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两财经 | 1元就能学,在家月入5万?这些包教包会的配音课暗藏三大陷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13 09:10

“一元零基础学配音,月入过万!”“靠声音,在家就能月入五万”……近年来,类似宣称“低门槛”、“高收入”又“轻松”的配音兼职广告不断在网络平台推广,令无数想要用副业增加经济收入的人“心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事实上,“卖声音”可能并没有许多人想象的那样简单,“自由高薪”与“包教包会”背后隐藏的可能是种种陷阱和骗局。

现象

人人都可“卖声音” 在家就能月入5万?

“无门槛、无技能要求!会说话就能赚钱!”在一些常用的社交平台上,有关“配音”兼职或课程的各类宣传信息不在少数,在某平台上以“配音”为关键词,就得到了106万条结果。这些广告信息多以“高薪”“自由轻松”等为噱头,以招募兼职配音人员或低价售卖配音课程为形式,引导浏览者进行下一步操作。

北青报记者发现,这类广告不仅出现在一些网页的广告位中,而且会以微信推文、兼职发布、直播,甚至部分音乐APP的广告位中也会出现相关推广信息。

以某“配音训练营”的公众号推文为例,这些推文大多均为宣传配音副业及课程,单篇阅读均超过1000。其中一篇宣称“学配音,靠声音实现经济独立”的文章中介绍,有人靠“卖声音”在家月入5万,过上了有钱有闲的自由生活。并称“声音副业”低门槛、高收入,不需付出大量时间成本。至于学习之后的就业问题,文中称可从事从声音博主、有声读物到游戏陪玩、传统的主持人、广播配音等数十种副业,号称前景广阔,收入可观。

除了广告软文,某短视频平台上也有直播或视频广告,评论区往往有数千条留言“求入坑”。北青报记者注意到,无论是软文还是视频、兼职招聘……这类广告的最终目的大多均为引导受众添加负责人的微信,而后进行“卖课卖设备”或诈骗金钱等多种套路的操作。当前,我国在线音频市场规模稳步扩大,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录制有声书赚钱的机会。可有些商家乘机在网络平台推销各类“声音培训班”。有些培训班大多先以“免费专业声音培训”“帮联系高收入兼职”等承诺招揽学员,但学员们在高价购买课程后,并不能实现广告所称“轻松月入过万”“培训完保障就业”,有的甚至还背上网贷。

体验

1元配音课全程“洗脑”,重点是推荐7000元起步的培训班

事实上,“教授配音”早已不再是某机构的个例,从发布广告、兼职到售卖课程、设备已自成一套产业。网络上这类吐槽也屡见不鲜,从黑猫投诉到各种法律资讯平台都能看到相关纠纷。许多网友花一元或零元试听了机构公开课后购买了配音课程,但之后发现课程与描述不符。为此,北青报记者尝试进行了“一元直播课”的体验。

北青报记者通过某播音配音训练营的推文加入了其开通的“一元配音课”,该课程页面介绍道“不用露脸,在家赚钱”“1元解锁百变声线”……付款约半天时间后,北青记者收到了带有老师微信号的短信,称名额有限需尽快添加。北青记者以寻找配音兼职为由添加了机构联系人“一璐”,在所谓的“声音测试”通过后,她发来一条课程链接,并称在课程中老师会教授配音技巧以及如何进行兼职。据她介绍,课程的明星讲师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并从事声音教学11年,累计教授学员80万+。

在总时长1个半小时的“直播公开课中”,该“讲师”以十数个“学员”的作品为例,向听众展示了参加该机构配音课程前后的变化,这其中包含从儿童到老年人的“案例”,并宣称“无门槛人人可做”。虽然课程中间夹杂有少许简单的发声技巧及配音示范,但更多时间里直播均在宣传后续的配音课程及“兼职签约”的好处。

该直播课中宣传称,配音兼职工资可达到3-1000元/分钟,有声书等兼职最高可达500元/小时,并且不限学历、年龄和地点。在兼职资源方面,其表示只要购买机构课程便可享受其兼职资源,这其中便包括“阅文集团”等1300万种作品资源。在全程“洗脑”过后,直播最后显示,该机构的配音课程分为“有声班”“配音班”和“全能班”三种,其价格则分别为7040元、7800元和12800元,预付200元定金可获得一定程度的优惠。除此之外还开通了“抢购通道”,称前8名抢购者可以得到老师一对一辅导的机会。

直播结束后,该机构负责人员会轮流对参与了直播课的学员进行劝说,发来提前制作好的学员工资条证明收入的可观。在被问到能否查看课程签约合同时,工作人员称不能提前查看,而是要等到付完定金,办理入学过后才能查看。

北青报记者在网络上搜索该教育机构,发现其涉及多起纠纷案件,仅黑猫投诉便涉及324起,其中多涉及套路贷、虚假宣传及退款难等问题。企查查也显示,该企业有历史关联风险362条,目前有自身风险59条,涉及法律诉讼案件628起。

调查:

“卖声音”培训课三大骗局揭秘

据北青报记者调查发现,网上的低门槛配音课暗藏以下三大骗局。

骗局一:“直播”变“录播” 承诺和高薪只是噱头

北青报记者梳理发现,关于配音类的骗局和套路,多地警方曾多次发布案例警示。而接受北青报记者的多位受害者也讲述了自己的遭遇,有人称自己在试听两个机构的公开课后发现,所谓的“名师直播”竟然用了同一个录播视频。

