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泳思(之二十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1 07:08

据载,西周末年郑国国破,外逃的部分郑国民众翻过秦岭迁至汉江上游求生,史称南郑。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阳之战,秦夺楚汉中地六百里与秦的南郑地区合并,置汉中郡,治南郑(今汉台区境内),南郑正式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县之一。

自秦厉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51年),秦左庶长建筑南郑城以后,历为汉中郡、道、府、县所在地,为陕南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1949年12月6日,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于十八里铺。

自古以来商业繁华、坊铺林立,十八里铺一直是仅次于汉中城区的物资集散地,陕川甘客商聚集交易地。史载:“东乡十八里铺,为邑巨镇,商贾辐辏,半皆客民,人情好尚各异。南山一带,多川、楚遗族。” 有关“巨镇”“辐辏”的记载表明,铺镇地处平原、临江而居,肥沃的沙土地是粮油作物的优质丰产地,更因适宜种植甘蔗,而以蔗糖业远近驰名。沿江一带,糖坊达到数十家,所产红砂糖、做元宵馅用的“漏汁糖”远销甘肃、青海。酿酒业也颇负盛名,小曲作坊、黄酒房等二十余户,占当时南郑县酒坊业的一半以上。与此同时,老字号众多。新中国成立前,有20余个同业公会,占当时汉中的半数。

笔者就出生和成长于十八里铺。这里因码头而博通四海,古风悠悠,民风淳厚,村组名称诸如元房、狮子、莲花寺、杨奄、普陀、关爷庙、安然寺、双庙坝、回龙、贺坎等流传至今,颇具古意。具有蜀语特点的“兑了水的四川话”的“汉普”,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思。走南闯北的我,开口说话便常被人误认为“川人”。

听祖辈们说,当年的十八里铺,江面上常年白帆云盖,白鹭大雁天鹅野鸭等绕桅;江边,脚夫的号子声,上下的人流、物流声;集镇上,大小客商的脚步声、卖艺人的吼叫声……把小镇喧嚣、蒸腾得云蒸霞蔚,烟火缭绕,热闹非凡。

而今,古码头已成过往,踪迹难觅。小镇在科技和工业社会冲击下,结束了往日的使命和喧嚣,取而代之的是生态涵养下的良田千亩、碧野环绕,现代水乡小镇风貌似一颗明珠镶嵌在汉中盆地。

汉水流域唯一保存的码头群遗存——20余座古码头构成的襄樊码头,分布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城、樊城的汉水两岸,始于春秋时期的楚北津和东津,到了西汉已成为汉水中游的重要港口。这里是襄阳“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重要见证,是国家第八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预备名录。

南岸,从西到东共9座码头,是襄城码头遗址;北岸,从西到东共22座码头,是樊城码头遗址。现保存较好的有18座,其中12座分布于樊城南部的汉水北岸,6座分布于襄城北部的汉水南岸。

襄阳,古属荆楚,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襄阳,尔后,从荆州牧刘表徙治襄阳始,历来为府、道、州、路、县治所。 居汉水中游,西接川陕、东临江汉、南通湘粤、北达中原,是鄂、豫、渝、陕毗邻地区的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北岸樊城有12座古码头。第一座是位于樊城最西端建于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的火星馆码头,因附近旧有火星观而得名。此处条石驳岸,矶头坚固雄伟,迎流顶冲,十分险要,是樊城重要的军事据点。从第二座到第十座码头位于汉江大道中段,依次为:

米公祠东南侧的大码头,原为土坡式码头,清代道光年间改建为阶级突堤式条石码头,保存完好。

中州会馆南侧的龙口码头,原有两座,现仅存一座,呈“V”字形,双层踏步式石蹬道。

面对中州会馆而得名的中州码头,上层有条石台阶25级,下层有条石台阶17级。

公馆门码头,由石蹬道和石平台组成,石蹬道中嵌入阴刻楷书“民不能忘”石匾额,原为土码头,清道光年间改建为石码头。

林家巷码头,是南北商旅货运装卸和两城来往的主要码头,由石阶梯和石牌坊组成,为典型的突堤式码头。

左家巷码头,可见石阶梯17级,泊位清晰,条石形态完整。

邵家巷码头,现为清代道光年间重建,石砌平台,分两边上下,各有石阶梯10余级,一边供人过渡,一遍供装卸货物。

望岘亭码头,因码头上建有望岘亭而得名,是樊城码头中较有代表性的码头建筑之一。其下为大平台,两侧筑石台阶30余级,望柱30余根,临水处镂雕石龙头两个。

官码头,是昔日樊城的中心和闹市区,因清代以前是官府专用而得名。现存码头为清末重建。

第十一座是位于汉江大道东段的回龙寺码头。原为陡坡式土码头,清末逐渐改为石阶梯码头,现码头仅存石台阶,是襄樊港的综合性装卸码头。

第十二座是位于樊城最东端的迎旭门码头,是樊城重要的军事据点。码头与清代同治年间所建应旭门矶头连为一体,清代以前为内河航运中心。

文/楚建锋(教师、杂文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姬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