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民歌传习所”揭牌 歌唱家单秀荣怡海中学开讲第一课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1 15:53

“春季里来什么花儿开,春季里开的是迎春花儿......”3月16日,“京津冀民歌传习所”揭牌及开课仪式在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举行。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作为传习所的第一位讲师,著名歌唱家单秀荣用悠扬美妙的民歌为怡海中学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课。

在欢乐的氛围中,单秀荣通过讲述歌曲的背景,亲自示范,并一字一句地教授,让同学们学会了经典歌曲。单老师时而讲述,时而唱出优美的民歌旋律,让现场的嘉宾、学生、家长和老师都深深感受到民歌的独特艺术魅力和风采。

此次揭牌开课仪式,也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2020年度资助项目“青山绿水乐课堂”疫情以后恢复进行的第一期活动。

从喜爱到传承 民歌是一种责任

作为中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单秀荣上世纪七十年代曾为芭蕾舞剧《沂蒙颂》演唱了插曲《愿亲人早日养好伤》。随着该舞剧的巡演,这首歌被单秀荣演绎了几百场。1979年,单秀荣演唱了斯琴高娃主演的电影《归心似箭》中的抒情歌曲《雁南飞》。电影一经放映,《雁南飞》这首歌曲很快就在社会上传唱起来。电影插曲《雁南飞》的成功,确立了单秀荣在演唱领域的地位,也为她今后演唱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虽然单秀荣先后为50多部电影和电视剧配唱主题歌和插曲,这些歌曲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影响并广为流传,但她对中国民歌的兴趣和贡献则更为深广。“我1965年入学中央音乐学院。1969年开始参加工作,一直到现在。作为一个老的歌者,就是做了一些我自己应该干的事儿。”活动现场,单秀荣首先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从喜爱民歌到传承民歌的体会和心路历程,“今天能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在一块聊一聊中国民歌,我感觉非常高兴。而且我特别希望有这样的机会,有这么一个平台,让我去讲一下我唱民歌的体会。”

单秀荣透露,自己从小喜欢民歌,“我从小是听着郭兰英老师的歌长大的。虽然我进了中央音乐学院以后学的是美声唱法,但是我把美声唱法运用到民族声乐当中去,所以后来演唱了《愿亲人早日演好伤》,电影《归心似箭》中的《雁南飞》等电影插曲大概有四五十部。但是在我工作之余跟着剧院去演出,利用一些机会去采风,领略了中国民歌的魅力。”

单秀荣表示,自己这么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收集整理民歌,也演唱民歌。“我是河北宁河县人,所以我特别关注河北民歌。50年代随着父亲工作,我们全家到了山西。在山西我也唱了很多民歌,后来利用工作机会,我演唱了全国各地的民歌,尤其是北方民歌。我特别喜欢,所以我录制的唱片里民歌特别多。”

接触和演唱的民歌越多,单秀荣便越发喜爱民歌,这种喜爱也逐渐演变成一种责任。“我常想,如果能把这些民歌传出去该多好!比如我到国外去演出,唱的都是中国民歌,同样特别受欢迎。观众就觉得中国的民歌特别好听,所以我觉得传承很重要。”

民歌是最朴素的语言最难忘的乡音

在单秀荣看来,中国民歌非常了不起,这也是为什么要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的原因。

“民歌是祖先的声音,具体是哪一年形成的,谁都不知道,演唱者和传播者开始都没有一鸣惊人的打算。但是民歌的旋律,可以展现劳动的场面,讲述爱情、苦难,民歌的旋律和语言的朴素、直率也让人感到非常真挚和亲切。”在单秀荣滔滔不绝的讲述中,同学们了解了民歌发展的历程,“中国民歌其实是丰富多彩的,都是根据各个地方的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感悟来编创。比如说山歌,以前农村的生活特别苦,山歌就是山区里人和人之间交流的工具——歌词非常朴实,讲的都是老百姓自己心里的话。民歌有一股泥土和麦子的清香,人民对劳动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都可以通过民歌深刻的体会出来。中国民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就是要不忘本,而应该让更多的人喜欢民歌,热爱民歌,把民歌的根脉血脉传承下去。对民歌,我们在座的人都要好好学习,好好弘扬。我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不久的将来都是民歌演唱家、民歌的传播者,这是我最大的希望。”

