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父亲指挥了南乐战役
历史与传扬 2022-12-08 17:00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8月,我的父亲王宏坤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少将旅长,留守兵团陇东军政委员会书记,1938年任冀南军区副司令员。

图为1937年冬在陕西耀县,时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五旅少将旅长的父亲

1944年5月,中共中央批准将冀南和冀鲁豫两区合并,组成新的冀鲁豫军区,并指示冀南区仍保留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名义。新组成的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宋任穷、政委黄敬,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第二副司令员杨勇,副政委苏振华,参谋长阎揆要,后曹里怀接任,副参谋长王藴瑞,政治部主任朱光等。

全军区由12个军分区组成,其中冀南6个,冀鲁豫6个。1945年的春天,父亲指挥了南乐战役。1945年6月,父亲兼冀南指挥部司令员和政委,参加指挥了成(安)临(漳)安(阳)战役,临(清)夏(津)恩(县)等战役。8月,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二副司令员。

此图为1944年冬冀鲁豫军区领导合影前排左一冀鲁豫军区第一副司令员王宏坤、左二冀鲁豫军区参谋长阎揆要、左三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宋任穷,后排右一冀鲁豫军区政治部主任朱光、右二冀鲁豫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杨勇

下面专门讲述的是父亲在抗日战争时期,指挥南乐战役的故事:

1945年初,冀鲁豫军区的部队遵照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向军区所在地区的日伪军发起了局部大反攻,南乐战役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进行的。

1945年春,父亲病愈后即下到几个军分区视察,直到4月中旬才回到军区驻地单拐。

图为抗战时父亲在河南省濮阳市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冀鲁豫军区司令部的旧居及其用过的物品

军区驻地附近,也是冀鲁豫的腹心区。自1944年的攻势作战后,迫使日伪军大部退守铁路沿线及较大据点,造成了我之濮阳、范县、观城中心区与沙城根据地已基本连成一片。

特别是我军又相继收复这附近的清丰、内黄、朝城等县城后,根据地进一步扩大了,使得占领南乐城的敌人更显得孤立和突出。加上1月中旬,军区部队一度攻入河北省南乐县城北面的大名县城,歼敌千余。4月中旬,又连续攻克一批据点和村镇,解放了其西面的滑县以东地区,使南乐地区之敌更加孤立和惶恐不安。

南乐城位于冀南、豫北、鲁西交界处,是敌人在卫河东南岸的军事重镇。由伪东亚同盟自治军杨法贤的伪军第三旅1000余人,及日军独立第一混成旅团棚田小队40人左右驻守。南乐附近据点还有伪军1000余人,日军40余人。加之周围之日伪军共3000余人控制这个枢纽要地。

杨法贤旧军官出身,熟悉战法。他将南乐城垣构筑的沟深墙高,城防关键处都建有碉堡,并在伪军旅部和棚田小队两处驻地筑有坚固工事,以此作为全城防御体系的核心。

据此情报,父亲认为以军区力量打下南乐是有把握的,攻取南乐的时机已经成熟。

父亲回到军区后遂向其他军区领导提出要抓住战机,打下南乐,发起南乐战役。得到认同后,父亲决定调动第三、第七、第八、第九军分区部队参加南乐战役。

他的部署是:第八军分区集中主力部队,由分区司令员曾思玉指挥攻取南乐县城,另以其一部地方武装攻取南乐城北七八里处的五花营据点,及县城附近的碉堡;第九军分区除以一部分兵力在浚县,及南乐西南七八十公里处的滑县地区活动以迷惑敌人外,主力归分区政委张国华和副司令员赵东寰指挥,攻取南乐城西十余公里处、位于卫河东岸的元村,准备打击由回隆,及分别位于南乐以西北四十公里处和以西三十公里处方向来援之敌。另抽一部分兵力消灭南清店,及南乐城南、城西七八公里处之敌;第七军分区集中主力,归分区司令员赵建民、政委许梦侠、副政委张希才指挥,置于南乐城北十六七公里处的龙王庙附近。以一部分兵力包围龙王庙据点并相机占领之,主力准备打击由大名方面来援之敌;第三军分区集中主力部队归分区副司令员孔庆德、高厚良、政委李福祥指挥攻取大名西北之杨家桥、海子、金安村据点,牵制吸引大名、魏县、广平之敌,使其无法支援南乐之敌。

