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七个方向关键词,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点
第一财经 2023-12-13 15:02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1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对2024年经济工作作出系统部署。释放了哪些重要信号?将如何影响中国经济走势?

关键词: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会议要求,明年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是来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基调。

对此,东吴证券认为,“破”可能指向的是旧动能、“产能过剩”的部分行业。“立”的核心就在科技创新:一方面要大力发掘新产业和新赛道,一方面要用新技术加快传统产业的升级。

浙商证券指出, “以进促稳”意味着当前我国仍然面临以国际收支为代表的外部压力制约,需要通过基本面政策发力,以此进一步稳定汇率与国际收支平衡压力。供给端重点关注工业稳增长相关政策,需求端重点关注中央财政加杠杆撬动的基建相关投资。

“先立后破”中的“先立”指向制造业仍是当前需求侧的发力重点,需关注自主可控驱动的产业体系再造,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后破”则意味着地产后续仍将有进一步支持政策出台。

关键词: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

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要用好财政政策空间,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作资本金范围。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党政机关要习惯过紧日子。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这或意味着2024年目标财政赤字率和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都会适度上调。这主要是为了保持基建投资增速继续处于较高水平,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对冲房地产行业低迷对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带来的影响。2024年财政政策的一个突出特征将是中央加杠杆、地方降风险。为此,2024年财政赤字将主要由中央财政承担,而且中央向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规模会进一步扩大。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表示,会议重提“结构性减税降费”,有利于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未来的减税降费要注重效率和效果,注重结构性减税降费,侧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领域,这有利于稳定宏观税负,避免债务规模因减税降费而过快攀升。

关键词: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盘活存量、提升效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与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表述相比,将原有目标“名义经济增速”拆分为“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侧重强调货币政策在稳定价格水平预期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胀或成为下一阶段判断货币政策是否“有效”的重要因素。2023年以来,物价持续低位运行,预计2024年货币政策有望适度发力,推动物价水平温和上升。

会议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这与12月8日召开的政治局会议上的表述相一致。温彬表示,“精准有效”的提法首次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出现。其中,“有效”这一提法体现出后续将更为关注政策实施效果,发挥政策合力疏通传导效率。

温彬认为,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根据内外部形势、流动性情况变化等相机抉择,充分运用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工具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在外部加息周期步入尾声、掣肘减弱以及国内稳增长、防风险的诉求下,货币政策稳健宽松的基调未变,降准降息仍有一定空间。

王青也表示,“灵活适度”意味着在2024年物价水平仍将低位运行的前景下,着眼于提振内需,支持地方债务风险化解,2024年央行降息降准都有空间。

关键词: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

会议指出,要统筹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积极稳妥化解房地产风险,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王青指出,这意味着2024年房地产支持政策将持续加码,除了继续落实以“三支箭”为代表的房企金融支持政策外,后期政策“工具箱”在放宽购房条件、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方面还有较大空间。其中,引导5年期以上LPR报价进一步下调,持续降低居民房贷利率是关键所在。这意味着即使2024年政策利率(MLF利率)保持稳定,针对房地产的定向降息也会持续推进。“2024年年中前后,房地产市场有望出现趋势性回暖,这将结束行业约三年的下行周期。不过,综合考虑“三大工程”部署,以及房住不炒的主基调会长期坚持 ,明年房地产行业出现“V型”反转的可能性很低。”王青判断。

中金公司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于房地产领域整体延续了7月政治局会议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相关取态,供需并重、长短兼顾。在供给侧,会议着重强调了房企融资问题,目标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对新房销售疲弱背景下房企现金流稳定和信用风险缓释较为重要。在需求侧,9月以来各地在“因城施策”框架下已较为高频地出台了各类需求支持政策,本次会议强调的加快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对进一步扩大内需十分关键。

该机构指出,当前房地产行业基本面走势折射出前述举措的必要性。地产行业基本面目前表现仍偏弱,政策的推进与落地可能是下一步仍须关注的催化剂,如有进展则优质非央国企的弹性或较高,“三大工程”概念股或也有积极表现,待基本面修复更加稳固后,均好型龙头标的也将迎来价值回归。当前阶段可关注优质红利股。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提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持续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着力破除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实金融体制改革。

民生银行首经团队表示,深化改革的重点领域主要包括:

一是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一方面要“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公平执法、权益保护等方面落实一批举措”。

二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完善适应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如优化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激励约束和考核评价体系等。

三是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预计包括持续完善预算管理体系,提升政府预算的透明度和规范性,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推进减税降费,健全财政体制,形成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

四是落实金融体制改革。预计包括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扩大金融开放等。

罗志恒认为,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是下阶段的重要任务,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财政运行紧平衡、地方债务持续增长的问题。可以预期,未来要进一步理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界定政府规模,避免政府支出责任持续扩张;中央上收部分事权和支出责任,减轻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和支出负担;进一步稳定宏观税负;不断规范转移支付尤其是共同事权转移支付等。

关键词:人工智能、数字经济

会议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国信证券指出,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基于这一信息,预期在明年转型发展主题之下,高技术行业有望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光大证券认为,本次会议提出要“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发展”,较7月政治局会议“促进人工智能安全发展”的表述更为积极,相关政策扶持力度预计进一步加大。此外,本次会议还提及了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均可能成为未来贡献经济增量的重点支持领域。

关键词:消费

会议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推动消费从疫后恢复转向持续扩大,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积极培育智能家居、文娱旅游、体育赛事、国货“潮品”等新的消费增长点。完善投融资机制,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国盛证券指出,促消费仍是“旧”办法,扩投资强调政府投资带动,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有望重新成为增量工具,关注“三大工程”。延续强调“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新增“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预计促消费抓手仍在家居、文旅、汽车、电子产品等,制造业技改和各类以旧换新政策也有望延续。

东海证券认为,从会议来看,后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等相关政策举措可能会增加,继续提振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等消费。以提高技术、能耗、排放等标准为牵引,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行业、产品可能会受益。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场权威解读 韩文秀、赵辰昕、盛秋平、董建国、王信重磅发声
财联社 2024-12-15
半两财经|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金融业会有哪些新动作?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4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稳住楼市” 传递出哪些信息?
财联社 2024-12-13
【新华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货币政策转向“适度宽松” 适时降准降息
新华财经 2024-12-13
权威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1大看点
上海证券报 2024-12-13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看2025年中国经济着力点
新华社 2024-12-13
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详解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新华社 2023-12-18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读|先立后破,科创引领!明年经济工作部署释放哪些投资机会
澎湃新闻 2023-12-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