很多人认为民歌与流行歌曲是不同的,但单秀荣认为,民歌也是某一个时代的流行歌曲,“民歌在当年产生的时候为什么有那么广泛的流传度?其实当年它们也是流行歌曲,在创作和传唱的时候,也是一种时尚,只不过时代不同了。”

单秀荣以河北民歌《小白菜》为例为同学们讲述民歌当年的流传度,“《小白菜》这首民歌是河北最有代表性的一首歌,这是我母亲教给我的歌,我母亲从小是个孤儿,当我会说话、能够哼哼歌的时候,我妈妈就把这首歌教给了我。这真是家喻户晓的一首歌,歌曲中深刻地表现了一个失去亲娘而受人虐待、孤苦无依的女孩的悲伤痛苦的心情,也是对旧社会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控诉。这首民歌的歌词通俗朴素,旋律悠长凄凉。它的音调具有哭泣的特性,无论是歌唱者还是听者,都有一种孤苦无依心酸的情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讲完了歌曲的背景,单秀荣用演唱让同学们感受这首歌所传达的感情,“小白菜呀,地里黄呀;三两岁呀,没了娘呀……”凄婉的歌声让在场的同学们无比动容。

单秀荣还告诉同学们,因为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民歌的表达形式不一样,曲调也存在较大差异。同样是一个主题,不同的地方唱出来的味道完全不同。“比如说《绣荷包》系列,我大概收集了将近30首《绣荷包》。荷包是男女恋人交换的一种礼物,就是女孩送给男孩的定情物。每个地方不一样,风俗习惯不一样,表达的形式也不一样,曲调也不一样:山西的版本就比较委婉,云南很活泼,山东比较拿捏。每个地方都不一样,非常有意思。所以我希望你们多唱点民歌,就知道民歌的乐趣了。《茉莉花》也是各地都有,江苏的《茉莉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版本。此外,还有辽宁的《茉莉花》,河北的《茉莉花》……”

边讲解,单秀荣边把各地的《绣荷包》和《茉莉花》都演唱了一遍。同样的唱词,却有着不同的音调和旋律,演唱出来的感觉也截然不同。“这就是民歌的魅力和特点,民歌是我们爷爷奶奶唱过的歌。这是最朴素的语言,是最难忘的乡音。听到民歌,就像听到来自母亲的心跳。”单秀荣的精辟点评,激发了学生们对民歌和民族文化的浓厚兴趣。

唱歌不是用嗓子,而要用气息

除了单秀荣之外,当天,青年歌唱家、歌剧白毛女第四代喜儿的扮演者王娜还为同学们演唱了歌剧《白毛女》中的选段《北风吹》,青年歌唱家尤国通为同学们教唱了河北民歌《对花》。歌声中,现场氛围热烈而欢快,学生们也真切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无穷魅力。

“作为一个河北人,我的家乡有这么多好听的旋律,有这么多好听的民歌,我非常骄傲。我是中国歌剧舞剧院的一名民族歌剧演员,主演过中国最具代表性的两部民族歌剧——一白一黑,白就是《白毛女》,《白毛女》中非常经典的唱段《北风吹》就是借鉴了河北民歌《小白菜》的旋律。”演唱之前,王娜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歌曲的背景,让大家感受河北民歌的艺术魅力。

“大多数河北民歌都是小调,《对花》也是一首很有名的河北民歌小调。”尤国通介绍说,“为什么叫《对花》?因为是一问一答的形式。河北民歌有一个小特点,有上滑音,还有歌曲当中的一些衬词。其中有花舌的运腔方式,大家没事可以练一下,特别是我们以后要学意大利语,都有这个声音。” 尤国通边唱,边介绍民歌的具体唱法,同学们也纷纷在台下模仿起来。

“我们来给大家一句一句地教唱,唱歌之前先活动一下气息。歌唱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健康的运动模式。我们一起去做一个练习,啊啊啊……” 在尤国通的带领下,同学们也齐声练习。“好多没有学过声乐的同学或者家长们唱歌的时候大多是用嗓子,不对,我们要用气息。看到我的丹田有一个动作,大家找不到气息支点的时候,你们可以捏着鼻子练习擤鼻涕,这样就能找到下面那个对抗的点,那就是我们唱歌发力的点。唱歌要把嘴巴张开,预备,走!我们跟着钢琴老师一起唱一遍。”教学的过程充满欢乐,在反复的练习中,同学们对气息运用更加自如。一首歌曲学完,大家情不自禁鼓起掌来。

