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用“活”垃圾,让万物皆可再生
解放日报 2023-06-19 08:04

垃圾分类的下一步是什么?是变废为宝,是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塑料再生的鞋服面料、植物秸秆再生的家居板材、纺织品再生的汽车内饰……事实上,几乎所有再生材料在中国都有着完备的供应链,但它们也面临着相同的诉求:更精准、更高效的垃圾分类。

作为一种新时尚,垃圾分类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态度表达,更需要依托循环经济,形成消费与生产的闭环。因此,从可持续消费市场及再生企业看垃圾分类,我们或许能找到更多启示。

再生商品,谁在埋单

6月10日,徐汇区宝庆路,一家名为3RLABS的商店人潮涌动,这是上海第一家专营可持续消费品的商业空间。店名中的3R就是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的简称。

在商店的入口处左侧,一个名为“绿色的屏障”的装置引人关注,绿色网格中,经过上色处理的塑料垃圾堆砌在一起,形成了一堵“绿墙”,引来许多年轻人驻足拍照。

在这面“绿墙”旁边是一把造型奇特的椅子,白底夹杂着层次分明的蓝色花纹,很有设计美感。这把椅子来自一个叫“塑愈”的上海品牌,100%由废弃塑料品制成。

3RLABS汇集了国内外30多个可持续品牌的商品,涵盖家居生活、配饰包袋、香氛个护等各领域。其中,中国本土的可持续品牌占比约1/3。

货架上,有来自美国品牌Baggu的使用回收尼龙制成的彩色图案手提袋,有来自法国巴黎argot的利用植物来源的PLA花瓶,有来自上海的A’GAIN的使用再生咖啡渣制成的香薰……

在商品区的另一侧,可移动货架分隔出一个独立的展示区域,呈现了“循环快乐”挖掘的中国100个可持续项目以及背后的故事。未来,这里也将持续为可持续消费提供灵感和启发。

对于3RLABS而言,空间的意义不只是“卖货”。品牌主理人说,让可持续消费的观念走进人们的生活,培育更多本土的可持续品牌,让人们切实感受到购买“3R”产品的意义和价值才是其长远目标。

尽管店内的产品价格比同类略高,但开业后的营收与预期相符,许多年轻消费者正在用行动表达对可持续消费理念的认可。

“这一周,我们卖得最好的是一家法国品牌,他们主要通过3D打印技术将回收的食品包装或塑料制作成花瓶、烛台、灯具等,由于造型独特,色彩亮眼,好几款产品目前都已经卖断货了。”主理人告诉记者。

在欧洲,长期的垃圾分类制度催生出了成熟的可持续消费市场,这让他们在产品研发和需求匹配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法国《世界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法国人会系统地对外包装进行分类处理,而这些废弃包装经再处理后会变成塑料、纸板、金属、玻璃瓶等初级材料,再经由设计生产后重新流入市场。

相较而言,国内的可持续消费品牌普遍成立时间较短、产品所应用的可持续材料单一,在产品设计和品类丰富度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来到3RLABS的消费者,发现消费者为“可持续”付费的意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再生材料是否独特,或者再生技术是否具有亮点。

Vivian购买了两双来自中国品牌piu的袜子,她的关注点在于这双袜子的材料来源是玉米纤维。Zeo则购入了一个再生面料购物袋,再生尼龙的材质会让包袋更加经久耐用。

“某种程度上,每一个可持续产品的消费者都在为绿色品牌的创新和发展赋能。”长期关注可持续消费品领域的投资人丽莎说。当中国的可持续消费逐渐取代传统“快速消费”模式,由消费倒逼的生产端的绿色转型将很快发生,而生产的变化必然进一步促进绿色消费的发展,这将是一个正向循环。

