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档与婚姻相关的“真人秀”节目引发了广泛关注,让关于几个家庭的讨论延伸到了现实。而节目参加者也成为舆论焦点,有的受到网民指责、有的事业遭到“抵制”,这档节目所激发的多重反应,即便放眼近年来诸多“真人秀”节目来看也是不多见的。
如何评价、看待这一节目及其参与者,公众有权作出自己的选择。在这当中,不难看出相当一部分公众情绪的自然流露:对过度追求流量及迅速试图变现行为的反感。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流量的反噬。
“真人秀”节目能带动大量的讨论,相当一部分是依托“婚恋与家庭”这一议题。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婚恋、家庭问题本身往往就有难分对错、容易产生代入感等特质,尤其现代社会婚恋关系还经常牵涉到感情、伦理、财产等方面的因素。将这类社会焦点议题以“真人秀”形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很容易让观众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相比较,某种程度上,也是通过展现节目参与者的私生活,利用观众的“窥探欲”来获得关注。
因此,这类“真人秀”尤其应当注重价值导向,要知道,炒作矛盾一旦失控就很容易“过火”。近年来,“翻车”的“真人秀”节目并不少见,其中的一些教训需要汲取。首先,一些节目组为追求所谓“节目效果”,往往通过项目或游戏规则设置,要求参与者相互“揭老底”、曝隐私,通过“精心”的剪辑,将夫妻、婆媳、朋友间的一些细节碎片放大,进而包装成“看点”。但这其实是把日常琐事的复杂性,简化为两个人的“战争”,把本来可能无伤大雅的细节放大成价值观的对立,让本来常见的分歧看上去仿佛是不可调和的矛盾,“极化”了人与人的关系状态。原本的鸡毛蒜皮、杯水风波变成一期期节目中的“冲突大戏”。在这种环境与氛围下,“秀”的主角也容易自觉不自觉地“表演”起所处情境下的状态,这种被引导的、呈现戏剧化般的夸张表现究竟能否称之为“真人秀”,值得商榷。而当观众意识到种种情节不合理、人物表现“奇葩”时,“秀”的可信性就会发生动摇,并引发观众的批评。
其次,一些“真人秀”节目热衷于突出人物复杂性格中的某一个侧面,并通过各种方式使其极端化,主打所谓“情绪价值”,其实是让观众看到并跟随“情绪”的宣泄,聚焦在情绪的各类呈现中。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情绪并不是正面的感情或生活感受,而是一种放任的状态,过度渲染“情绪价值”则会导致更加失序的情绪状态。这种失序,在节目的放大和渲染下成为吸引流量和关注度的焦点。对于节目的主要受众群体——年轻人而言,这类聚焦情绪、务虚不务实的节目,很容易引导受众群体对待婚恋与生活的态度愈发急躁与情绪化,对于构建稳定的家庭、亲友关系存在一定的负面作用。
“真人秀”节目受众广泛,正因如此,它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追逐收视率无可厚非,但绝不能让“真人秀”成为专以吵架、矛盾来吸引眼球的“冲突大戏”。各制作方应当跳出对讨论度与观看量的盲目追求,从此次“真人秀”的网络舆情中得到两大启示:一方面,一味追求流量和关注度往往会让节目失焦,流于迎合。“真人秀”作为一种独特的节目形式,在“情节”之外必须追求更丰富的价值。另一方面,在“私”的领域通过媒介进行公共化时,须有其限度和规约。如何把握住“度”,让节目的呈现在不违背公序良俗的同时,更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和正面的社会效应,是“真人秀”节目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
文/张颐武(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