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甲流和普通感冒?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
健康全说 2023-12-06 17:30

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分可以通过不同特征、病毒检测等方法进行区分,预防方法与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方法有关。

人们常常会认错疾病导致身体不适,但通过区分和预防疾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加强对甲流和普通感冒的区分的认识,了解日常生活中应该怎样预防,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区分甲流和普通感冒?应该怎样预防?

冬季来临,甲流又进入了高发期,许多人在得流感后,开始会认为只是普通感冒,但是治疗几天后却越来越严重,才发现“罪魁祸首”是甲流。

两种类型的感冒在初期的症状一样,都会出现咳嗽、发热等表现。那么,应该怎么区分甲流和普通感冒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流感和普通感冒。

什么是流感和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性疾病。

很多不同的病毒都会导致感冒,主要是通过人手接触被感染者的鼻分泌物而传播的,患者感染之后,主要表现为咽喉痛、刺痒或者出现鼻部不适,且伴有咳嗽、流涕、打喷嚏等症状,有部分患者会感到身体不适。

而流感则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其中甲流最为常见,相较于其他类型具有更快的传播速度和更强的传染性。

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患者感染之后,主要表现为高热,常有咳嗽、咽喉痛、流涕等症状,伴有头痛和肌肉酸痛,发热体温可达39℃~40℃,有部分患者会发生胃肠道。

怎么区分甲流和普通感冒?

虽然甲流看似与普通感冒相似,不易判断,但还是有方法来分清这对“同父异母的兄弟”。

1.致病原:甲流是流感病毒;普通感冒是其他病毒和细菌。

2.咳嗽情况:甲流是常见咳嗽,甚至会出现严重状态;普通感冒是偶尔出现咳嗽。

3.发烧情况:甲流常常为高热,且发烧明显;普通感冒是低中度发烧。

4.上呼吸道症状:甲流症状相对较轻;普通感冒会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和鼻塞等症状。

5.全身症状:甲流是常伴有全身症状,并包括头痛、乏力和肌肉疼痛等表现;普通感冒并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

6.并发症:甲流会出现肺炎、心肌炎、耳炎、脑膜炎、脑炎等症状;普通感冒的并发症少见。

7.感染情况:甲流传染性强;普通感冒传染性弱。

8.发病时间:甲流大部分患者3~5天发热症状会消失,但是咳嗽、流鼻涕等情况需要时间进行恢复,轻则一般1周左右痊愈;普通感冒一般会持续1~3天,大部分患者3~5天症状会消失,身体会痊愈。

怎么知道自己是否得了甲流?

除了临床症状,还有哪些方法能快速判断自己是否得了甲流?通常来说,有这两种检测方式:

1.病毒抗原检测:采用胶体金法和免疫荧光法,是医院常用的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病毒抗原检测速度快,但是检测方法有局限性,病毒抗原检测阳性时支持诊断,但是阴性不能完全排除流感。

2.病毒核酸检测:对患者采用鼻拭子、咽拭子、鼻咽拭子、气管抽取物、痰液中的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检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很高,能够区分病毒类型。

以上只是简单进行了区分,如果还是不能准确地判断,要第一时间咨询医院药房的药师或者专业医师。

治疗甲流,有特效药吗?

首先要强调的一点是,不是每个人得了流感都要服用抗病毒药物,而且大部分流感抗病毒药物是处方药,需要经过医生评估才可以服用,更不能代替流感疫苗进行预防。

目前,国内可用的流感抗病毒药物主要有奥司他韦、阿比多尔、帕拉米韦等。

奥司他韦适用于新生儿,且只对流感病毒有效。如果幼儿出现高热、头痛等症状,还需要结合流感病毒检测的阳性使用药物。如果没有满足流感病毒检测的结果,要对其进行评估,决定是否可以服用该药。

同时,奥司他韦有一定的副作用,可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等症状,服药期间如果出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必要时调整用药。

幼儿和老人感染甲流应该注意什么?

甲流的易感人群主要有:5岁以下的幼儿,65岁以上的老人,孕妇及分娩2周内的产妇,体重指数超过40的人群,患有慢性基础病的人群。

其中,对于幼儿和老人来说,如果不幸“中招”,更有可能引发并发症从而使病情严重,要引起重视。

1.如果幼儿疑似出现流感情况,在没有医生确定之前,不要对幼儿使用抗生素或者消炎药,因为流感是病毒性疾病,抗生素和消炎药不起效果,同时要尽快带幼儿就医。

2.年龄大于65岁的老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疾病,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假如老人出现甲流症状,应及时送往医院,早发现早治疗。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甲流?

1.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接种,儿童、孕妇、老人等群体是易受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建议优先接种。

2.家里及生活区域要保持清洁、通风,必要时进行消毒。

3.在生活中要勤用肥皂进行洗手,避免用手部接触口、鼻、眼。

4.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尽量用纸巾、手肘等遮住口鼻,避免传染细菌。

5.如果身边有感染患者,尽量避免接触。

6.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增减衣物,饮食均衡营养,适当增加户外运动,并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保持健康的体魄,避免被病毒“盯”上。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