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快评 | 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要永远走在“严”的路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25 15:47

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强奸、猥亵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解释》),共十六条,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内容。最高法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坚持依法从严惩处,二是坚持罪责刑相适应,三是坚持特殊、优先保护。

未成年人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花朵,一旦遭遇伤害特别是性侵,不但身心遭遇严重受伤甚至一生难以治愈,还给未成年人家庭带来巨大创伤,所以,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比如建立教职员工准入查询性侵违法犯罪信息制度。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对此类犯罪分子严惩不贷,如最近对强奸未成年人的3名罪犯依法执行死刑。

此次发布的《解释》对于保护未成年人、严惩相关犯罪也有重要意义。2021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相关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作出重要修改,而由于这些新修订条款具体如何适用不够明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刑法的惩处和震慑效果。而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制定的《解释》对于准确理解、适用刑法新规,有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效果值得期待。

《解释》包括六方面内容:明确奸淫幼女适用较重从重处罚幅度的情形;明确强奸未成年女性和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认定标准;明确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的加重处罚情节;明确猥亵儿童罪加重处罚情节;明确一些特殊情形的法律适用标准;对强奸、猥亵未成年人案件中支持被害人医疗费的范围予以明确。不难看出主要围绕“严惩”。

只有严惩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才能对未成年人形成更好保护,但如果法律法规对涉及严惩的情形、情节、标准等缺乏合理、明确的规定,那么“严惩”就有可能变成“纸老虎”——刑法惩处条款看似严厉,实则“牙齿不全”,法律效果不免打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解释》明确的相关内容,为刑法新规实施安装了完整的“牙齿”。

这既体现出最高法、最高检高度重视《刑法修正案(十一)》实施,同时也表明了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的决心,还回应了民意关切。正如最高法相关负责人所言,强奸、猥亵等性侵害犯罪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严重践踏法律红线和伦理底线,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社会反映强烈。唯有严格实施刑法,才能与此类犯罪后果和社会关切相契合。

虽说《解释》充分彰显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度,但笔者以为,今后在惩治此类犯罪方面没有“最严”只有“更严”。也就是说,目前所说的严厉惩处是基于现状所做的选择,不排除未来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更复杂、更恶劣,社会对加大惩处力度期待更高。所以,惩处此类犯罪严的程度不断加码或成为一种趋势。

由于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中部分犯罪行为隐蔽,取证难,加之有时受害人未能及时揭露犯罪行为,就给了某些犯罪分子逃避刑罚的机会。因此,只有完善相关规定,才能进一步严惩此类犯罪。惩处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没有最严只有更严,永远走在“严”的路上。

文/丰收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