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15年,他带出了全国搜救犬冠军!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2-14 08:54

“搜救现场做到‘人犬合一’,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挽救更多的生命。”——刘懂懂

“这个工作并不像我最初想象的那么好玩儿。” 北京市朝阳区消防救援支队搜救犬站训导班班长刘懂懂说,但他现在却爱上了这份工作。一干15年,他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搜救犬,包括一只全国搜救犬冠军。

2007年12月,18岁的刘懂懂应召入伍,从安徽来到北京。在新兵连,刘懂懂从上铺班长的口中得知,北京消防刚成立了全市唯一一个搜救犬中队。“训导搜救犬,一定很有意思。”刘懂懂便暗下决心——做一名搜救犬训导员。

培养搜救犬并不像刘懂懂想像的那么好玩儿。没有天生的搜救犬,即使先天条件优良的犬只,也需要训导员投入极大的精力去训练,通过考核,优胜劣汰,最终才能成为合格的工作犬。

2019年初,搜救犬站迎来10只一岁多的幼犬,其中一只“粘人”的马犬围着刘懂懂蹭来蹭去,寸步不离。通过速度、耐力和嗅觉等初步测试后,刘懂懂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它,并给它取名“蓝锋”。“我相信第一眼的缘分,也相信它能像我们消防‘火焰蓝’一样,在危急时刻冲锋陷阵。” 刘懂懂说。

不同犬种有不一样的天然优势。马犬因其身体矫健有力、智商高、灵活性和服从性好,尤其适合野外搜救,刘懂懂要做的是将“好苗子”练成“王”。

训练场上,刘懂懂带着“蓝锋”日复一日地学习“服从随行”“野外搜索”和“血迹搜索”三个科目,用耐心和细心与其建立牢不可破的信任关系。

为了提高“蓝锋”对血迹的辨别能力,刘懂懂要从队友身上抽血。“搜救犬对自己训导员的气味非常熟悉,训导员会彼此帮助,你用我的血,我用他的血。”

抽血后,刘懂懂用两种严苛的方法训练“蓝锋”。一是将血液滴到一块木板上,放置风干6小时后,再混放在64块木板中。二是将0.1毫升血液滴入600毫升水中,稀释后再抽取0.1毫升滴到一块木板上,同样混入众多木板中。之后,看搜救犬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带血的木板。

“蓝锋”每周都有两次体能加练,需要拖拽着40斤轮胎前行400米,一次就是四趟。刘懂懂说:“为了让‘蓝锋’在高强度训练后更好恢复体能,我自创了一套‘SPA’。像夏天的时候,它回到犬舍一趴,我立马拿出四五个冰袋给它垫着降温,前面俩爪子还得让它抱一个舔着,我接着再用筋膜枪给它后腿肌肉放松,这是‘蓝锋’最喜欢的时刻。”

既当爹又当妈,吃喝拉撒全都管,“说来惭愧,两个亲儿子我都没那么上心。”刘懂懂说,他喜欢和“蓝锋”腻歪,这些亲密的相处,让“蓝锋”对他无比忠诚。也正因为刘懂懂的全身心付出,2019年9月,初出茅庐的“蓝锋”就让刘懂懂在全国消防搜救犬的比赛中获得了野外目标搜救科目个人全国第三名。“心里还是有些不服气,我们俩还能做得更好。”

2021年9月,在第六届全国消防搜救犬技能大赛的比武场上,刘懂懂和“蓝锋”再度出击。他们需要在一个布满高坡、深草,面积为一万平方米的区域内,找到隐藏其中的一名“被困者”,用时最短者胜。

接到指令的“蓝锋”像一道闪电飞出,奔跑、急转弯……它利用敏锐的嗅觉,在空气中寻找蛛丝马迹。伴随着兴奋地吠叫,“蓝锋”很快发现“被困者”,仅用时54秒86,“这次我们是全国第一!”回忆起当时的情形,刘懂懂仍激动不已。

除了“蓝锋”,刘懂懂还带出了6条出色的工作犬。不论是在比赛场,还是搜救现场,这些工作犬都没让刘懂懂失望。“记得有次我们支援河北一起建筑物坍塌事故的救援,一名工人被掩埋失联,当地救援力量耗费近一天时间都没能找到,我们的搜救犬到场后,只用5分钟就找到了被困工人。”

和生命探测仪、消防机器人相比,搜救犬面对建筑物倒塌、山体滑坡、地震和泥石流等救援现场更具灵活性。在训导员的带领下,哪怕只有一条缝隙,哪怕是多重阻隔,搜救犬都有可能发现一线生机。

“搜救现场做到‘人犬合一’,就能用最快的速度挽救更多的生命。”刘懂懂说,这是他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因。

15年转眼过去,33岁的刘懂懂已是搜救犬站的“元老级”队员。15年间,他陪伴着自己的搜救犬度过不同的生命阶段,并与之一起并肩作战。“每一只都值得我无怨无悔地付出!” 刘懂懂说。

编辑/彭小菲

相关阅读
四川康定山洪泥石流现场:抢险任务艰巨 搜救仍在持续
中国新闻网 2024-08-05
与搜救犬“亲密接触” 教育圆桌小记者团走进朝阳消防搜救犬站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12-10
消防搜救犬进入门头沟灾区,助力救援人员精准定位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8-06
“犬”力以赴 战功赫赫!15只警犬获评首批“功勋犬”
央视新闻 2023-02-21
居民家里暖气不热,他一听就找出了问题!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2-12-14
汶川地震最后一只搜救犬去世,曾救出15位地震幸存者
南京发布微信公号 2019-10-0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