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类乙管”后校园变化几何
新华社 2023-02-10 12:00

今年春季学期,是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首个学期。随着近日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开学季,师生们回到了阔别多日的校园。校园疫情防控的要求有哪些新变化?师生们的状态调整过来了吗?新学期的校园生活如何安排?

入校不再测核酸 疫情防控方案更新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的《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操作指南》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校园疫情防控提出了新要求。记者在中小学校园看到,学校的日常安排也随之变化。

——师生入校不再提供核酸证明。“根据前一段时间的统计,我校有极少数学生尚未阳过。”北京西城区青年湖小学校医段春兰说,目前我们正在根据指南要求做开学前的健康自测,如出现发热等11类症状,须如实报告,确认感染后延迟返校。

根据指南的要求,虽然进校不再进行核酸检测,但师生入校时测量体温,并坚持在班级内进行晨午检。一旦出现37.3摄氏度以上发热症状,及时采取留观再测、通知离校等相应措施。

——师生日常防护不放松。在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记者看到教室门口、楼梯入口等处均摆放了公用消毒用品,食堂餐桌上已安装隔板。校长夏红梅说,新学期仍将采取错峰就餐和套餐制,减少人员聚集,学生可提前确定餐食搭配。

北京西城区青年湖小学总务主任贺向东介绍,根据“乙类乙管”后的相关文件,学校制定了《青年湖小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急处置预案》《青年湖小学春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等新方案,随时应对疫情的变化。

“如果发生疫情,校内设置两个健康观察室,对有发热等11类症状的师生员工进行临时留观、抗原排查、退热降温。如有发热学生,第一时间通知家长,并指导家长安全接护学生回家,继续追踪相关情况。”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张义宝说。

开学不忙上新课 “生命教育”受重视

经历过疫情后回到校园,更感到生命的可贵。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学校都将“心理健康”列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从长期居家的状态中调整过来,以积极的心态拥抱校园生活。

本周河北、河南等地陆续开学,7日河北石家庄市神兴小学四年级学生张晓告诉记者,第一天老师并没有讲授新课程。“我们打算放缓教学节奏,先复习一个星期,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适应。”神兴小学孙老师说。

“经历了漫长的线上课,今天刚刚重新回到教室里,可能会有些不适应,这都是很正常的。今天能坐在教室里,老师就给你点赞!”河北衡水市第四中学校长李宝芝说,长时间居家学习与人际交往、青春期冲动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会对学生造成一定心理压力,因此开学第一课主题是心理健康。

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将于2月中旬开学。中科院上海实验学校计划为每位学生发放种子,寓意“播种希望”。校长夏红梅说:“陪伴学生种下这些种子,呵护植物生长,通过这样的方式助力学生建立积极心态,以稳健的步伐奋进。”

北京花家地实验小学心理教师余巧玲说,已经向学生们推送了缓解焦虑的应对锦囊“情绪魔法盒”,并公开家校沟通心理邮箱,开学后将通过面对面的活动,继续帮助学生缓解开学压力,激活阳光心态。

体育课上强度低 多彩的生活回来了

不少学生担心,“阳康”后减少了日常锻炼,开学后跟不上体育课的强度。指南要求,学校加强对感染师生康复期的健康指导,引导师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不组织或要求康复期的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上海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校长吴蓉瑾等表示,正在全面、动态摸排学生身体状况,尤其是“阳康”学生的康复情况,引导学生做好康复期健康管理。开学后,会降低体育课的运动强度,不组织师生参加剧烈运动。

“我们会通过广播操、球类等运动,逐渐恢复体能,不安排中长跑等心肺功能比较重的活动。”北京东城区广渠门中学学生运动中心主管马珞说,希望孩子们在体育课上不要有压力,也请家长们放心。

在北京市第十三中学,副校长秦胜酝酿着给高三同学补办一场成人礼。“高三年级的成人仪式,原来是上学期办的,因疫情拖延了。开学后我们计划把家长也请来,给孩子们办出仪式感。”

“校园活动可以开展了,老师们迫不及待地安排起来了。”一位校长说,在即将到来的清明节,计划开展放风筝、踏青、蹴鞠、清明诗词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走到春天里。

文/记者 赵琬微 吴振东 任丽颖

编辑/崔毅飞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