而再生商品的面貌和价格,实际上依赖于上游的再生材料供应链。

6月3日,上海可持续生活方式平台“同更生”举办了一场名为“可持续也时尚”的展览,这同时也是一场订货会,各种各样的环保再生面料陈列在展厅中,供采购者们观摩。

随着国内供应链的不断发展,再生面料已经能在纹理、触感、花纹上做到与传统面料无异。同更生材料部负责人小杨指着一件荧光绿的背心告诉记者:“这件衣服就是100%再生塑料的,但你触摸它,它是很柔软的,透气性也很不错。”

小杨告诉记者,目前,有采购环保面料意向的主要是两类人群,一类是有ESG指标的跨国公司,另一类是主打环保理念的新兴品牌。

展览中,由再生塑料颗粒制成的面料很受欢迎。一位采购者告诉记者,我国再生塑料颗粒供应链完善,价格稳定,由此衍生出的再生面料形式、花色多样;另外,相比于纺织废料再生面料,它在传播上会显得更有力度,而对比果皮再生面料,它的成本更低。

再生材料,从何而来

那么,这些塑料粒子从何而来呢?

在上海奉贤英科再生环保展厅,一位欧洲的采购商敲了敲展厅内的“大理石”立柱,他惊讶地发现,立柱外层是塑料做的。在这里,木制地板、竹藤面板、录音棚吸音棉……几乎一切日常所能见到的材质,都是由再生塑料“变”成的。

它们在“变身”之前就是再生塑料颗粒。

展厅的对面,就是英科再生的生产流水线。工作日下午,生产车间热火朝天。再生塑料颗粒经过高温熔化后,流入不同的模具一体成型。工人们只需在最后一个环节对再生板材进行整理和打包,塑料颗粒就被加工成环保画框或装饰材料,重新回到市场。

事实上,再生塑料颗粒的用途十分广泛,不仅可以用来制作环保画框、纺织面料,还可以成为家具板材、包装外盒、办公文具、电子产品外壳等。

英科再生的再生塑料颗粒来源主要是两种,废弃的塑料泡沫和饮料瓶。据悉,英科再生拥有每年处理约15万吨废旧塑料的产能,这些废旧塑料在回收加工后变成再生塑料颗粒,一部分成为英科其他再生产品的原料,一部分则卖给下游的再生企业。

不过,对再生企业而言,废弃塑料回收的难度,比普通人想象的更大。

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各类塑料制品统称为“塑料”,但在再生企业眼中,塑料的分类是非常细致的。

以一个饮料瓶为例,瓶盖用的塑料为PE或PP,瓶身的材质一般为PET,而标签的材质一般为PVC,三种塑料的分子结构不同,在回收再生过程中是不能混在一起的,否则会影响再生塑料的性能。

再加上塑料的使用场景繁多且复杂,仅市面上常见的就有10多个不同类别的100多种塑料。这意味着,单单要对塑料这一单一品类进行精准分类就要付出相当大的成本。

另外,塑料还很容易被污染,塑料表面的涂层、不干胶、纸、金属、木材等杂质都会令塑料的利用率大打折扣。回收阶段,对塑料的异味祛除、内含物质清洗效果要求也很高。

例如,用油墨印品牌logo或者标语的塑料纸、使用了染色剂的塑料瓶都会因为其他物质的“污染”而变得不可回收。

因此,只有让生产端和回收端相互交流,有效连接,形成“回收—再生—利用”的全产业链才能更好地提高绿色循环效率。

事实上,再生塑料粒子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决定了再生企业的发展。在废弃塑料回收上,为了降低塑料运输和仓储成本,英科再生研发出了塑料减容机,能将塑料压缩至原有体积的1/50、1/90。为了分离废弃塑料中的残留物,还研发出清洗回收系统和拧干机。

这些垃圾分类相关设备帮助全球50多个国家的400余个回收点大幅度提高回收效率,降低回收运转成本。而随着科技创新的推进和规模化效应的显现,再生粒子平均单价可以比新料低20%—50%,这也让英科再生的再生塑料颗粒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英科再生从中国回收的废弃塑料在其回收总量中占比并不高。英科再生的董事长助理告诉记者,中国的塑料回收依然存在着难题。

