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命中的福,是自己修来的
有书 2024-08-02 20:00

《了凡四训》中说: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一个人的福报,并不是命中注定的,而是靠自己努力修来的。

天不渡人,人需自渡。

人海茫茫,凡是被上天眷顾之人,往往都是在潜心修福。

读书,修“才”福

教育家程颐说:

“外物之味,久则可厌;惟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常读书的人,终其一生都会用知识来武装自己,得到好的结果。

北宋范仲淹,经历了“划粥断齑”的苦学生涯,终成一代名相;

西汉董仲舒,留下“三年不窥园”的美谈,成为了被三朝重用的一代大儒。

每一本书,都像一扇门,每翻阅一本,就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得意时,可以在国学历史的浩瀚中沉淀;

失意时,可以在人物自传的跌宕中振作;

平淡时,可以在心灵鸡汤的浓郁中欣喜。

胸藏文墨虚若谷。

人这一生,所有翻过的书,都会成就你的思想;

所有读过的字,都会涤荡你的灵魂。

而福气,总是在不经意间,就灿烂了一树的生命之花。

独处,修“静”福

庄子说:

“独来独往,是谓独有;独有之人,是谓至贵。”

能独处,是一个人出类拔萃的开始。

现代画家、诗人木心,自小喜欢藏在阁楼看书。

成年后,他曾两度隐居莫干山写作、绘画。

在纽约漂泊时,也几乎整天窝在公寓写作。

这些独处的经历,造就了他内化于心的沉稳,笑对人生坎坷。

古语有云:“每临大事有静气。”

一个有静气的人,身上自有一股无声的力量。

心静则神悦,神悦则福生。

一个能安静独处之人,自能沉淀出更优秀的自己,邂逅到更丰盈的风景。

微笑,修“乐”福

笑,是看得见的面部表情,更是看不见的人生态度。

曹操,是个爱笑的人。

据统计,在《三国演义》中,曹操的笑有54次之多:

有不置可否的冷笑,有掩饰的皮笑肉不笑;

有人才相投的喜笑颜开,有踌躇满志的纵情大笑;

更有赤壁溃败后的三次仰天大笑。

一声声笑,传递出他的积极乐观;一次次笑,也伴随他渡过了一次次难关。

笑到了最后,他成为三分天下之人。

周国平说:

“不管生命多么短暂,我们要笑着生,笑着享乐,笑着受苦,这才不枉活一生。”

笑着受苦,是智慧:既来之,则安之;

笑着享乐,是尊重:坦然接受生命的馈赠,才能淡定蹚过生活的暗流;

笑着生,是感恩:因为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一个先来,熟悉的每一天,就是生活的小确幸。

百事从心起,一笑解千愁。

会吃,修“口”福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黄帝内经》认为,一个人的好口福,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人体在7点-9点时,是胃经当令;

9点-11点时,是脾经当令;

1点-3点时,是小肠经当令。

意思是说,早晨和上午身体的消化功能非常强,下午吸收功能比较好。

所以早餐午餐可以多吃点,但是到了晚上人体的吸收消化能力降低。

因此,晚餐要吃少,忌油腻,尽量在晚上7点前用餐。

按照身体规律用餐,身体健康,才有好口福。

汪曾祺说: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一个“会”吃的人,就在于踏踏实实地吃好“一日三餐”,攒下那“至味清欢”的好口福!

善睡,修“寿”福

清代李渔说:

“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

好的睡眠,能养气还精、壮骨强筋、健脾益胃。

反之,则会引起神经衰弱、抑郁、偏头痛、血压升高等各种症状。

《黄帝内经》认为,好睡眠的关键,在于睡好“子午觉”。

子是子时(晚上11点-凌晨1点),午是午时(中午11点-1点)。

晚上早睡,白天午睡,养好精神,工作更有动力。

特别提醒,失眠时,最好闭目养神,让身体得以平衡过度。

午睡30分钟即可,最好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

正所谓: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

一个善睡之人,就在于懂得睡好子午觉,修得阴阳调和、延年益寿之福。

肯动,修“康”福

《吕氏春秋》中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以其运动故也。”

运动,可以直接改善机能状态,更能够产生有益心理的激素。

情绪好了,心态对了,健康的良性循环也就开始了。

《黄帝内经》中说:“不妄作劳。”

运动量过大、强度太高,反而会使人肌肉酸痛、大汗淋漓、筋疲力尽。

这也是现代说的“无氧运动”。

运动养生,最好做有氧运动,比如走路、慢跑、游泳、骑自行等等。

它们的特点是强度低、有节奏、持续时间长,也更容易坚持下去。

《周易》中说:

“动静相兼而变作矣。”

动,是永恒而绝对的;静,是短暂而相对的。

运动,是治愈一切的良药。

只要动起来,就能让身体的能量流动起来,从容地修得健康之福。

偷闲,修“清”福

《菜根谭》中说:

“人生太闲,则别念窃生;太忙,则真性不显。”

太忙或太闲,都会被生活反噬,最好的生活方式,莫过于忙里偷闲。

风风火火时,抽空感受一下身边的美好。

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上云卷云舒。

冲一壶有仪式感的好茶,看一场热门的电影;

读一本心仪已久的好书,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偷得浮生半日闲,心自在人舒畅。

生活很忙碌,人心却要闲。

一个会生活的人,总能够偷一份闲,日复一日地修着点滴的清福。

会说,修“暖”福

说话,是一种本能;会说话,却是一种本事。

一个“会说”的人,寥寥数语,就能让人如沐春风。

清代曾国藩,年轻时曾连续两次名落孙山。

返家时,他又四处游玩,还借了100两银子买书,这相当于普通知县近3年的俸禄。

回到家中,他忐忑不安。

但父亲曾书麟,没有揭他“落第”之痛,也没有责其“晚归”之错,更没有怒批其“借钱”之失。

他只是徐徐说道:

“钱,我来还;书,你细细研读。”

一句简单的话,震撼着曾国藩的心灵,从此养成了“无一日不读书”的好习惯!

古人云:

“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语言的力量,不可小觑。

说顺从的话,让父母感到欣慰;

说体贴的话,让另一半感到窝心;

说正面的话,让孩子感受到力量。

生活是道场,说话即修行。

一个“会说”的人,总能修一份暖福,在不经意间,暖己,又暖人。

行善,修“全”福

曾看过一则典故。

北宋范仲淹,想置办一处房屋,特意请了风水先生。

对方勘察后恭喜道:

“风水极好,常住此地之人,必位列公卿。”

范仲淹大喜,随即捐出风水宝宅作为学堂。

成就了300多个进士、数十个状元,也成就了范氏家族的百年兴盛。

古语云: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行善,看似费时费力,却是在为自己修福积德。

人在做,天在看。

所有的善言、善念、善行,都会在岁月的流转中,以另一种形式回到你身上。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善良,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别人的路,也一定会照亮自己的人生!

《菜根谭》中说:

“天薄我以福,吾厚吾德以迓之。”

人这一生,若没有上天的赐福,就耐心地自我修福。

天助自助者。

往后余生,多一点惜福,多一点修福,定能够: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