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 首都基层治理以文润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1-07 07:52

连日来,北青报记者走访北京市的居住社区、街巷胡同,浓厚的文化气息无处不在。

在小微空间改造过程中,承载着胡同历史记忆的文化墙出现在了东城民安小区,唤起居民的旧时光;海淀牡丹园社区里栽上了一片牡丹园,让社区名副其实,居民更有归属感;昌平胡庄社区成立文艺宣传队,以文会友,化解矛盾。

在基层治理中,文化发挥着留住乡愁、凝聚人心、滋润人心的巨大作用,让老百姓的幸福感更强,基层治理更加抵达人心。

小微空间改造提升 文化留住乡愁

文化中蕴含着浓浓的乡愁气息。

在本市小微公共空间提升改造项目中,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这股力量将居民们紧紧地凝聚在了一起,让人找到强烈的归属感。2021年,东城区北新桥街道民安小区完成了新一轮精细化的提升整治。在这个被居民们爱称为“欢声笑语的院子”里,新添了一处独特的雕刻文化墙:草园胡同、北新仓胡同、海运仓胡同……社区周边为人们所熟知的胡同名字根据实际方位悉数排在墙上,肌理清晰。

很多老住户从小就在附近大大小小的胡同里长大,这座文化墙展示的胡同历史记忆,串联起了居民的旧时光,唤起了过去的记忆,居民们纷纷表示,“找到老城区的感觉了”。

走进石景山区老山街道老山东里北公园,一张张首钢各个时期的老照片悬挂在竖着的钢管上,似乎在讲述着首钢的老故事。在改造过程中,设计团队“采访”了多位首钢老职工,将炼钢中有代表性的“出渣、造渣、熔池搅拌、脱磷、电炉低吹”等八个过程提炼出来,并对其进行联想和解读,用公园景观唤起老首钢人听觉、触觉、嗅觉、视觉等感官上的共鸣。

类似的老工业遗存元素,在朝阳区小关街道惠新西街6号楼小区外西侧公共空间改造中也被还原,围墙、硬质地面及台阶等材料采用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构件,“构件厂”的地区文化得以重现,让老住户们找到了共同的乡愁回忆。

美术作品装点楼道 文化凝聚人心

文化发挥着凝聚人心的巨大作用。

走进海淀区花园路街道牡丹园北里,您一定会眼前一亮:1号楼南侧有一片精致漂亮的花园,栽植了百余株牡丹。每年开春,牡丹盛开之际,香气扑鼻、雍容华贵,成为小区里的一道靓丽风景。

这处景美花园是社区小微空间改造的成果。“因为牡丹花养护难度比较高,过去,牡丹园社区内的牡丹花数量很少,”海淀区牡丹园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此次牡丹园北里1号楼南侧公共空间的改造提升工程,特地在花园内栽植了125株牡丹,并把花园起名为‘牡丹园里寻牡丹’,邀请居民为景观石题字。每年春天,居民在小区里都能看到成片的牡丹花,让牡丹园社区名副其实,居民更有归属感。”

北青报记者了解到,牡丹园社区依托百余株新栽植的牡丹花,开展丰富的社区文化活动,如开展牡丹摄影比赛、书画大赛以及牡丹主题征文比赛等,用社区文化凝聚人心。

在西城区金融街街道京畿道小区9号楼,每个单元的“楼道文化”都各具特色,“和乐相守”“惠风和畅”成了楼门的代名词。推开楼道门,门口悬挂的投影灯在地面映射出“欢迎回家”字样,楼梯下方的三角空间被设计成一个图书角,上面摆满了居民捐出来的共享图书。

拾级而上,手绘画、照片墙、手工展、孩子们的美术作品装点着1至6楼的楼道,诉说着楼门居民的故事,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楼道这个公共空间“活”了起来。

楼门文化受到居民欢迎,吸引越来越多的党员和居民参与其中,有居民还将家中的绿植拿出来增添楼门绿意,有居民看到楼梯扶手脏了随手清洁,还有的发挥特长用书画作品装饰楼门。“有时居民碰到一起,还会讨论几句楼门文化活动创造中发生的趣事。楼门文化给大家提供了共同的生活话题。”楼门长韩改香说,楼门文化像一条纽带,连接起街坊邻里,凝聚了街坊邻里。

社区组建文艺队 文化浸润人心

微信图片_20231107074929.jpg

十三陵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

文化不仅能留住乡愁、凝聚人气,也能以文化人、滋润人心。在昌平区十三陵镇,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镇里在公交站增设“学习园地”专栏、建设十三陵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使红色资源在十三陵镇落地生根,让红色文化成为凝聚人心的力量。

作为一个水库移民村,水库精神是十三陵镇仙人洞村的鲜明特征。如今,在各级政府支持下,仙人洞村打造了“三纵三横”的水库时代精神文化园。虽已泛黄但仍能感受到热火朝天气氛的老照片、“不修好水库坚决不回家”的建设决心、描绘十万大军会战水库建设一线的插画都生动地展现在文化墙之上。这些红色阵地不仅带动了仙人洞村村民学习红色文化的热情,也成为仙人洞村弘扬水库精神、发展红色旅游的契机,让老百姓在物质上“富口袋”,在文化上“富脑袋”。

而在十三陵镇胡庄社区,以文化解矛盾成为基层治理的创新手段。从最初的秧歌队到如今的民乐队、手工制作班、书画协会、威风锣鼓队、合唱队、舞蹈队……在胡庄社区文艺宣传队,居民们认识了新朋友、有了新舞台,一些矛盾摩擦也在文艺活动中被化解。此前,有两位阿姨因为小事发生了口角,创作组以此为背景创作了群口快板《七个老太太拉家常》,两位阿姨也担任演员。两人不仅在排练演出中化解了矛盾,也通过这个节目向其他社区居民传达出邻里间要和谐相处的主题。就这样,文艺宣传队把原本一盘散沙的社区聚起来了,把邻里间的矛盾融化掉了,大伙儿的“精气神”更足了。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斌 解丽 张月朦 蒋若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袁艺
编辑/谭卫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