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很多朋友都有定期体检的习惯。
通常拿到血脂化验单后,大家只要看到结果栏没有“箭头↑”,立马就安心了。
然而,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血脂化验单结果正常≠血脂正常,还需重点关注这项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
这个指标会“骗人”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称坏胆固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杀手”。因此,大家要格外警惕它的数值。
(图片:小薇编辑部)
即使化验单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检查结果在参考范围内,也未必说明安全。
这是由于血脂报告单中的参考范围(<3.4 mmol/L)仅针对健康人群而言,有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该适当调整标准。
指标值因人而异
这两类人要特别注意
一般而言,特殊人群的指标可以参考以下标准:
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2.6 mmol/L
● 患有糖尿病;
● 有2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男性≥45岁、女性≥55岁、高血压、肥胖、吸烟、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等。
极高危人群:低密度脂蛋白<1.8 mmol/L
● 慢性肾病患者;
● 同时患有糖尿病+高血压;
● 已经确诊缺血性心脏病或冠心病的患者;
对于这两类人群来说,低密度脂蛋白的指标值越低越好。
以高血压人群为例,他们的血管内壁在长期“高压”的作用下已经出现破损。
一旦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胆固醇就会聚集在破损的地方,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进一步提升冠心病、中风的发生风险。
所以说高危/极高危人群,即便在化验单参考范围内,只要没达到自身理想的标准,就需要到医院【心血管内科】面诊,由医生来确定具体的药物干预方案。
在服药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可以辅助降低「低密度脂蛋白」。
日常3招
帮你控好“低密度脂蛋白”
1、调整饮食结构
日常饮食方面做到“三少”、“两多”:
● 少吃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肥肉等);
● 少吃高糖食物(如甜品、含糖饮料等);
● 少吃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米饭、面条等);
● 多吃蔬菜和水果(每天摄入500g以上);
● 多吃含有异黄酮的食物(如豆腐、豆浆等);
在烹调时,避免使用动物油,可以换成植物油。
2、适量的运动
日常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如慢跑、骑行、游泳、广场舞等,有助于降低坏胆固醇。
保证每周5~7天,每次运动30分钟(可以不用一次性30分钟,如中途10分钟时休息,然后再继续20分钟)。
3、控制体重
有研究显示,对于超重的患者来说,减少3%~5%的体重就对降低血脂有帮助。
因此,减轻体重,特别是腹部脂肪对降低血脂很有帮助而且很有必要。
做好这些外,还要记得经常去医院复查,这样才能更好地监测自己的血脂水平。
最后要提醒,每个人血脂合适范围都有差异,建议请医生看化验单,而不要自己简单根据箭头判断,以免耽误治疗。
医生:刘育成
来源:健康之路
编辑/韩世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