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村民”到“营长” 00后小伙在成都乡村为梦想“留灯”
成都商报 2024-03-07 14:08

23岁时,热爱大自然的“00后”郑懋淇做了一个选择:辞去月入近万的工作,来到成都温江的岷江村当一名“村民”。

本以为只是年轻人的心血来潮,新鲜劲儿过去后,又会开启下一段旅程。一年下来,郑懋淇发现乡村给他的,远比他想的更多。在村中露营营地工作,又晋升为“营长”,他如愿以偿地感知四季,接触不同的人和事,给他内心沉淀下许多财富。要在简单、平静的地方,做出一番事业,更需要主观能动性和耐力——郑懋淇渴望在其中证明自己。

在岷江村党委书记陶勋花看来,现在乡村需要新业态,从活动策划到场景打造,全靠年轻主理人的创意和眼界,岷江村将持续为年轻人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亲子游和团建之风 吹到了乡村

郑懋淇在重庆长大。大学毕业后他先是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大数据公司的工作,几个月体验下来,觉得身心俱疲。单调的工作内容,不是他对未来的期待。

他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了成都市温江区岷江村的露营点位“留灯营地”正在招工作人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了名。郑懋淇到营地面试的时候,正是2023年的春日,和暖的天气下,园里的花都盛放着。在农村出生成长,他对大自然有天然的亲切感。彼时“露营风”正劲,全成都的人都在赶这波时髦,郑懋淇想抓住风口,积攒工作经验用于未来创业,当即确定下这份工作。

营地前身是岷江村一个苗木交易市集,在全国乡村旅游业浪潮中,引入专业公司打造成拥有创意住宿、餐厅酒吧、主题活动的户外体验营地。营地主打东南亚风,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原木搭建的露营帐篷内,用地毯和软床营造出温馨的小空间。

郑懋淇的日常很单纯:接待客人,策划活动,没人的时候,自己做一杯咖啡坐着晒晒太阳。每逢周末,营地都人气爆棚,人们除了来此放松,也渴望有花样翻新的体验。

为此,营地推出了不少活动,温江盛产盆景,客人可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微型景观,还可以重温滚铁环、玩泥巴、弹玻璃珠等儿时乐趣。来的客人许多都是亲子家庭,一家人其乐融融。城里的小孩们,得以从游戏中窥见父辈们儿时的经历,大人也偷得浮生半日闲,从简单的事物中寻找快乐。

团建的风,也吹到了乡村。“以前人们聚会总爱在酒店,虽然场地豪华,总感觉放不开。在乡村就很跑得开,心情也放松许多。”郑懋淇说,农村文旅业态的丰富和“农村情结”的加持,让乡村团建成了新趋势。

与村民相处,就像陪着爷爷奶奶

郑懋淇最开始也没想“扎”下去。日复一日,人与人之间生出了千丝万缕的联结,这是他从前在企业上班时未曾奢望的。他觉得“要是走了会不习惯。”

村里很多老人默默关注着这个项目,常在门外边张望。郑懋淇他们会邀请老人进来看看坐坐,几个年龄大一点的阿姨还被年轻人教会了玩飞盘。

村民杨冬华是营地员工,她种了大半辈子田,没想到年过半百还能找到一份新工作。为了迎接成都世园会,返乡大学生们开起了英语班,杨冬华除了上课,每天要听英文歌练习发音。她始终渴望与时俱进,日日常新。

“农村邻里关系更像是一个集体的大家庭。城里的节奏不适合他们,他们回到熟悉的土地上,慢慢落叶归根,心里很踏实。”郑懋淇计划未来回到重庆老家创业,回到爷爷奶奶身边。他的老家紧邻垫江太平牡丹园景区,每年春天,山坡上都会开满火红的牡丹花。郑懋淇计划以花为媒,精心打造赏花游、登山游、露营游等文旅产品,吸引更多游客探索“宝藏”家乡,为乡亲们提高收益。

