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放烟花爆竹能消毒?2023年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2-01 19:39

由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的每月“科学”流言榜近日发布今年1月榜单。有关“新冠”痊愈后的多种误传进入榜单。此外,对月球年龄、国六B新汽油和燃放烟花爆竹的误解也被一一厘清。

1.“阳康”后可以吞芥末喝酱油唤醒味觉

真相:新冠感染者若出现味觉、嗅觉的丧失,一般病程后两周到一个月即可自行转好。试图用各种刺激性的食物“以毒攻毒”去恢复味觉是不可取的。吃各种刺激性的食物,还可能会损伤局部的口腔黏膜,甚至消化道的黏膜。

2.“阳康”之后要坐“小月子”

真相:阳性康复之后适当进补不是不行,但是并不需要“坐月子”,切忌操之过急。在新冠“阳康”后很多脏器,包括消化道的恢复还需要一定时间,太急、太多、太猛地补或者暴饮暴食,可能会适得其反,还是遵循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原则更加安全。

3. 新冠痊愈标准是能憋气40秒

真相:新冠是否痊愈有明确的标准,简单的憋气并不能反映肺部的真实状态。临床上很多病人的憋气时间或者肺功能检查仍然正常,而一些肺功能正常的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憋气。在2023年1月6日发布的新冠第十版诊疗方案中,也并未提到“憋气40秒以上是新冠痊愈的标准”。这个谣言很可能是2021年初老旧谣言“憋气30秒可以测试肺部健康”的变种。

4. 辅酶Q10能防治新冠感染诱发的心肌炎

真相:目前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辅酶Q10可以预防新冠感染诱发的心肌炎,辅酶Q10对于心脏类疾病的治疗也仅是辅助作用。一些商家发布所谓“辅酶Q10可预防新冠阳性后心肌炎”的宣传,只是蹭新冠病毒的热点罢了。辅酶Q10作为药品需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服用,作为保健品不建议长期大量服用。

5. 新冠是“小号艾滋”

真相:新冠不是“小号艾滋”。二者由不同种类的病毒引起,其传播途径、发病机理、治疗方案也不相同。虽然新冠病毒不同于艾滋病病毒,但它们都以RNA作为遗传物质,同属于RNA病毒类,所以部分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靶点与治疗新冠的相同,可以用于治疗新冠,也可以用于治疗其他类似的病毒感染。可见把新冠称为“大号流感”或“小号艾滋”都是不合适的。

6.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为20.3亿年

真相:科学界普遍认为,月球的实际年龄在40亿年以上,且接近45亿年。“月球年龄为20.3亿年”的说法是对近期月壤研究成果的误读。首先月壤年龄和月球年龄不是一回事,本次研究精确测量的是月壤中的月球玄武岩。月球玄武岩是月幔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经火山喷发至月球表面冷却结晶形成的岩石,并不能代表月球的真实年龄。中国研究者精确测量出月壤样本的年龄为“20.3亿年”, 代表了迄今发现的最年轻月球火山活动时间,但并不是月球诞生至今的年龄。

7.国六B新汽油会让现有汽车“水土不服”

真相:不必担心油品升级会对爱车造成损坏。与国六A相比,国六B汽油的区别主要在于降低了烯烃含量的上限,更加清洁、环保。新的国六B汽油和此前的国六A汽油短期混用,对汽车的使用不会造成影响。不仅如此,由于烯烃具有热不稳定性,很容易增加发动机的积碳,长期使用国六B汽油,还可减少发动机内积碳和胶质的沉积,降低发动机故障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降低车辆保养成本。油品升级核心目的是治理大气污染。国六汽柴油标准是目前全球最严格的排放标准之一,个别指标超过欧盟标准。全面使用该标准汽油,可进一步降低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8.燃放烟花爆竹能消毒

真相:试图通过燃放烟花爆竹消毒,只会比“不消毒”带来更多的伤害,得不偿失。烟花爆竹在燃放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或)金属氧化物,其中的二氧化硫会跟水汽反应生成酸性的亚硫酸,还可以进一步氧化为硫酸;氮氧化物也可以跟水汽反应生成亚硝酸或硝酸,这些酸性化合物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但是,对于气溶胶中二氧化硫的杀毒效果,目前科学界还缺少相应的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多高的浓度可以达到有效消灭病毒的效果是不清楚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含有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环境下,人体会受到显著的伤害。二氧化硫以及由它产生的亚硫酸和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尤其是对黏膜部位如眼睛、呼吸道等具有很强的刺激性,高浓度的二氧化硫甚至可以导致肺水肿。

9. 使用空气甲醛检测剂能测出香蕉甲醛超标

真相:甲醛检测试剂盒类产品主要采用“酚试剂显色法”测量空气中甲醛的浓度。这类产品专门用于检测室内、家具等特定空间内甲醛浓度,将其用于检测果蔬里的“含醛量”,是用错了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得出的结论显然是不科学的。以任何方式在食品中添加甲醛的行为都是违法的。不过在生物体内,甲醛作为一种生长代谢的中间体是广泛存在的,食用菌、蔬菜、水果、肉制品、乳制品、水产品甚至人体体内都会产生甲醛。一些果蔬等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自然代谢产生微量甲醛,但这并非人为添加或环境污染所致,对人体没有危害。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编辑/李晓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