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 十年来取得这些亮点成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9 14:15

4月19日,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展示交流会召开。本次交流会以“瓣瓣同心、‘益’起向未来”为主题,展示三地部门合作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助力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升级、开展行业规范、服务雄安新区、改善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的成果,系统总结三地政社携手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经验成效,同时,进一步积蓄动能,“益”起共绘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蓝图。2024年,三地社会组织已经开展了积极对接,有144家社会组织计划开展京津冀协同活动项目意向184个。

此次大会由北京市民政局、天津市民政局、河北省民政厅联合指导,北京市社会组织管理中心、天津市民政局社会组织管理局、河北省民政厅社会组织管理局主办,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北京知诚社会组织众扶发展促进会承办。

三地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在会上签发《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倡议书》,号召三省市全体社会组织携起手来,听党话跟党走,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积极参与者;争先进树品牌,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持续深耕者;敢担当善作为,做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推动者;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作用,引领各类会员企业积极融入国家重大战略,共同为助力京津冀协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活力。

据了解,2024年三地社会组织已经开展了积极对接,有144家社会组织计划开展京津冀协同活动项目意向184个,涉及科技创新、产业协同、公益慈善和论坛推介、赛事活动、团体标准、研讨培训、调查研究等方面,其中9个项目在现场完成签约。

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十年来,三地民政部门、社会组织管理部门坚持与新时代同频共振、与大战略同向同行,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绘就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美好蓝图。三省市民政部门开展合作,共商协同发展“坐标轴”。签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近30个领域签署了专项合作协议,深度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落地了一批公益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推动转化了一批创新科技成果,帮助转移了一批非首都功能企业。

三地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共谱协同发展“和谐曲”。助力河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6300多家全国性及京津冀社会组织共落地河北省扶贫项目5000多个,涉及资金约21.88亿元,覆盖河北省62个扶贫开发重点县,受益人口达280多万人次,为河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地社会组织助力科技创新,共建协同发展“动力源”。据了解,三地现有1000多家科技类社会组织。科技类社会服务机构投身研发一线,科技类社会团体搭建服务平台、协同推进技术创新,基金会集聚创新资源,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近三年,约300家基金会支持、开展了600多个科研项目。

三地社会组织赋能产业升级,共聚协同发展“向心力”。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牢牢牵住“牛鼻子”,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三地行业协会商会携手推动促成千余家石材经销商、服装批发商向河北、天津转移落地;发挥行业组织优势,加强重点平台建设,助推区域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接服务网络,15家社会组织成为京津冀产业链“知网工程”首批合作单位。

三地社会组织聚焦行业规范,共绘协同发展“一张图”。积极促进行业建设、规范会员企业生产经营行为,不断拓展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推动京津冀区域行业规范发展、长远发展。近两年,三地15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签订新一轮专项战略合作协议、意向书,在家政服务、教育装备、绿色发展、电子信息、注册会计师等50多个行业领域深度开展合作。

三地社会组织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共筑协同发展“新高地”。开展“百家社会组织雄安行”,吸引全国性社会组织将注册地及重点项目落户新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与职能部门广泛开展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扶持雄安新区社会组织高速成长、规范发展,登记注册各类社会组织645家。

三地社会组织改善公共服务,共画协同发展“同心圆”。三地民办养老机构、教育机构、医院等各类社会服务机构,通过专业化服务为三地群众提供了更丰富的选择。交通类社会组织推动环京地区定制快巴开通运营。三地1000多家基金会近三年在京津冀广泛开展慈善活动,用公益服务传递了人间大爱,拉近了三地群众心与心的距离。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