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春秋(之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2 08:40

VCG111137986489.jpg

水不离山,山不离水。金时,章宗引玉泉山水至山脚下形成湖泊,取名“金水池”。元初,山前有湖称瓮山泊,山就被称为瓮山。后来,清乾隆建清漪园时,把瓮山改名万寿山,既希望人生能像高山般万寿无疆,更告诫人们要脚踏实地做事,不要梦想着天上掉馅饼。

瓮山成为好山园,是在元代。公元1293年,郭守敬引白浮泉水为坝,把瓮山泊建成了湖水接天的燕京第一大、也是第一座白浮瓮山堰,让光秃秃的瓮山在水天一色滋养下,莺飞草长、林木茂盛,有了瓮山泊,有了世祖赐宋全太后的360顷良田,有了忽必烈建的昭化寺,有了大元第二位皇帝成宗建的瓮山泊神坛。

收万象于一湖一寺。到了公元1329年四月,元朝第八位皇帝文宗来到好山之上,见山下的水面上无边无涯的浮萍蒲棒,喷鼻弄眼的红白荷花,山上绿茵如翠,鸟语花香的人间春色,不觉激情满怀。为此,深深汉化又笃信佛教,还有诗书画造诣的文宗,决定在这里建一座寺庙。3年后,称为护圣寺的寺庙建成,让这里的景观三位一体——瓮山泊为前景陪衬,护圣寺为景观中心,玉泉山是壮丽“靠山”,山峦层层,碧水汇集,金阁高耸,山水一色。瞬间,这座平淡的小山,有了山水灵动的飘逸之气,释放出迷人的自然与人类融为一体的山水之美,成为燕京最著名的“西湖景”。

“峦峰明秀,风景悠然,钟声隐隐出林表。渐进则长堤绕湖,夹堤而北,绿云絪缊,荷香袭人。堤尽崇门盛开,台殿突兀,曰功德寺也。”这是明代文学家刘大夏,诗中记述的功德寺。功德寺,是在元代护圣寺遗址上,由明宣宗于1427年修建的一座寺庙。功德寺的建设,带动了瓮山周边风景的开发,让大明的西湖成为京城游览的胜地。

岁月不居。朝代更替到了大清,战争使功德寺残破失修、西湖堤坝溃决、园林萎缩,瓮山失去了往日风光,成了康熙的马厩,常常发配有过错的宫监去瓮山铡草。

公元1749年,乾隆开始大规模整治西湖,将湖水向东、向北扩挖两倍,直达万寿山的南坡,使远居湖畔一角的瓮山正面全部呈现于湖景之中。挖出的土,正好填万寿山的东半部,使万寿山得到延伸和增高,让山形更加壮伟,让湖面更加宽阔。瞬间,呈现出山明水秀,山河壮丽的大美景象。

次年,改瓮山为万寿山,改西湖为昆明湖,并一气呵成修建了清漪园。

好山有园。

“墓在瓮山好山园之东。昔年营建时,以其逼近园门,故培土为山其上以藏之。”这是乾隆皇帝《题耶律楚材墓》一诗的记载。据诗可知,瓮山曾有一座园林,名“好山园”,具体位置在耶律楚材墓西附近。因“墓”在好山园之东,又逼近正建造的清漪园“园门”,碍于风水,故而与园门与墓之间培土而“藏之”,让好山园成为过往,成为昆明湖的一部分,永远埋葬在了湖底的淤泥里,也让风光无限的颐和园增添了神秘的古韵古味。

康熙年间,有描写明珠“自怡园”的诗,也述说出“自怡园”之西“好山园”的风景——“路指沙堤外,园开海淀东。好山西岭接,曲水御沟通”。

清朝入关后,很快被“神京右臂”的西山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景色所吸引,更为香山、玉泉山、瓮山附近丰沛的泉水、大小湖泊所倾倒。为此,浸润着满族游猎文化成长、久居关外,对自然山水情有独钟的帝王们,既不像明朝皇帝们喜欢久居于深宫大院,又不满城内的炎夏溽暑,在沿用明代宫殿、坛庙、园林的基础上,开始效仿辽、金的帝王们,在北京西山修建离宫别院,回归于自然山水。尤其是康熙即位后,形成了高潮。

据载,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在原香山寺旧址扩建了香山行宫;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又将玉泉山南麓改为行宫,命名为“澄心园”,后又改名为“静明园”。

紧接着,康熙首次南巡归来,受江南山水的启发,认为香山行宫和“静明园”都太简单了,体现不出山水园林的韵味,都是借景而生的小打小闹,没有利用好其地利之势而再造,更达不到“避喧听政”的皇家园林档次,应该再建一座真正体现出江南味道的园林。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相关阅读
颐和春秋(之十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21
颐和春秋(之十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4
颐和春秋(之十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7
颐和春秋(之十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30
颐和春秋(之十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3
颐和春秋(之十一)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颐和春秋(之十)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9
颐和春秋(之九)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