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让进京水从源头就达标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1 11:34

河北沽源素有“三河之源,京津水塔”的美誉,是京津冀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三湖两淖”水系连通综合治理、白河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近年来,一系列有力、有方、有效的举措将这座“草原水城”的名片擦得更亮,让丰沛的水资源真正成为这里涵养生态、造福当地、守护京津的硬支撑。

幸福河湖润泽一方沃土

夕阳西下,沽源县城北的公鸡淖热闹起来。一群群候鸟一波接着一波,而后一浪接着一浪,伴着此起彼伏的啁啾声,融入水天一色的湖泊中,宛如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蔚为壮观。此情此景令结束了一天河湖巡查的沽源县水务局副局长王琰欣沉醉其中。“如今,光公鸡淖水域内的鸟类就有178种。”王琰欣说,近三十年的水务工作,让他有了更多接触到这些精灵的机会,更让他爱上了拍鸟。就在前几日,正在日常巡查的王琰欣用相机拍下了一只火烈鸟到此停留的照片。

与白天观鸟不同,夜幕下的青年湖有着另一番景致。湖边的木栈道弯弯曲曲,在灯光映衬下像勾了金边,一头连着振兴大桥,另一头伸向青年湖大桥。漫步其中,虽即将入冬,但湖中黄绿相间的芦苇和蒲草仍旧丰茂,不时有三五只野鸭悠然穿梭,俨然一副主人姿态。散步的、锻炼的、赏景的市民来到这里,惬意地享受着醉人的湖光秋色。

可就在几年前,青年湖还被称之为沽源县的“龙须沟”,两岸垃圾遍地,湖水污浊恶臭,周围居民苦不堪言。经过该县对河湖岸线生态环境的大力治理,如今,昔日的臭水沟清水碧波、岸绿景美,蝶变成沽源县的新地标,大家身边的幸福湖。

水系连通构建生态水网

沽源,因沽水而得名,县域内分布着滦河、潮白河、内陆河三大流域,共有主要河流20条,淖湖6个,水库5座,总流经长度365千米,总水量约1.11亿立方米。水,之于这座城有着亘古不变的天然禀赋,又赋予着她新时代发展的崭新命题。

“沽源水资源丰富,但各水域空间分布不均,南部水系相对发达,并且每年降雨量时间分布不均。”王琰欣介绍。正是这一现实情况再加之其他因素影响,出现了有些淖湖缺水甚至无水,有些河湖水量常年充沛的不均衡局面。2019年,“三湖两淖”水系连通综合治理项目正式启动。通过河道清淤疏通整治,打通输水连通渠等工程,葫芦河、石头城水库、青年湖、天鹅湖、公鸡淖和水泉淖这些原本并不互连的水系有效贯通,形成了一个水量互补,水质优化,循环流动的生态水网。同时,该项目的实施有效解决了葫芦河和平定堡河湖割裂阻塞严重、河道水量逐年减少等突出问题。2022年该项工程竣工,如今每年新增输水量0.6千万立方、生态补充水量0.4千万立方、新增生态护岸面积125亩、增加水面面积15公顷。

王琰欣铺开沽源县水系图,上面分色标注着不同流域,长短不一的河湖密布其中。他指着一块蓝色区域说:“这就是公鸡淖,因形似一只大公鸡而得名。水系连通前,公鸡淖已有10多年处于断流干涸状态,经过治理公鸡淖失而复得,重回大众视野,不仅水域面积扩至7.1平方公里,周边生态环境也日益好转,位于淖湖北岸的董家营村正是受益于河湖的好生态,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生态村。”

源头治理守护一泓净水

白河源景区位于沽源县小厂镇西湾村,藏于草原天路沿线。11月,这里褪去了喧嚣,一片宁静。漫步其中,亭台廊榭、小桥流水,古风雅韵扑面而来,泉水叮咚声不绝于耳。循声望去,在刻有“水润京华”的一座石碑下,九眼泉口不断汩汩涌出冽冽泉水,这里便是白河源头。白河,古称沽水,由这九眼山泉聚为一泓,向南奔流经云州水库、白河堡水库,最后注入密云水库。

作为首都水源地,让进京水从源头就达标,是沽源县生态建设一直以来的重要着力点。曾经,白河源头也一度经历着漫天风沙的荒凉。自工作以来,沽源县水务局横向办主任李立军就有幸加入并见证了白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持久战。河道治理、绿化种植、岸坡修复、修筑蓄水埂、建设缓冲带、修建蓄水塘……白河源综合治理的速度在加快,力度在加重,幅度在拓展。

近年来,沽源县又不断创新举措,统筹上下游、左右岸,科学编制一河一策方案;建立河湖“四乱”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地下水动态监测预警体系;高标准推进《北京市、河北省签订密云水库上游流域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横向补偿协议》(2021年-2025年)确定的建设项目……全力守护着输送北京的一汪清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武文娟 通讯员 韩洁 李远 赵晨阳 王晓曦

供图/马荣徽 韩洁 赵晨阳 

编辑/彭小菲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