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科创合作,不只停留在展会上
解放日报 2023-04-14 07:11

4月12日一大早,夏浏连就来到位于湾仔博览道的香港会议展览中心,反复确认展位上的公司展品摆放是否到位、介绍片播放是否正常。

作为上海音锋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海外运营主管,夏浏连特别重视公司在此次香港国际创科展上的亮相。“这是我们第一次来香港推介公司产品,期待通过香港这个国际化窗口,让公司业务顺利出海,对接更多海外客商。”

4月12日至4月15日,首届香港国际创科展举行,吸引了全球19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家展商。其中,中国内地10个省市的12个展团赴港参展,众多上海数据企业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企业亮相此次展览,希望借此更好展示上海企业形象,推动沪港交流合作。

全球最新科技成果纷纷亮相

自动帮助视障人士导航的机器人、只需一小块空间就能培育植物的全环控移动水耕智能机、可以勘察地下10米管道布设情况的“探地雷达机械狗”……走进创科展展区,映入眼帘的是一系列全球最新科技成果。

在中国科学院香港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创新中心展台,柔性医疗机器人智能辅助技术吸引了众多目光。“当前,医疗机器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机械设计和驱动控制上,我们认为,进一步提高医疗机器人的能力,关键在增强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展台负责人介绍,中心研发的全球首个面向神经外科领域深位颅内手术的微创柔性机器人系统,可实时跟踪手术器械、多角度观察病灶位置,让外科医生对柔性内镜在颅内的状况一目了然。

华为此次展示的展台超过600平方米,内容涉及构建新时代智慧城市等主题。负责人薛武说,目前华为在港的研究所有上千名员工,其中300多人是研发人员。“我们和香港有关部门合作,培养了大量技术人才,希望能与合作伙伴一道,为提升香港创新能力作出更大贡献。”

在此次展览中,还出现了不少来自大学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了香港在创新领域的能力。采用3D打印技术,香港中文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系主任汤启宇教授和学生一起制造出最新型的“可穿戴强力人造肌肉”,既可以辅助中风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也能帮助他们恢复一定的运动能力。“我们测算下来,目前一套设备的成本可能在人民币1万元左右,比起常规康复设备要便宜很多。”汤启宇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吸引到一些潜在客户。

上海参展企业抢订单拓市场

兴奋和期待,是上海参展企业看到众多“黑科技”产品后的共同感受。在他们看来,这是企业利用香港会展业重启,抢订单拓市场的一次好机会。

上海临韵智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利用3D打印技术、仿真人体技术和VR技术制作仿真人体组织,为医学生提供高仿真模型实训服务。“参加这次展会是很好的推介业务、开拓市场的契机,我非常期待能和海外的医院、医学高校建立业务联系。”展台前,公司总经理戎吉波一边向记者演示如何通过VR设备为仿真人的胸腔动手术,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

在玩出梦想集团展台前,不少国外客商饶有兴致地在现场体验最新款YVR 2眼镜。“借助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展台,我们希望把公司产品向全球客商进行推介。”公司首席营销官朱然说,期待能在国际交流中真正检验公司的创新能力,丰富VR眼镜的应用场景,开拓海外市场。

这些科创企业所依托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正是我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一廊九城”目前集聚了全国八分之一高新技术企业和五分之一科创板上市企业。如果香港的金融贸易、基础设施、人才储备和配套供应链等创新要素优势,能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精准制度创新和有效制度供给“强强联手”,无疑将激发出极具潜力和想象空间的“科创火花”。这也是G60此次参展的重要目的。

期待园区、机构、企业紧密合作

这几年,上海积极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努力践行“汇天下数据而通之,聚天下数据而用之”理念,组建成立上海数据交易所、持续建设国际数据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展馆内,沪港数据合作馆人头攒动,包括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数商协会、市北高新在内的15家机构与企业,向海外展示上海数据要素市场建设的最新进展。

企业展位前,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晶忙着接待海外业内人士咨询。“这次来香港设展,一方面希望通过香港这个窗口,向全世界展现上海国际数据港建设最新进展。更重要的是,希望通过我们有效制度创新,形成良好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国际数据企业通过香港落户上海、落户临港。”

除了引进外资外企,上海企业也在加速“走出去”。李晶介绍,公司已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下一步希望依托上海与香港两地政策、区位与资源优势,努力构建“安全互信、便捷互通”的友好数字空间,协助沪港企业加强交流合作与共同发展,协助企业走向香港、走向世界。

“这是我们企业自2020年以来,首次来港进行产业交流活动。”上海市北高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马慧民很兴奋,他期待更多沪港企业到市北高新园区落地发展,形成新一轮的产业发展。“沪港科创领域合作,不能只停留在展会上。”马慧民更期待企业能与香港科创园区、科研机构、创新企业等形成紧密合作。比如,通过实地走访,推动与香港数码港、香港科技园等在产业互动和园区服务等方面交流合作;通过学术论坛,推动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数据加密技术、云原生技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形成更多成果落地,更好服务沪港两地经济社会发展。

对此,香港贸发局中国内地总代表钟永喜亦有同感:“沪港合作的关键词是创新与开放。创新是新时代新发展的新路径之一,我们将进一步推动两地在创新领域的项目合作与资本对接,为沪港科创合作按下‘加速键’,为国家发展贡献香港力量。”

文/王闲乐 茅冠隽 洪俊杰

编辑/倪家宁

相关阅读
华东政法大学普通法学术中心打造沪港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平台
中国新闻网 2024-10-27
去年“京港青创杯”冠军加入“京港研发加速中心” 新一届冠军刚诞生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半两财经 | “京港研发加速中心”揭牌 首批签约四家中关村科创企业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9-21
沪港签署消费者权益保护合作协议
中国新闻网 2024-07-10
上交会:251项长三角高校科创成果亮相,G60量子密码应用创新中心成立
解放日报 2024-06-14
沪港签署合作备忘录深化新能源数字化领域合作
澎湃新闻 2024-04-27
参展港企数目创历年之冠,“香港智造”在进博会吸引眼球
环球时报 2023-11-08
李家超:期待沪港合作,把握科创新机遇
大湾区之声 2023-03-3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