首先,是总体数量小。尽管在政府主导的两网融合项目中,英科再生的泡沫减容增密机已经布局多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但相较于整个中国体量巨大的塑料垃圾而言,网点的回收量依然较少,不利于规模化回收利用。

其次,塑料分类的精准程度低。废弃塑料通常会和其他材质混杂在一起,而复合包装的再生利用难度较大,进行拆分、筛选、清洗的成本也更高。

她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日本的海洋渔业比较发达,与海洋产业相关的塑料泡沫使用量也很大,但他们处置得十分细致。在末端,针对渔业场景配备专业的分拣设备。

另外,渔民们不断学习和练习分类分拣的方法,因此塑料受污染程度低,再生环保企业也愿意投入相对多的资金来进行回收。

在她看来,再生企业不仅需要在研发层面继续推进末端的精细化回收,拓宽循环再生的资源种类,增强规模效应,也可以尝试建立环保再生展览馆、举办再生材料进校园等活动,引导人们进行塑料垃圾的精准分类。

设计,如何为再生赋能

那么,一旦垃圾分类实现规模化、精准化,是否就意味着可持续消费的动能将立即显现呢?

其实,在再生原料与可持续消费之间,还有一个重要环节——设计。

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办公楼B座3层,一个不起眼的门头里“内有乾坤”。

废纺再生装饰板、建筑固废再生砖、回收渔网再生塑料板、花草板、废瓷再生透水砖、废纸再生吸音板……不少材料旁边展示了由它们做成的汽车内饰、装饰板材、家具用品等示意图。

但谁来将这些新材料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呢?

材见创始人陈丹丹告诉记者:“目前,许多再生材料已经具有很强的功能性、美观性和多场景的应用性,但在材料与产品落地的方案之间还需要一个桥梁。”

陈丹丹曾是一名资深建筑领域设计师,她发现,在建筑行业内,大部分设计师对材料的认知比较传统,很少有人能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依托环保材料的不同特性进行创作设计。

因此,她决定创立可持续材料品牌“材见”,这是一个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材料平台,不仅能让设计师更多地了解可持续材料,也能为再生材料企业提供展示的窗口。

陈丹丹告诉记者,7月上旬,万科旗下的上海最新项目中将运用由植物秸秆制成的花草板作为建筑装饰材料,这种新材料不仅低碳环保、美观好看,还凭借其材料特性具有独特的香味。“材见”作为设计者全程参与至项目落地。

“目前,生活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已经比较好地走入了大众视野,但在建筑领域,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依然是颜值、新颖程度和网红指数。”陈丹丹说。

事实上,如果设计师本身缺少对可持续理念的认识和可持续材料的了解,就自然不会为客户提供可持续选项,那么建筑领域的绿色循 环就难以形成,作为上游的再生建筑材料也难以发展。

陈丹丹告诉记者,与日常消费品不同,建筑本身的生命周期更长,所使用的各类资源总量也更多。设计师如果能在设计建造时充分考虑到回收再利用的问题,那么建筑设计中的资源浪费将大幅度减少。

因此,设计成了缩短再生周期的重要一环。陈丹丹认为,无论是工业产品设计,还是建筑设计,只有在需求产生时提供可持续的方案,才能让后续的每一个环节减少再利用成本,缩短再利用周期。

陈丹丹举例说,在“材见”为某连锁品牌所提供的可持续门店的方案中,建筑材料是否方便拆除、能否重新利用,被看作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个方案中,单一门店的装饰材料可不断重复使用。品牌方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目前,在建筑行业,通过可持续设计思维来进行整体装修的例子并不多。3RLABS可以算其中一个案例。

为3RLABS进行可持续门店设计的保罗认为,可持续的空间设计包含了两个层面:一个是材料本身具有可持续属性,例如,地砖、木板、易拉罐、再生塑料等;另一个是材料在使用上的可持续性,例如,空间没有固定的陈列点位,也没有固定的隔墙,活动道具也可以灵活变换和组装,这将减少空间更新时的物质损耗。

