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木:周默四十年田野考察笔记》新书分享会举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15 21:33

4月13日,阅木人生——《阅木:周默四十年田野考察笔记》新书分享会在北京美后肆时举办。北京传统四合院与新书分享会现场陈列的中国古代家具相得益彰,更添文化气息与雅致氛围。

《阅木》梳理了作者周默在四十年间(1983-2023)以中国古代家具用材为核心的田野考察足迹,是一部文学性纪实作品。

全书分正文和图录两部,正文共五辑,以流畅雅致的行文分别记录了作者自1983年起从中国东北出发,四十年间辗转东亚、东南亚、欧洲、北美洲等地对博物馆、木材原产地及衍生文化进行考察研究的故事,以及在考察过程中与当地特色文化碰撞出的奇妙之旅,文字叙述的同时配有相当数量的由作者整理的精美图片;图录则以各类木材标本图片为线索,介绍了紫檀、黄花黎、花梨木及老红木等诸多木材的植物学特性。版式与配图精美,其中跨越多地、与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及用材紧密相连的异域风情与文化,妙趣横生或惊险连环的考察故事以及大量精美的标本图片,极富人文气息与科普价值。

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社长梁光玉表示,《阅木》与其说是田野考察笔记,不如说是周默先生的个人传记,是一本励志书。周默先生辗转世界各地进行田野考察时,始终坚持随时记笔记的良好习惯。这些笔记,不仅记录了众多珍稀嘉木的各种研究数据,也详细记载了他在田野考察中遇到的每一个传奇人物,每一个神奇事件,每一个独特文化场景,奇风异俗,斑斓人生。《阅木》中的这些田野笔记,不仅是周默先生研究中国古典木材的丰富素材和养料,更是周默先生四十年“阅木人生”的精彩记录,是一份别致的周默人生档案。

其次,《阅木》不是植物学意义上专著,而是一本闪耀着人文与人性光辉的精美图书。《阅木》不是要向大家介绍植物学或是木材学知识,而是要通过那些与“木”相关的或惊险或离奇的故事,来表达对人生、对艺术、对自然生命的思考。

最后,《阅木》不只是一篇篇故事,而是有很多哲学意义上的思考。《阅木》呈现出来的周默先生经历的众多人生场景,有艰险、冒险,有苦难、喜悦,更有人间之温情。每个故事都能催发读者进行哲学意义上的思考,等待有心的读者更多心灵的探寻。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借助自己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去作出富有个性化的解读和感受。阅读《阅木》全书,我们能体悟出庄子、苏轼等众多古典大师对周默先生的深刻影响。

活动现场,周默分享了《阅木》的缘起和创作始末。周默表示,《阅木》这本书中记录的每一个故事,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是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是值得他尊敬的。木性就是人性,看木头就是看世界,就是看自己。就如《阅木》封底的那句英文所说“当我们出发去寻找它的时候,实际上是在寻找自己,而这挽救了我们”。每一种木头它的特性、它的生长环境、包括它的分布,都是周默这么多年一直在追踪,一直在思考的,他从不喜欢林业,到慢慢的认识木材、研究木材,最后到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史。周默说:“在很多人蠢蠢欲动的地方,你不要停留。”近些年,他把研究目光转向了中国古代家具艺术史,这是中国艺术史里面的一个空白,由此他相信,《阅木》不是一本告别的书,而是一个开始。

现场,周默与恭王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研究员鲁宁,《阅木:周默四十年田野考察笔记》特约编辑兼美术编辑崔憶在分享会上就周默先生四十年田野考察的经历与故事进行了对谈。三位嘉宾从对周默笔记的爬梳整理,聊到《阅木》一书内容排布的构思;从中国古代家具研究的价值与意义,聊到恭王府受赠古代家具的一段奇缘;从周默先生四十年来阅木人生中的一些惊险而又传奇的经历,聊到不同文化的奇风异俗。对谈最后,周默为大家介绍了带到现场的部分珍贵木材标本以及背后的故事,并动情的为大家朗读了《阅木》一书中收录的妈妈与神树的故事。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嘉
编辑/贺梦禹

相关阅读
(年终特稿)中国网络文学加速出海 全球开拓发展新空间
中国新闻网 2024-12-22
国学|榫卯是中国的乐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7
国学|榫卯是中国的乐高?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1-07
聚焦 | 佳士得举办系列拍卖预展 月球陨石拍品现身北京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31
阮仪三《古城笔记(插图典藏本)》出版 在这里看到城市的过去
新民晚报 2024-07-31
纪念王世襄110周年诞辰——他不仅是玩家,更是严谨的学者、专业的收藏家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6-07
众学者纪念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诞辰110周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4-06-04
随笔|书以外,故事还没讲完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4-2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