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数据与压力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8-03 17:00

糊涂小猫

清晨7点多一点,新买的智能手表突然震了一下,我才发现天光已从窗帘缝隙中透进来,“您收到了一条微信消息”。爬起来以后,打开手机检查各类小程序,智能手表又提醒我:“您的睡眠质量一般”。

何为“睡得一般”呢?我有些困惑,揉揉眼睛,赶紧仔细阅读“一般”的说明。

原来,在智能手表的健康软件看来,睡眠可以分为“清醒”“快速眼动”“浅睡”和“深睡”四个层面。我昨晚的“清醒”时间有半个小时,“快速眼动”有两个多小时,而“深睡”只有不到三十分钟,因此它判定我睡得一般般。

手表软件设计师也不傻,他们怕得罪人,在“说明”里找补了一句:“快速眼动”阶段,也就是做梦的阶段,有时跟深睡是相似的。如果手表没有检测到快速眼动,那么说明深睡的时间可能更长。换言之,可以将“快速眼动”视为熟睡的一种。

看完了智能手表数据和分析,我撇了撇嘴,把表摘下来放在桌子上,反正要洗澡了。

我不要“你觉得”,我只要“我觉得”。斗不过你,我还躲不过你了?

不过,摘了手表,也还有别的。家里温度计、血糖仪、血压计、血氧仪、体脂秤……都备了个齐全。数据才不会觉得它在欺负谁。它认为自己是世间最客观的。你可以偷懒,但它会持续不断、不厌其烦地统计你我的各种日常。

比如我现在绞尽脑汁地在电脑前面码字,只因为呼吸脉搏都还算平稳,智能手表就用19/100的“压力指数”来判定我“很轻松”。拜托,与其这般“轻松”,我宁愿“快速眼动”。

想想看,人可能在乎数据,数据可不会在乎你。少了你一个,大数据仍然是星空一般地大。你可以不参与统计,但别人依旧会拿你和统计结果进行比对。

然而,生活真的是可以数据化处理的吗?街上的出租车亮着“空车”的灯,但我却不敢伸手去拦,因为我怀疑,那司机已经在“滴滴”上接单了;系统提示,外卖骑手已经把我的订单送到指定位置了,但我却根本找不到它在哪里……类似的事情,别说没有发生在你身上过。

我们听不懂猫狗的语言,但看看它们的眼神、尾巴、耳朵,也大概能猜出来他们的情绪。为什么面对自己的内心,却不能安静下来,非要多此一举地搞啥“压力指数”呢?如果把所有手机上、电脑里不必要的数据追踪与提醒服务,都关停了,重新用心、用眼睛、用耳朵和鼻子去观察世界,世界想来也不会因此停转吧?

写到这里,瞥了一眼手表上的小程序,俺的“压力指数”悄悄上升到了28/100。原来我的这点小激动,在数据层面上,是9%。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