图为南乐战役图

4月24日夜23时,由曾思玉的第八军分区的主力第七团向南乐城发起主攻,拉开了南乐战役的序幕。

第七团是一个老红军团,其源自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的第五团,抗战时改编为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二营,后与冀鲁豫地方部队扩编为一一五师教三旅七团,后为八分区第七团,该团战斗力强。1949年2月,演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六师一三六团。

当夜,该团发起攻击后,部队从城南城北相继登上城垣,攻入城内。他们一面沿城墙歼灭据守之敌,攻占了四座城门;一面迅速分头向城内守敌进行穿插、分割。战至第二天早晨,城内除日军、伪保安团团部和伪旅、团部被我第七团紧紧包围外,其余敌人已被悉数歼灭。

就在第七团发起攻击南乐城的同时,军区各分区的部队按父亲的事先部署,也按时打响了战斗。

当夜,第九军分区的十六团将元村据点的伪军大部歼灭。元村外面碉堡内的日军和逃到该处的残余伪军,也被十六团严密包围起来。该军分区的卫河支队等则攻克了南清店和近德固。

第三军分区的二十三团攻克了海子。

第七军分区的二十二团攻入了龙王庙。

此外,各军分区的地方武装也分别包围了南乐、大名、广平等地的日伪军外围据点、碉堡等26处。

日伪军得悉上述地区遭受我军攻击后,于第二天拂晓,纠集了安阳、楚旺、千佛等地的日伪军五百余人东援,其一部于元村地区偷渡卫河。我军区部队奋勇阻击敌人渡河,将已渡过河的日伪军一百余人全部歼灭。

此时,南乐城内的战斗仍在继续。残存的日军和伪保安团部、伪旅、团部的守敌十分顽固,拼死抵抗。他们依托坚固的围墙碉堡、炮楼,向我军疯狂射击,给我军的攻击造成很大困难。我军指战员不惧危险,前仆后继,费了很大劲终于拿下了伪军固守的堡垒。但日军依托坚固的寨墙堡垒,猛烈强大的火力使我军的攻击一次次的受挫。因当时我军没有重武器,无法接近鬼子的据点,所以根本攻不进去。七团便想办法,进行坑道作业,挖地洞接近敌人,准备以炸药于地下洞内爆破的方法消灭日军。

25日,父亲和军区另一副司令员杨勇、参谋长曹里怀一起进了南乐城,当晚就入住在城内。

晚上11时,父亲已经睡了,曹里怀过来叫醒了他。父亲指挥打仗有个特点,无论是在红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常会在把战斗任务布置完后,认为非常有把握了,往往就会去睡觉了。至于仗具体怎么个打法,就是下面部队去执行的事了。

曹里怀说:“据情报安阳、楚旺等地的大批日伪军已经从楚旺过了卫河,我们应该准备撤了。”

父亲明白,他虽然讲要撤,实际不是那个意思,讲的是反话。是因为有人看敌援兵已经攻来想撤兵,他才故用反话来试探父亲的口风。目前,形势虽然比较严重,但仗打到这个节骨眼上,只要再坚持努力一下就胜券在握了,曹里怀还是想坚持打下去的。

对此,父亲在他的第二本回忆录《再忆征战生涯》中这样写到:“我连忙翻身起来,对他说,敌人距离还远嘛,就是来也只能到明天上午10点以后,我们还有时间,叫九分区派部队把敌人看起来,顶住敌人。”

图为父亲第二本回忆录《再忆征战生涯》

听完父亲一席话,曹里怀很高兴的吐露真言:“我其实也是这个想法。”

父亲又对他说:“快打电话给曾思玉,问他全歼日军有把握没有?”

