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杨鸿森:忆扬州
作家联盟 2023-06-15 18:00

作者|杨鸿森

宋·姜夔在《扬州慢》写到:“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广陵自古以来,便是风景绝佳处,千百年来,赢得不少文人墨客的称颂。扬州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关于它的古诗词: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牧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徐凝的“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黎廷瑞的“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全都是大伽作品,名篇之多,全国少有。终于抓住了四月的尾巴,下了扬州。

傍晚时分到的扬州,刚下高铁就于蒙蒙细雨撞了个满怀,心中暗喜雨水的洗礼会带走一切烦恼。行走在雨后天晴的扬州城胜似仙境的好风光;在微凉之中带着点点惬意,令人心情愉悦。值得一提的是扬州这个城市的建筑很特别,青砖黛瓦,好一派江南之风。

首先来到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东关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东关街是扬州城发展演变的历史见证,也是扬州运河文化与盐商文化的发祥地。距今已有1200年历史。今日东关街仍是扬州商业重地。听当地人说东关街也是小吃一条街,在我看来,这里是领略扬州古巷民居的好地方。晚间漫步在东关街,这是一条充满故事、充满历史的老街,街道较长,走到头便是东关街的城楼,街道两边的小店,充满着这个城市独有的味道,那是一种什么味道?是扬州炒饭的味道,是红烧狮子头的味道,是水煮干丝的味道,是文思豆腐的味道,是花糕的味道。东关街上的小吃是不计其数的,有冰糖葫芦,臭豆腐,扬州炒饭,桂花糕等除了吃的地方也有各种手工店,一路上我是走走停停,吃吃喝喝。

出东关街城楼便是大运河了,这条堪称世界最长的人工河,造福千秋万代的河依然奔腾不息的流淌着,见证着各个王朝的兴衰荣辱,更迭变幻。很大程度来说,是大运河成就了扬州城,在各个朝代,正是有了这条大运河,贯通南北,得以让南北客商流通,往来船只频繁,促进扬州商业繁荣,运盐业得以名噪一时,漫步运河边,运河边上升起的月亮,明亮而皎洁,“久慕扬州西子瘦,二分明月十分娇”。千年之前,张若虚或许也是漫步在大运河畔,可能是为了不辜负月光的皎洁,写下那被众人所称道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春江花月夜》,此时的大运河畔,灯火通明,绿草茵茵,微风习习,人们漫步河畔,感受岁月平静的美好,感受现世稳固的安然,聆听奔腾的河水向他们诉说一个又一个的历史往事。

放眼望去,古运河在月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远处的船只,悠悠往来。楼宇亭台,玲珑别致。小桥两岸,垂柳依依。一切都笼罩着一层朦胧美。站在古运河畔,抚摸它的古老与沧桑,望着无言的河水。大运河,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缩影,千百年来承载了多少故事和悲欢离合,她见证了南北文明的融合交流,也记录了中华民族由弱到强、由封闭走向开放的进程。扬州真的是一个很适合旅游的地方,各种景点很多,而且这个城市的节奏很慢,也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感受这里的风景。

早起去寻得扬州特有的早茶,会发现,这座城市的生活节奏很慢,是一种怎样的慢法?早晨早点铺到六点就开门营业了,才知道茶楼是要到八九点才会烹出味道浓郁的茶,早上的扬州城除了上班、上学的人之外,街道上是比较安静的,九点过后,才开始慢慢的热闹起来,随处可见的是,由六七位老人组成的小队伍,配备好乐器,用扬州话弹唱一曲又一曲的江南小调,极富有特色和韵味,看着温柔,听着享受,让人觉得扬州女子便是这般柔情似水了。清朝盐商的宅院现在已是受保护的园林了,供游客参观游览,园内奇石、树木、花草、亭台、阁楼,俨然一派江南园林建筑,亭台和阁楼上的飞檐线条流畅,雕工精美,但它不似瞻园那般堂阔宇深,可也有它独特、与众不同的美感。

来到瘦西湖,它是一个狭长型的河道,两岸柳绿花明,亭台阁楼相映水中,它的“瘦”成为一绝。杜牧在《寄扬州韩绰判官》写到“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二十四桥犹在,只不过现今少了一份雅致的情怀,垂柳在湖边随风舞动着,显尽了这个城市的无限温柔。

充满着这个城市特有的风情,那是一种江南水乡的无限柔情,是一种被岁月温柔以待的温情,是一种人人谦让友爱的人情。

午后便来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俗话说:来扬州不去大运河博物馆就等于没来,一座博物馆,半部扬州史。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标志性项目,是新时代文旅融合在大运河文化展示的创新尝试,堪称是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全馆共有14个独具特色的展示空间,观众在馆内可以了解运河的前世今生,领略运河上的水工智慧、舟船式样、漕运盐利、贸易商业、戏曲艺术、民间信仰、饮食风物、市井生活,以及运河沿线的自然生态,是人们感受运河魅力、享受文化休闲的优选之地。

往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扬言看遍天下琼花的身影早已不在,在很大程度上,炀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这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在经济繁荣、人口稳定的隋朝,文帝的励精图治为炀帝开凿大运河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人口,可惜的是,炀帝太过着急,大量征集百姓开凿运河,让国家人口急剧减少,耗时耗力,让百姓们怨声载道,终于,在这一片民怨中,隋王朝幻灭了,扬州成为他的终结地,他创科举、开凿运河、三征高丽、亲征吐谷浑,最终成为一抔黄土,功与过任由后人评说。

江是扬州的根本,吴王夫差开凿刊沟,炀帝开凿运河,每一段都充满着历史故事,也足以见证扬州在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已不见昔日汉陵王刘胥统治广陵的景象,只留下一座广陵苑留给后人遐想,坐山拥水,好景无限。在千百后的今天,扬州城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商业发展、经济发展、人文发展都在不断加快,不断演绎着一个又一个新的故事。

在扬州生活,有种恬静之美,可做到守住一份清醒和一份心态的平衡,守住一种空灵的境界和一种如水的柔情,以清醒的心志和从容的步履真诚的感知生命,走过岁月。都说“少不入川,老不出蜀”,在扬州,适合年轻人生活,也适合老年人生活,用“淡妆浓抹总相宜”,老少皆宜来形容她是最合适不过的,她拥有着一颗强大的包容心,热情拥抱着每一个来扬州的人。千百年间,扬州城不断历久弥新,而今天的扬州城,浴火重生,昂扬向上,抒写着一代又一代的传奇!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