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偏要去一场“有故事的旅行”
中国青年报 2024-10-18 14:37

“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现象持续出现,文旅和影视协同发展效应日益突出。

《去有风的地方》《繁花》《我的阿勒泰》《玫瑰的故事》等影视剧热播,带火了拍摄地或剧中故事发生地的旅游业。

荧屏观众转化为线下游客,流量变“留量”。

日前,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影视文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围绕“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主题,探讨影视文旅深度融合的场景与机遇,深化影视与文旅产业合作,推动文化和旅游资源要素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合作创新、赋能发展。

看完一个动人的故事还不够,为什么我们还偏要去一场“有故事的旅行”?

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形成了互文和转译

在影视文旅论坛上,《繁花》制片人黄星介绍,该剧播出后,关于上海的热搜居高不下,剧集的取景地上海和平饭店的旅游热度飙升了415%,旅游平台上线了多条跟团线、私家游、一日游产品。剧中“排骨年糕”的搜索量也“水涨船高”,一度在外卖平台增长了670%,带动了旅游餐饮业的消费。

“我想任何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应该是直指人心的。《繁花》以上海这座城市为背景,重现了那段时期上海市民的心灵史,展现了在时代变革中那些百姓的勤奋与坚韧、浪漫与奋斗、智慧与深情,这可能是《繁花》能够有一点成绩的原因。我也引用导演的一句话‘没有大时代的加持,阿宝也成为不了宝总’。”黄星说。

“影视作品和现实生活恰好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互文和转译。”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铮说。

张铮提到,如今人们倾向于进行“目的性旅游”,而不是从前的“目的地旅游”。“我们会选择要度假,要亲子游,要爬山下海,而‘我要到某一个地方’这种说法变得越来越少了”。

诗和远方,如何在影视和文旅的深度融合中实现“互文和转译”?

张铮说,无论是游览还是欣赏文艺作品,人们追求的是“一种持续不间断的、深度的心流体验”,获得内心的丰盈感和满足感。而影视作品的“故事感”和“生活感”,可以让我们深度共情人物的命运,并置于某一个时间和空间的年代氛围中。

张铮指出,影视人物的命运令观众产生代入感、共鸣,观众自然想去跟进这些人物背后的生活,从而与其相关的所有场所、氛围都产生深度共情。影视作品让文旅消费者能够很好发现“另外一种生活”。人们可以通过影视滤镜,去探索一个地方的风貌和历史,了解当地人的生活。

“从行动的角度看,我们看到文旅消费者可以‘走入’消费的场景之中。他们进入到消费场景,就可以将‘目的地旅游’和‘目的性旅游’进行深度融合。”张铮说。

对原IP进行衍生和转化,“二创”助力文旅和影视融合

《玫瑰的故事》有一句在网上热度极高的经典台词:“你偏要去北京什么意思?北京到底有谁在啊?”

社交网络上,网友们纷纷搞起了“二创”短视频,通过“北京到底有谁在”这句转场画面,介绍了很多北京著名景点和美食,甚至还以京剧为背景音呈现文旅亮点,突出一个主题:“我偏要去北京!”

此次影视文旅论坛发布和推介了多个剧集项目,其中既有正在热播、带动国庆假期当地旅游人次及搜索量上涨的《大海道》《日光之城》,也有即将播出的《国色芳华》《我们的河山》《清明上河图密码》《灿烂的风和海》《棋士》《冰天雪地》《珠帘玉幕》等新剧。这些作品的取景地覆盖了中国的大江南北。

“今天的中国旅游正在整体性进入影视思维的时代,希望让游客能够入戏,不出戏,让游客成为一段故事的主角。”中国旅游协会副秘书长葛磊提出,影视和旅游最大的共性就是“造梦”,人们会希望在有限的一生当中去体验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而且要成为主角。

葛磊现场呼吁影视剧编剧们“不光在屋子里写剧本,也能走到中国的山山水水中去”。“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秘境,每一个小城,每一个乡村,都有它独一无二的故事和气质,能够帮助你们创作出更好的剧情。”他说。

影视剧作品中故事发生的场景深深吸引着观众,在张铮看来,脱离影视剧原本文本的“二创”,对影视和文旅的融合也发挥着关键作用。

张铮表示,在具体的文旅场景中,大家的体验已经不仅仅是“复制”影视剧本身的场景、情节、桥段,而是进行创新,对影视提供的IP进行衍生和转化。

近日,山东一个景区推出了“跟着团长打县城”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火爆出圈。据媒体报道,该项目的灵感来源是经典影视剧《亮剑》中“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的桥段。

张铮认为,这就是一种深度的“角色沉浸”——既脱胎于影视作品,又和文旅深度结合。

影视和文旅相结合,如何获得长久发展?

张铮提出3点建议:一是要“融内容”,将鲜明的地方风物挖掘出来,融入影视作品中,进而推动地方的文旅产品得到进一步优化;二是“扎根基”,让当地的居民和外地的游客同时获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三是“优服务”,提升本地文旅产业服务能力,让更多旅游目的地“强化实力、强化创意”。

张铮认为,需要更多文化领域工作者一起努力,进一步健全地方的数字化文化旅游产品体系,让更多地方文化要素有条件、有能力融入文旅产品,融入影视精品中。

文/沈杰群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京艳·“五个一”|京产剧《我的阿勒泰》:文旅广电全融合 “无功利”成就大作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5
资深制作人贾轶群:微短剧或长视频,都应有最适合的故事
中国新闻网 2024-11-03
回声 | 席卷荧屏 搅动文旅 花式破圈 京产剧与“影视+”效应 双向奔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8
释放文旅联动乘数效应
经济日报 2024-10-20
2024北京丽都国际影视周圆桌论坛:影视与文旅的双向奔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6
“跟着微短剧去旅行”新增31部推荐剧目,文旅短剧仍需讲好故事
封面新闻 2024-08-06
《我的阿勒泰》热播:散文也能改编成电视剧?无需设限!
工人日报 2024-05-27
影视创作如何为城市赋能?冯小刚建议 留存城市文化印迹
北京日报 2024-04-2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