塑愈的创始人Sissy也秉持着类似的看法。她认为,设计创新不仅能缩短再生周期,还能更大限度地唤起绿色消费的需求。“市面上,传统的再生塑料以模仿传统材质为主,而塑愈则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让完全不同于传统的花样和纹理成为产品的绿色标签。”

塑愈的再生塑料板材从研发立项到生产使用,经过了足足两年的时间,这个过程不仅需要工程师突破技术难题,更需要设计师在工艺基础方面把握潮流,对产品进行设计创新。

“当消费者在看到它的时候首先感到惊奇,产生了解它的愿望时,绿色消费的理念也就不声不响走入了他们心中。”Sissy说。

循环经济就像是一个圆,从设计到生产,从消费到回收再利用,每个节点都环环相扣,任何一环的薄弱也都会反映到整个产业链中。

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可持续品牌开始从“循环”的角度考虑问题,生产和设计方式会改变,垃圾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会改变,而这种“时尚”也将为整个绿色经济产业链带来好处。

专家把脉

垃圾分类2.0:走向精细化和场景化

解放周一:最近,您和团队发布了《消费后一次性纸杯循环体系构建研究报告》,您有什么新发现吗?

杜欢政(同济大学生态文明与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对于上海这样的国际大都市来说,我们不能小看垃圾的“细分领域”。事实上,城市中存在大量需要使用一次性纸杯的场合,它们时常与咖啡、奶茶一同出现,而这类一次性消耗品在上海垃圾增量中占比近六成。

研究发现,纸杯回收具有良好的碳减排潜力,每循环利用一次就能实现68%的碳减排。并且,其再生产品市场前景广阔。通过和大家生活密切相关的物品的循环利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带动消费者参与垃圾分类和绿色产品购买等。从小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这或许可以成为推动垃圾分类走向精细化的契机。

不过,针对一次性纸杯这类垃圾,回收端的应对还需加强。垃圾分类的精细化不仅需要人们观念上的改变,更需要基础设施上的便利。另外,对于“小众”的垃圾,更需要规模化的社会回收,需要通过技术创新,简化回收流程,平衡好回收利用效率和回收成本。

眼下,垃圾分类要从1.0逐渐过渡到2.0,也就是精细化分类阶段,这需要对分类出的产品进行针对性资源化,分门类、分步骤、分场景,构建每一类产品的循环体系。此后,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塑料包装盒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都可逐步推进。

解放周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在于构建物质生产、消费、回收的闭环,您认为,形成“闭环”的关键是什么?

杜欢政:首先,再生资源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和管理,并通过政策优惠、经营制度创新等方式弥补价值链缺损部分。

其次,资源再生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前端分选和末端的高值化利用,都需要依托技术的革新,推动常规技术应用落地和颠覆性技术的开发。

另外,要有能“跑通”的商业模式。一方面要降低前端回收处置成本,通过教育、回收模式的创新、大数据赋能等方式来实现。另一方面是提高末端的附加值,比如通过品牌的溢价、设计的溢价,实现高值化利用。

在这些基础上,推动政策+技术+商业模式相协同的闭环体系构建,才能为地方政府和品牌企业提供分门类、分场景的废弃物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打造无废城市、循环城市。

解放周一:目前,消费端对再生产品的认同度高吗?如何提升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兴趣和需求?

杜欢政:近年来,大众对于再生产品的认同正逐渐提升。无论是上海五五购物节绿色消费季,还是许多消费品公司对于资源循环的关注,都说明绿色消费正在成为一种全民新风尚。

未来,要继续提升消费者对于再制造产品的认知、兴趣和需求。一方面依然要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广可持续生活理念。让政府、再生企业、社会组织等不断传递可持续生活“新时尚”,从重点人群开始,带动更多的目标消费人群。另一方面,行业本身也要不断提升再生产品的质量,尽快建立一套完整的再生产品研发、追溯、检测、认证系统,增强与高校、科研院所间的合作,共同为循环经济“赋能”。

文/肖雅文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