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怎么看待“汉字失忆症”
环球时报 2024-11-12 12:00

近日,某高校一名在华外籍专家发文,称自己做了一个实验,测试了三位北大的中国博士生,发现他们都记不起“喷嚏”的“嚏”字怎么写,并由此推论,认为中国社会中提笔忘字的“汉字失忆症”正越来越普遍。

客观来说,这位专家所说的“提笔忘字”现象确实一定程度上存在,且特别集中在一些相对生僻、笔画较复杂的汉字。这其实并不是什么崭新的“发现”,多年来已有不少研究者注意到这一问题。早在2006年,央视某节目组的一份抽样调查就显示,超过4000人的受访者中,写字“偶尔觉得很费劲”者占48%,而28%的人表示“经常觉得很费劲”;2013年,据某机构调查显示,94.1%的受访者曾提笔忘字,其中26.8%的人经常提笔忘字。这很大程度上是电脑、手机键盘“拼音”式输入愈发普及,挤占了传统手写的出场机会、“用进废退”所导致的。因此也有一些人质疑,信息化时代“提笔写字”还是不是人类发展所必备的技能?汉字这类“拼形”文字还有什么意义?

首先,“汉字失忆症”实际上是当下汉字处理方式便捷化所附带的问题,而非根本性问题。自五四运动以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汉字“前途”的相关议论广泛存在,一度有过汉字拼音化的潮流。从结果来看,虽然拼音化在当时加快了普通话的普及,但既难以在语义上承载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又不能在传播中形成高效的模式,因此逐渐被汉字发展的主流所放弃,汉字“拼形”为本、拼音为辅的教学模式也在经受历史的验证后得以确立。信息时代拼音输入法在同五笔输入法的竞争中胜出,更大的原因在于前者比后者少了重新背诵“字母—字根”键位图的再学习门槛,而非“拼音”胜过了“拼形”。

其次,在非键盘输入领域,汉字的文字处理不仅不比拼音文字慢,甚至还显示出了多方面的优势。一方面,许多研究都证明了汉字作为一种独特的表意文字,较拼音文字在提升学龄儿童的形象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一些优势。另一方面,文字是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也是文明形态的最重要呈现方式。汉字是人类古典文字系统中唯一流传至今且仍保持强大生命力的文字,在发展演变中长期保持了相对稳定和连续性,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标志和基因。掌握好汉字,就如同手握中华文化宝库的钥匙,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中华文化的滋养与赋能;反之则好比全面推进“去汉字化”50多年的韩国,如今已很少有年轻人能看懂他们本国的古籍、碑文,造成了历史文化传承的断代。

“汉字失忆症”其实是一种“综合征”。在拼音键盘输入的主要影响外,其成因还包括通过社交媒体打字交流时严谨性降低、“玩梗”等常见公共空间不良表达的干扰等。因此要解决社会性的“提笔忘字”问题,需要全面施策。第一,优化电子产品的手写输入识别效率,创新个性字体等手写输入呈现方式,增加书写在信息化时代互动中的参与和占比,在便捷与传统间找到平衡。第二,推出更多有趣、有文化底蕴的文字类综艺节目,吸引更多人重视汉字之美。如2013年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等,都曾取得不错的收视数据,也唤起了不少人对汉字学习的喜爱与重视。第三,媒体与平台针对“玩梗”、造词等网络行为要拿捏好分寸,对于不尊重语言的规范性、过度扭曲语言的固有结构或文化内核的“玩梗”、造词行为应旗帜鲜明地反对与制止,引导尊重文化的舆论价值判断。

实践已充分证明了汉字在传播、表意方面的强大生命力。“提笔忘字”现象是信息化时代以键盘输入模式为主流所造成的阶段性问题,对跨越历史长河、文化树大根深的汉字而言如同一时雨打风吹,并不能动摇根本。无论时代如何嬗变、技术怎样革新,传承者们应该做的是同一件事:激发人们对汉字所承载文化内涵的兴趣,让汉字文化历久弥新。

文/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颐武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