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上影节|《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这部电影只有中国人能拍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15 11:03

6月14日,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场放映(First Film)在上海影城拉开帷幕,由方励担任制片人及导演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作为本届电影节开票后最快售罄的影片,在这里举行了放映。

制片人兼导演方励在感谢大家支持的同时也表示,希望能把这部电影推荐给更多的人:“我们不单单是要完成一部电影,我们是要一起守护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被淹没了82年,也被日本军方否认了82年,我们要让全世界都知道,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家门口,我们的先辈就是这段历史的目击证人,是参与者,是救助者,这件事只能由我们中国人来做!”

观众:全世界都应该来看这部电影

1942年10月,1816名盟军战俘被关进日军武装运输船“里斯本丸”号船舱,从中国香港前往日本。由于日军违反《日内瓦公约》,未在船上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里斯本丸号在海上平稳行驶三天后,在中国舟山东极岛海域被美军潜艇鱼雷击中。日军为防止战俘逃跑,企图把所有战俘埋葬在这片海域,而就在危急关头,却有255名舟山渔民冒着枪林弹雨,一次次划船冲上去将落入水中的战俘救起……这段真实发生在82年前的历史,就是方励耗时8年完成的《里斯本丸沉没》要揭开的历史真相。

当天一早,影厅门口就排起长队。电影开场后,跟随着方励和受访者的讲述,一段段尘封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有让全世界都为之共情的,对战争的痛恨以及对家人的思念,让现场每个人都沉浸在那段历史带来的震撼与伤感中,场内不时传出啜泣声。放映结束后灯光亮起时,很多人还擦拭着眼泪,当制片人兼导演方励登台时,现场响起掌声和欢呼声,向他表达敬意与肯定。

方励向全场观众介绍了和他一起完成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成员,还邀请前来观影的盟军战俘后代及舟山渔民后代登台跟观众见面,为影片担任历史顾问的英国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博士也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表示:“没有想到20年之后的今天,在上海,方励和他的团队能够把我人生当中最震撼、最有共鸣,最有共情的历史记忆用一部这么棒的纪录电影呈现出来。”

有观众直言“上影节首场放映后劲儿太大”,也有观众在接受采访时还忍不住哽咽,只因“真实的历史故事触人心弦”“每一字每一句都在攻击泪腺”;更有观众表示看了这部电影才知道82年前在东极岛海域还发生过这样的事,“这部电影应该让全世界都来看看!”

挺身而出“抢救历史” 方励:这是我的使命

2014年,方励在东极岛听到当地渔民说起附近海底有一艘沉船的故事,好奇心驱使他去查阅资料,结果怀疑那艘沉船就是历史上的“里斯本丸”,为了证实自己的想法,他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带领专业团队进行两次搜寻,终于在偏离历史坐标36公里的海底找到并证实了“里斯本丸”的沉没以及具体坐标。

既是电影人,同时也是地球物理勘探和海洋科技的专家,也正是因为这两层身份,让方励成为影片国际策划焦雄屏口中那个“必须要去做这件事的天选之人”。而当他得知那段历史正在被世人遗忘和忽略、且亲历者只有两个人在世的时候,他又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到寻找和里斯本丸沉没有关的每一个人的线索,用他的话说就是:“我们都不年轻了,我们得抢救那段历史,要让世界知道82年前在我们家门口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于是,在历史顾问托尼·班纳姆、军事顾问费恩祺的协助下,方励辗转中、英、美、加、日多国,最终找到380多位亲历者后代,并在过程中惊喜找到了另一位幸存者。

《里斯本丸沉没》制作周期历时八年,即使期间资金链断掉,方励也从没想过放弃,“就算18年我也要把这件事干了,这是一种天然的使命,是内心的一种承诺。”正如本片国际策划焦雄屏说的那样:“他用摄影机记录了一个历史上的空白,他做了历史上很伟大的事情,我以当他的朋友为荣,以参加这个项目为荣。”

战俘后人:我深深地感谢中国人

《里斯本丸沉没》的历史故事里,中国舟山渔民先辈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方励透露,东极岛是一个极小的岛屿,当年岛上只有几百人,但他们在看到漂浮在海上的盟军战俘时,怀着“救人一命,天上一星”的朴素信条,一次次冒着日军的枪林弹雨奋力划船冲向海中救人,最终救上来384人,并在日军登岛搜查时藏下3名战俘并辗转一个月将他们护送往英国驻重庆领事馆。“他们救下了远比他们以为的更多的人。”影片中的亲历者丹尼斯·莫利这样回忆。因为中国渔民们的英勇行为,原本打算将战俘尽数射杀的日军也不得不停火救人。最终有700多人得以返回自己的家乡,而这背后更是700多个家庭的生命延续。

此次上影节之旅,十几位盟军战俘后代也前来支持影片的首场放映,感谢方励让世界听到了历史的声音,也让他们的家人在几十年后终于得到释怀。

曾在片中接受采访的幸存者丹尼斯·莫利如今已经去世,他的女儿丹尼斯·维尼特意来参加了这次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首场放映,当天她不但见到了当年参与救援的舟山渔民后人,还在现场收到了一份意外惊喜——前来观影的香港学者沈健将她父亲丹尼斯·莫利2006年去香港时拍摄的一张照片送给了她,这让她激动不已:“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我都深深地感谢中国人。”盟军战俘安德鲁的儿子也在发布会现场表示:“如果没有舟山渔民当年的相救,就不会有我现在坐在这里。”

从银幕影片到现实世界,从历史故事到现代生活,《里斯本丸沉没》用详实的采访和探寻建立起全世界的情感连接,展现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人道主义精神,也让观众在感受人性光辉的同时铭记战争给全人类带来的创伤,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历史|《海洋女王:里斯本的历史》出版 回望葡萄牙帝国的兴衰沉浮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0
让视障人群“无障碍”观影 国图创新公共服务传递艺术温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03
艺镜|光靠成龙喊话可不够,把观众带回电影院得有真功夫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16
光影绽放!第三届华语纪录电影大会推优盛典在珠海举行
央视网 2024-10-27
历史|历史没有假设,但可以对比——《里斯本丸沉没》周边的那些事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历史|历史没有假设,但可以对比——《里斯本丸沉没》周边的那些事儿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21
《里斯本丸沉没》导演方励:书写永不沉没的情谊
中国新闻网 2024-10-20
不吐不快 | 里斯本丸沉没,完片担保不应沉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10-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