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老龄化时代,如何缓解“陪护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7-03 15:31

每天早上7点半,护工张岩准时接班,帮助患者洗漱、整理床铺、领餐喂饭,带着患者完成各种检查,参加护士晨间护理,辅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12小时的白班,这些都是张岩要负责的工作。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骨关节病区,张岩与团队其他5名护工“倒班”负责8名患者的护理工作,这种“小组制”的服务成为大多数患者的首选,“高性价比”的模式使得病区“无陪护病房”使用率达70%。(7月2日《工人日报》)

一人住院,全家奔波。喂食、洗漱、擦身、翻身……陪护难是困扰很多家庭的一大难题。一旦有亲人或自己住院,原本的生活秩序就会被突然打乱。倘若时间比较短,生活能基本自理,“艰苦”几天也就过去了。时间一长,尤其是生活难以自理的老人家住院,“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要想兼顾工作、家庭和照料患病老人,几乎成了“挑战不可能”。

有需求就有市场。一些个人和机构瞅准陪护“刚需”,通过各种方式揽活,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陪护难”问题。不过,这种“自发”形成的陪护行业,也衍生出诸多负面问题。一是相关陪护人员的“专业性”严重不足,很多只是会一些基本的生活起居方面的照料,根本谈不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帮助病人早日康复。花钱请陪护,往往只是请了一个人“陪着”而已,并不能令家属真正安心。二是“散兵游勇”式的陪护,一旦双方闹出不愉快乃至产生纠纷,家属还会面临维权无门的尴尬处境。即便有中介机构介入,但很难有多少真正的约束性。三则是即便陪护人员耐心负责,但病房缺乏相应的设备,陪护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正是看到“陪护难”之困,近年来福建、浙江、天津、山东等地试点推进“无陪护病房”模式。与传统的“一对一”聘用护工模式不同,“无陪护病房”的护理团队均是医院公开招标的第三方专业护理服务机构,由公司派驻经过培训的医疗护理员提供服务,专业性、服务意识以及患者权益保障更具优势。青岛市卫健委还委派市护理学会统一对第三方机构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通过派出单位和医疗机构双重监督方式,加强对医疗护理员服务的监管。这种模式有效改变了陪护的“野蛮生长”状态,克服了“自发”陪护可能出现的种种不足,让陪护市场走向规范成熟,令人眼前为之一亮。

简而言之,专业护理员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程、全面、规范、专业的照护,不仅将家属从“疲惫不堪”的陪护中解脱出来,还能让患者得到专业的护理,缩短身体康复周期。据悉,“小组制”护理是广受患者家属欢迎的模式,5位护工两班倒,同时护理8位患者,相较于“一对一”模式,每人每天不到200元的护工费用,能为患者节省1/3的开支。有了专业护工的加入,护士能更好地配合医生,为患者提供治疗以及人文关怀,这对于促进患者身体恢复,促进医患关系都具有积极作用。很多体验过“无陪护病房”的病患和家属,纷纷发出“就算是子女也做不到这么细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之类的由衷称赞。青岛设立“无陪护病房”的病区群众满意度达100%。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比达18.70%。且“十四五”期间,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家中老人患病住院的陪护问题日趋显现,独生子女更是苦其久矣。很多时候,并不是子女不想留在父母身边尽孝道,但在快节奏的当下,迫于种种因素,确实难以做到。能否通过创新医疗护理机制缓解“陪护难”问题,不仅直接涉及就医感受,更关乎整个社会的幸福指数。

面对老龄化社会,“无陪护病房”是值得探索的方向,网友们强烈建议这样的贴心服务应该尽快推广开来,让更多的家庭受益。期待其它医院也能积极行动起来,根据自身情况推出贴心服务,满足群众住院陪护个性化需求,有效缓解“家属陪护难”问题。

文/胡欣红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无陪护病房”试点 如何保证服务质量?怎么收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2-15
北青快评|免陪照护服务有章可循的现实意义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25
价格透明还专业!“免陪护”升级 让病人更有“医”靠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1-03
让更多人免受“一人住院全家奔波”之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8
北青快评 | 让有温度的“免陪照护服务”惠及更多家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7
缓解“一人住院 全家奔波”,国家指南来了!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7
避免“一人住院 全家受累” 新增“免陪照护服务”了解一下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10-26
国家医保局:护理价格年内规范统一,新增“免陪照护服务”
国家医保局 2024-10-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