非首都功能疏解,发挥首都科技资源溢出效应,将长治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转化科技成果64项,技术合同交易额超1亿元。
在推动生态环保和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两市签订双碳及能源资源领域合作协议,推动顺义区、密云等区与沁源、壶关等县共同探索生态价值产品实现机制。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浊漳河沁县段、襄垣县淤泥河、黎城历史遗留矿山等生态修复保护项目,实施农业有机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
市属企业投资近130亿元带动长治1.5万人就业
在深化产业合作方面,首钢集团、京能集团、首创集团等北京市属企业在长治市累计投资近13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1.5万人。实施黎城200兆瓦风电、沁源县100兆瓦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类项目30个,总投资271亿元,为长治绿色发展增添新动能。加强农副产品领域合作。聚焦长治特色产品,拓展首都消费市场,将长治12个县区农特产品全部纳入北京市消费帮扶目录。共建青椒、小米等供京基地9000亩。2022年以来在京销售长治农副产品等24.6亿元。建设中药材特色产业基地2个。加强科技信息领域合作。北京市在山西省布局首个科创园区—长治·中关村信息谷创新中心。双方4个开发区签订共建园区协议。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启动北京博士后科技服务团长治行活动,长治市与北京理工大学等8所高校及3家企业共建对口合作基地14个,累计投资30亿元。
两年来,北京市和山西省共安排3.6亿元财政资金,实施96个合作项目。北京市建立对口合作工作信息系统平台,加强前后方联系和调度推进,为精准推进工作把脉定向。持续加深两地商会、协会、联盟等社会组织联系交流,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吸引北京市民营企业、国有企业等社会资金共同实施140个合作项目。截至目前,已落地开工82个项目,完成投资91亿元。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编辑/李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