单秀荣、尤国通等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对民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初二的学生张誉洋表示,“在这个活动中,艺术家们能帮我们提高我们的声乐水平,可以提高我们的吐字和发音技巧。我和我的同学们,还有爸爸妈妈,将会一起把美妙的音乐传承下去。”

要将中国民歌带到全世界

“京津冀民歌传习所”的开课仪式由北京音乐家协会、天津市音乐家协会、河北省音乐家指导、怡海教育集团怡海中学、北京青年报社、北京综艺博览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联合主办,这也是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北京青年报举办的“青山绿水乐课堂”大师音乐辅导课的特别活动。“京津冀民歌传习所”的设立缘起于有着极大影响力、已连续举办了十九届的中国民族文化品牌、北京演出市场的一张名片——“北京新春音乐会”。

作为青少年中传承民歌文化的延伸项目,第一家传习所设立在有26年办学经验的全日制民办完全中学北京市丰台区怡海中学。此次歌唱家们走进校园,在学生们的心中播撒民歌艺术的种子,就是为了普及民族文化艺术。传习所是新时代民歌教育推广和创新的尝试,也拉进了民歌与青少年的距离,让学生以全新的方式理解民歌文化,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重任。

怡海中学校长杨梅表示:“要从小把民歌艺术的种子种进孩子们的心里。民歌传唱将传承更多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师生和家长朋友们将在感受民歌魅力的同时自觉地弘扬和传承了民族文化。”

“文化的自信自强需要我们文化的自觉,民歌是劳动人民在劳动生活中的智慧结晶,流传至今,文化的传承非常重要。”北京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赵金波表示,“要让传统民歌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发芽,真正走进课堂,走进每个孩子的心灵,让孩子们了解我们自己的音乐文化,向世界展现我们的‘文化自信’。”

活动现场,赵金波副主席和杨梅校长共同为“京津冀民歌传习所”揭牌,书法家郭宝庆先生赠送了他亲自书写的“京津冀民歌传习所”书法作品。

民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京津冀民歌传习所”的揭牌和合作签约仪式,标志着怡海中学朝着特色化发展的方向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怡海中学音乐教师贾跃表示,“我非常喜欢民歌,本身也是民族唱法。民歌传习所能在我们学校成立,令人振奋。今年我也非常荣幸被评为丰台区的青年新秀教师,民歌传习所为我们这些青年教师提供了一个成长的平台。今天请来了单秀荣这样的民族艺术家,来指导教学,提升了我们的个人音乐素养和教学水平。我们要肩负起民歌传承的使命和责任,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民歌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提高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

为了让传习所的民歌传唱真正在怡海中学开展起来,“北京新春音乐会”创始人、总编导刘国超表示将组织“北京新春音乐会”艺术家团队长期进入校园,为怡海中学的学生进行艺术普及教育活动,为学生、家长、老师们教唱中国民歌。当日在现场,双方还举办了合作签约仪式。 “今天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会有更多的艺术家和老师们走进怡海中学的课堂当中,为同学们继续散播音乐的种子,把民歌的这份中华民族的瑰宝音乐传递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好好学习,用自己的歌声把美妙的音乐带到世界更多的地方。”刘国超说。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郭佳 田婉婷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编辑/崔巍

相关阅读
相约小年夜 北青报邀观众大会堂听民歌迎新春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2-18
中央民族乐团上演“中国民歌地图之云上游记”音乐会 跟着民歌云游祖国锦绣河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8-21
迎新春 “闹花灯” 经典民歌新春歌舞晚会初一上演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02-02
“大学第一课”开到国家博物馆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9-02
“青山绿水乐课堂”走进德胜中学 民族的“小放牛”,春天的“放牛班”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2
中国经典民歌展演巨野唱响 歌唱家刘和刚:用歌声感恩家乡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5-02
专访 | 歌唱家孙秀苇:让更多有才华的青年歌唱家站到世界的舞台上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4
视点|“青山绿水乐课堂”音乐辅导课走进德胜中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