为年轻人搭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现在,郑懋淇已经晋升为“营长”,管理着数十位20多岁到50多岁的员工。作为团队最小的成员,又是管理者,他努力探索工作中的分寸。

对于新人,他最看重的是踏实,待得住。“再优秀的人才,只待几个月就要走,其实也辜负了自己的机缘。只要肯沉下心,不论学历才华,我们会全心全意地培养他,帮他发展后天的潜能。”

郑懋淇觉得,来乡村并非只是享受闲适的生活,努力也必不可少。比如他的营地,曝光率本身比城里的弱,如果再不营造好,把这个点位推出去,就更不会有人知道。“所以大家都是加倍努力。”

在乡村,能否提供“00后”们想要的人生?留灯营地运营负责人钟周莉坦言,从前这是一件难事。营地2020年刚成立时,年轻人来来去去,图个一时新鲜。到第二年就好招人了,“因为有了成熟的业态。”村里传统的苗木销售业对年轻人吸引力不够,而文旅项目的引入,允许年轻人释放创造力,融入自己喜欢的元素策划草地派对、星空露营、户外烧烤等。

“许多人有归园田居的梦,乡村需要提供业态,才能去符合他们的人生规划,帮他们创造财富和实现价值。”钟周莉认为,乡村振兴做得好不好,要看年轻人多不多,这才说明产业有活力。

钟周莉介绍,岷江村的第三代大多定居在城里,老人留守农村。村里的文旅业态起来之后,许多老年人欢欣鼓舞,一方面觉得这是了解年轻人喜好的方式,另一方面,他们也盼望孙辈能回来就业,全家老幼常聚,共享天伦之乐。

就业机会之外,乡村还能为“00后”提供什么?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陶勋花履职多年来,每年都把成都乡村的声音带到北京。带领村子从“尾巴村”变成“模范村”,她愈发感到年轻人的推动力。

她笑称,自己这一辈人“讲到第三产业只会搞农家乐,填饱肚皮就行”,而现在乡村需要新业态,从活动策划到场景打造,全靠年轻主理人的创意和眼界。

“要把乡村旅游变得有竞争力,首先要拿待遇留人。工资那么低,喊年轻人回村哪有底气嘛?”陶勋花介绍,目前村里民宿管家月收入可达上万元,管家参与民宿运营、策划活动,增加项目营收,年底参与分红,从打工人变成了合伙人。

乡村也要拿平台留人。陶勋花说,将持续把年轻人推到乡镇人大、妇联等组织,给他们搭建展示自己风采能力的平台,同时让他们拓展视野,对促进当地发展有更全面的了解。

政策留人也是重要方面,同时,乡村要打造配套的美好环境。目前,岷江村正在建设众创空间,吸引一批年轻人前来办公。“有不少远程办公的 ‘数字游民’,我们想给他们提供一个亲近自然、有别于城市的工作环境,车程在距成都市中心1小时之内,实现工作与生活有机平衡。”陶勋花希望,当他们走进乡村后,会带动新的年轻人回来。

文/叶燕 张芷旖

摄影/陶轲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青春晴雨表|怀柔区渤海镇四渡河村00后民宿管家李俊辰:创业之路引领乡村振兴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9
野奢露营 中式茶点 手绘地图 年轻人爱上乡村文旅融合的“诗和远方”
西安晚报 2024-10-14
乡村振兴协理员上岗“建设我的乡村”
中国青年报 2024-05-16
成都2000多家带“农家乐”字样公司显示注销 “消失”的农家乐 去哪儿了?
成都商报 2024-05-08
房车出游吸引浙江“60后” 专家析旅居康养新机遇
中国新闻网 2024-05-05
“00后”喜欢啥样的农家乐
解放日报 2024-04-11
“一号文件”的人才之思:年轻人来了 乡村怎么才能“接得住”?
成都商报 2024-02-05
云南昭通“90后”乡村振兴CEO助乡村换新装、走新路
中国新闻网 2023-10-29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