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加速“出海” 增资、收购动作频频
证券日报 2024-01-17 11:02

近年来,为顺应资本市场双向开放,中资券商国际化布局加速,国际业务也成为券商拓展发展空间、增厚业绩的新增长点,其中,境外子公司是中资券商开展海外业务的重要依托。近期,多家券商通过向境外子公司增资、支持子公司收购当地公司股权、私有化子公司等方式推动国际业务的发展。

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杨海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资券商加快国际化布局,一方面得益于政策层面的支持,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制度性开放提速,金融强国愿景也激发了中资券商打造一流投行的信心;另一方面,国内市场业务竞争趋于激烈也是券商加快国际化布局的重要因素。”

延伸境外子公司触角

开拓国际业务网络

1月15日晚间,兴业证券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向境外全资子公司兴证(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证金控”)增资10亿港元,增资资金根据兴证金控需求分批到位。

券商对境外子公司的增资并非个例。近日,中国银河证券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全资子公司中国银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国际”)增资16亿港元,用于进一步收购联昌集团所持的银河-联昌证券国际私人有限公司25.01%股权以及银河-联昌控股私人有限公司25%股权。本次增资完成后,银河国际股本变更为86亿港元,并实现了对东南亚子公司银河-联昌100%持股。

对此,中国银河证券表示,随着东南亚市场的发展,跨境金融业务迎来丰富的发展机遇。银河-联昌在东南亚资本市场有超过40年的经营历史,在超过1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业务网络,为约1.6万户机构客户和约46万户零售客户提供金融服务。对银河-联昌100%持股,有助于保持公司在东南亚核心市场的领先地位,更好地发挥东南亚布局优势。

“通过增资,中资券商可以有效提升境外子公司的资本实力,进一步拓展境外业务,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中资券商在国际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也能更好地应对国际市场的波动和风险。”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通过向子公司增资来收购海外公司股权,有利于中资券商借助海外本土公司优势,进一步打开当地市场,加强境内外业务协同,更好服务海外客户。

不过,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从事国际业务的中资券商子公司承受较大压力,为此,券商根据实际经营情况对子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适时调整也是必要举措之一。1月10日,海通证券发布公告称,公司境外全资子公司海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协议安排的方式对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通国际”)进行私有化已完成。1月11日起海通国际将撤销其股份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的上市地位。

东南亚市场成券商国际化重要一站

“对境外子公司进行增资,以支持子公司通过境外收购和业务开发等举措来扩张国际布局,有利于加强中资券商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对于推动中资券商的全球化战略至关重要。”上海杉达学院数字商法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吴文杭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近年来,东南亚市场备受关注,成为券商“出海”之路上的重要一站。例如,此前华泰国际等多家券商设立新加坡子公司,国泰君安国际也通过收购越南投资证券进一步打开当地市场。新加坡交易所(以下简称“新交所”)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至2022年,中国银河证券旗下子公司银河-联昌在新交所交易量排名连续五年位居第一。

2023年,券商在东南亚市场的布局频频迎来新进展,兴业证券新加坡子公司正式开业;中信证券境外财富管理加快全球化布局,正式推出新加坡财富管理平台;海通国际私人财富管理新加坡团队则积极推进外部资产管理(EAM)业务,以此开拓客户资源,推动业务发展。2024年1月12日,中金国际财富管理旗下App“中金新加坡”正式上线,成功建立以新加坡为中心,辐射全球市场的“一站式”移动交易服务平台。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表示:“中资券商加快国际业务布局,既有利于中资券商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股东回报,也是证券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受益于我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日臻完善、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提升,券商国际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收入贡献率有望向国际一流投行靠拢,股东回报水平有望提升。”

展望未来,丝路智谷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梁海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资券商进一步走好国际化之路,需要加强国际合作,根据国际市场需求进一步优化产品和服务。未来,中资券商可以针对海外当地市场需求,提供个性化的金融产品、投资和资管服务,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