曹里怀把电话打过去,曾思玉回答的很干脆、坚决:“请转告王副司令,没有问题,保证天亮前解决战斗。”

正当父亲他们在考虑如何尽快将日军消灭之时,有人来报告,我冀南部队从太行山师部领来了3门平射迫击炮,他们正好从这里路过。这种平射的迫击炮是太行山兵工厂花了好长时间、费了好大功夫才以八二迫击炮改制而成。它既有迫击炮的功能,又能平射,一炮两用,很实用。它可以抵近平射打砖木结构的碉堡、炮楼,实战效果不错,使没有重武器的部队,威力大增。它的到来,真是雪中送炭。父亲大喜过望,他连忙叫送给八分区的曾思玉,要曾思玉停止对日军的坑道作业,改用平射炮抵近射击掩护攻击。

曾思玉得到了平射迫击炮,也十分高兴。当夜,他们用两门炮一齐向敌开火,随着轰隆隆的响声,敌人固守的围寨被轰开了好几个大窟窿,七团的一个连趁势穿过窟窿冲了进去。日军小队人数虽少,但拼死顽抗,我军战士不怕牺牲上起刺刀与鬼子对杀,战斗异常激烈。据解放军第十六军四十六师战史就此描述到:“战斗小组长顾作林跳下去与四个鬼子兵撕打在一起,他挣扎着拉响了手榴弹,与鬼子同归于尽。”

就这样,战士们用刺刀将40多个日本鬼子兵全拼掉了,胜利结束南乐攻城战斗。

就在此时,驻杨家桥、五花营和南乐城北、城东及大名北之万家堤的伪军,在我第三军分区的二十三团和第八军分区部队的围攻和政治瓦解下全部投降。

在南乐攻城战斗结束后,我第七军分区的二十二团在龙王庙给守敌以重大杀伤后主动撤出战斗;第三军分区部队攻克金安村据点,并将守敌全歼。至此南乐战役胜利结束。

南乐战役共拔除敌据点33处,歼灭日军一个小队,伪军3300余人。缴获迫击炮1们,重机枪4挺,轻机枪64挺,掷弹筒15个,长短枪2600余支。解放了南乐城及大名、广平以东广大地区,从而使我冀鲁豫解放区南北连成一片,为我军进一步开辟卫河以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南乐战役还为继续展开更加猛烈的局部反攻和尔后举行的全面大反攻,积累了攻坚和大兵团协同作战的宝贵经验,意义重大。

图为南乐战役纪念碑

南乐战役以后,第3军分区部队乘势扫除了大名以南、卫河以西的日伪军大部据点,摧毁了广平至侯村之间的日伪军碉堡,切断了邯(郸)大(名)公路。大名之敌被迫于5月14日弃城逃往邯郸,该城再次为我军收复。

在此期间,伪军贾席珍部趁隙进占我区滑县东北之姜店,我第9军分区主力趁其立足未稳发起急袭,歼其300余人。伪暂编第8师第22团600余人前来增援,悉数被我军全歼。可见南乐战役的余威和影响很大。

父亲从1938年离开延安奔赴冀南抗日前线,直到1945年8月抗战结束,一直奋战在抗日敌后的第一线的7年中,是军区领导中唯一一位没有再回过延安的人。即使他得了肺结核这样重的病,也咬牙坚持在第一线的领导和战斗。直到抗战胜利前夕,7月底至8月上旬,病重的不行了,他才打报告去延安治病。1945年8月中旬,中央批准同意他治病的通知来了,父亲便收拾行装准备16日出发去延安治病。

就在15日下午,他想在明天临走前再看看部队的训练,刚走出门,就见曹里怀向他边喊边跑来:“王副司令,好消息,日本投降了!”激动的满脸通红。

开始,父亲还不相信,问他:“你怎么知道?”

曹里怀就拉着父亲向他的屋里跑,打开收音机,正在广播这个特大喜讯,每五分钟就重播一遍。他们越听越激动,连续听了好几遍,又一起跑去找宋任穷。他开始也不信,他们就又拉着他去听。

当夜,中共平原分局、冀鲁豫军区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决定全面大反攻的部署和行动。

会上,宋任穷对父亲说:“老王,你不能走,还得你到冀南去指挥作战。”

这是天大的事情,比什么都重要,父亲很干脆地回答道:“行,我不走了。”

一听说日本投降了,父亲立马精神大振,病也好像好了一大半。其实宋任穷提出这个要求前,父亲已有了留下打仗的想法。就这样,父亲就此再也没回过延安了。

抗战八年,据不完全统计冀南地区的八路军进行了大小战斗13400余次,毙伤日军12170余人,伪军29580余人,俘虏日军90人,伪军23519人;八路军牺牲5225人,负伤14325人,被俘或失踪5853人,仅旅、军分区、地委、专署级领导干部就牺牲了25人,县团级干部1百多名,冀南地区军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代价。

文/王伟伟

作于2015年11月20日

编辑/陈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