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多劳动者心中埋下技能成才的种子
工人日报 2024-01-30 10:00

据1月29日《工人日报》报道,初中毕业的高汉龙通过边学边干边创新的方式,获得了个人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共计14项,主持研发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7项,并获评教授级高工,不仅成为行业技术“大拿”,而且是令人敬佩的“土专家”。

没有华丽的学历背景,却能取得常人难以企及的成就;没有高深的学养储备,却成为行业翘楚。这个成才故事背后的“密码”,在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当下,值得挖掘和总结。比如,无论学历高低、岗位各异,只要心怀梦想、勇于探索、不断学习,都有可能成为岗位标兵;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即使是最普通的个体,也能在自己的领域实现突破——这与众多大国工匠的成长轨迹十分相似。

当前,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已经推进到企业层面,产改的众多政策措施正在贯彻落实,一些制约产业工人成长成才的制度“天花板”不断被打破,这给产业工人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土专家”的成长为诸多产业工人树立了标杆,要让这个标杆发挥出引领作用,还需要细化有关工作。比如,宣传“土专家”的事迹,给更多劳动者心中埋下“技能成才”的种子。调查显示,当前产业工人的诉求多元化、分层化现象较为明显,一些人不安于现状,对眼前利益关注得多,对未来发展规划得少;社会上依然存在对蓝领工人的评价偏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线职工的心态,不少人认为一线岗位发展空间小、成长慢,存在转换岗位和职业的想法。“土专家”成长成才的轨迹中会让诸多一线职工坚定职业信心,找到前行方向,实现自我提升。

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离不开精湛技艺的产业工人队伍。在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我们需要更多“土专家”这样的支撑产业发展的基石——一个人的成才离不开其自身努力,但培养众多技能人才则需要社会的支持,需要从教育、培养、激励机制等多方面入手,创造更加有利、优质的环境。

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各行各业培育出更多“土专家”,共同推动并见证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文/赖志凯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相关阅读
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大军(多棱镜)
人民网-人民日报 2024-12-22
央媒: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技能大军
人民日报 2024-12-20
系统施策提升产业工人技能
经济日报 2024-11-27
强化以产业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
经济日报 2024-11-15
让技能成才步伐跟上产业升级节奏
人民日报 2024-11-1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新华社 2024-10-21
北青快评 | 致敬“人民工匠”,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技能人才磅礴力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15
弘扬工匠精神,让更多劳动者用匠心铸就技能报国梦想
央广网 2024-05-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