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曾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
人生在世,待人接物,难免有委屈,有比较,有摩擦。
面对是非恩怨,能够不为其所扰,淡然于心,从容于表,便是最大的福气。
一个人惜命的最好方式:少较真,少攀比,少生气。
1
不较真
有一句话说得好:“人生只需要尽力,较真儿就丢了乐趣。”
不较真是一种境界,能做到的人,多半活得潇洒。
有一次,美食博主小紧张的虫虫,到一个铁板烧小店吃炒面。
因为有段时间没过来了,她问老板:“是换了位置吗?上次好像不在这里。”
店老板一边做事一边回答:“之前的老板看生意太好,就把店面要回去了。”
语气十分平和,像是在聊着别人的家常八卦。
她马上担忧地问道:“那对你的生意有影响吧?我记得之前也没搬多久啊。”
老板转过头笑着说:“没事没事,现在他在那边我在这边,这样大家都相安无事,心态大一点嘛。”
朱熹曾说:“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人这一辈子,各有各的辛酸与苦楚,若事事计较,反而徒增生活负累。
把事看淡,便会少一份抱怨;把心放宽,便会多一份从容。
1958年,钱钟书的《宋诗选注》出版。
机缘巧合之下,一位朋友将此书寄给了胡适,他翻看后,评价并不高。
他还对友人说:“我觉得这部书选得实在不好,例如黄山谷,他为什么不选《题莲花寺》和《跋子瞻和陶诗》?他选的几首都算不得好诗。”
此外,令人不解的是,胡适称他并不认识钱钟书,两人从未见过。
事实上,1948年在上海,胡适不仅见过钱钟书,而且还见过三次。
而关于胡适对其著作的评价,以及没有见过自己的说辞,钱钟书虽然讶异,但他并没有计较这些。
相反,他还对人说:“我钱钟书认他胡适之。”
听过这样一句话:“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
生活不是判断题,并非所有事情都需要计较先后对错。
有时候,越较真,越事与愿违,不得安生。
不如糊涂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过他人,亦是放过自己,反倒轻松自在,一切安好。
2
不攀比
在热播剧《加油!妈妈》中,秦薇是其中的一位母亲。
她出生农村,家境一般,没有啃老的资本,两边的老人一点忙都帮不上。
与丈夫白手起家,没房没车,一家子住在逼仄拥挤的出租房。
孩子只能自己带的同时,连读书户口都挂在亲戚名下。
尽管生活如此窘迫拮据,可为了让女儿上金牌幼儿园,秦薇却将自己伪装成阔太太。
在全职妈妈这个攀比炫富的圈子里,秦薇的经济水平垫底。
她谎称家里有金矿,背着假的名牌包,每天打扮得光鲜亮丽,好似没有忧虑,无需为钱而发愁。
为了不让别人看穿,秦薇每日偷偷坐公交车回家,一日三餐简单又朴素。
担心老公的职业和收入不够体面,她建议丈夫尽量别去参加家长会,害怕暴露家中不够有钱的事实。
富太太们却一眼便看出秦薇在自欺欺人,嫌弃她的穷酸和虚伪。
在一次次被降维打击后,秦薇终于放下了攀比心,坦然接受现实,踏踏实实地过起了自己的小日子。
罗伯特·弗兰克曾说:“生活的累,一半源于生存,一半来自攀比。”
生存之累,在所难免;而攀比之累,却是自讨苦吃。
富兰克林曾说:“对于不知足的人,没有一把椅子是舒服的。”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一辈子都在和别人比较。
比较所带来的,不是满足,而是无止境的烦恼与焦虑。
活在与别人的比较之中,即便拥有万贯家财,亦是疲累不堪。
若为自己的生命而活,知足常乐,即便是粗茶淡饭,也怡然自得。
安常知足,自洽欢喜,一步一个脚印,生活便是幸福的模样。
3
不生气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他的名气大增,身价也水涨船高,据说一幅书法作品能卖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莫言还举办了他个人的书法墨迹展,其作品亦被高价收藏。
但是,对于莫言的书法作品卖出高价,很多网友却不买账。
他们认为莫言的书法写得非常一般,之所以卖出很高的价钱,只是名人效应而已。
对于网友的质疑,莫言并没有生气。
相反,他表示:“有人批评能进步,骂声如肥催大树。”
后来,他还继续补充道:“写书是正道,写字是爱好。正道不耽误,爱好也需要。只要我高兴,谁也管不着!”
弘一法师曾说:“人之谤我者,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者,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面对诽谤与质疑,生气是本能,不生气却是本事。
不生气的背后,藏着认知不同,无需多言的潜台词。
大多时候,身处矛盾中,若无其事才是最好的反击。
强者平静如水,弱者易怒如火。
善待自己的最好方式:少生气,不较劲,淡然处之,日子才会越过越舒心。
4
莫泊桑写过一段话:
“人如果能坚定自己的内心所想,一门心思过好自己的日子,就会快乐许多。”
当你不与琐事纠缠,少较真,心情便好了。
当你选择释怀人生,少攀比,烦恼便少了。
当你过滤周围的声音,少生气,生活便顺了。
心宽的人最幸福,知足的人最走运,洒脱的人的最快活。
往后余生,愿你不和别人比较,不和自己计较,一生清澈明朗,所遇皆美好。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