李明(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报名的配音机构的课程同样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并承诺名师直播教学,“第一阶段还像是在直播间里的样子,会有一些师生互动,但从第二阶段开始就变成了录播的视频,并且根本不管你有没有学会。”疫情期间居家办公的李明最初抱着做兼职增加收入的目的报名了课程,该机构承诺可根据学员的周末空闲时间安排上课,但当她报名过后却发现机构在工作日放出课程视频,导致自己完全跟不上进度。最初承诺的“只需三个月就能接单”也变成了“专业的配音演员至少需要好几年时间”,跟不上完全是自己的问题。

李明告诉北青报记者,自己当时报的是所谓的“全能”班,花费了6780元,而其余的两类班级也分别需要两三千元。开始学习后李明才发现,所谓的名师辅导只不过是对学员的录音做一个极为“广泛”的点评,“随便点评两句之后他就说,有什么问题你再问 ,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除了课程质量问题,该机构的态度也越来越敷衍,“他们开始不提醒我上课,开始是一个月不提醒,后来一整年就这样过去了,我什么都没有学会。”

交钱过后,退费更成为一个难题。第一阶段的课结束之后,李明向机构提出退款,要求退掉第二阶段的一半费用及第三阶段的全部费用,但机构以“已经上过课”为由拒绝退款,最终她未能拿回任何款项。“开始他们说学了这个配音班一年以后就可以自己去兼职,不用多久就能把课程费都赚回来,全都是噱头。”

骗局二:学员被诱导贷款买课 个人信息也被卖

受害者张阳(化名)告诉北青报记者,两年前,她在高考后出于想要学习一点新东西并赚取生活费的想法,报名了某配音机构的配音课程。据她讲述,自己最初是在公众号推文中看到配音兼职消息,在“每配一段音最少能赚到100元”的宣传下,她先是试听了一节公开课,而后报了正式的配音班。该配音班分为三个“阶段”,从2000元——6000元不等,内容分别为“纠正普通话”、“播音主持”和“配音”。宣称不同的阶段可以学习到不同层级的知识。

由于作为学生的张阳负担不起费用,该机构便鼓励她贷款4000多元以填补学费。“他们一开始不说一共要贷多少钱,只说一个月还300元,但结果要还12个月!我没有办法了最后只能告诉家长。” 张阳透露,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身份证人脸识别及打电话确认等步骤,该机构人员全程会通过QQ聊天一步步指导该过程。贷款完成后,该机构指导她将银行卡绑定至一个公众号,每月通过公众号进行还款。

在最初的“零基础包教包会,三个月就能兼职赚钱”的承诺下,张阳以为自己可以一边兼职一边学习,但实际上“发现他们教的根本没啥用,学前学后没区别”,在提出质疑后得到的答复只是“自己练习不到位”。在“赚钱”方面,张阳被告知想要接单还需要购买专业的录音设备,还需再花费数千元。“不买的话就只能试试那种网站自由发布的,我试着录了几十章小说,但是一分钱都没有拿到。”

在没有学到任何东西的情况下,张阳“被迫毕业”了,但“毕业证”也需付钱购买,“之前说毕业证是送的,结果花了50元。”除了被骗购买课程之外,她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也可能被售卖了,“在学员群里大家讨论说是离职的老师卖的,在那之后我确实接到很多诈骗电话。”张阳说,在这些电话中,对方甚至能准确喊出学员的名字等信息。“这些事之前也有学员爆出过,但都被警告删除了。”

安徽阜阳公安局今年也通报过类似案例,市民林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发现某课程培训软件的广告,称“通过几期课程培训,便可让零基础的人变成专业的配音员,且原价99元的课程现在只需1元”。受广告中“薪酬丰厚”的字眼吸引,林女士便通过广告预留的联系方式向“客服”报名。不料,“客服”却表示,活动已经过期,课程现价需要7280元。

当林女士表明自己资金不足时,对方却“善意”提出了可以帮忙贷款的建议。林女士通过指定平台申请了7300元贷款,并将其中的7280元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中。随后,对方却以“转账超时”为由,让林女士再次转账,并承诺重复支付的费用会原路转回。于是,林女士便再次到新的贷款平台申请借款,又一次将7280元转入了对方指定的账户中。完成第二次转账后,林女士终于进入了所谓的线上课程培训。可不到5分钟,系统便提醒林女士需要再缴纳10000元的“课程费”。这没完没了的费用终于让林女士起了疑心,可当她想联系“客服”协商退款时,却发现自己被拉黑了。警方认定,林女士遭遇的就是骗子以招募“兼职配音员”为由的新骗局。骗子以“低门槛高收入”为噱头发布招募“兼职配音员”的虚假信息,吸引受害者注意,之后骗子会以“培训费”“保证金”等理由要求受害者转账汇款。

骗局三:被要求共享手机屏幕 收钱时却变成了转账

今年年初,小胡(化名)在一个寻找兼职的豆瓣小组中看到一则配音兼职信息,通过私聊添加QQ进行短暂沟通后,她被拉进一个配音兼职群。“他承诺每念一篇小故事最少能赚58块”,在进行所谓的“试音”后,小胡被告知要到“飞书”软件上接单。“进入飞书会议室之后,他让我打开共享屏幕,并让我关闭镜像,告诉我这样他就看不到我的屏幕了,不用担心被监控”,小胡讲述,“但实际上是能看到的”。

小胡表示,该男子要求她打开支付宝的花呗页面,“这样他就能看到我的余额和花呗额度以及一些密码,这些都是我后知后觉发现的”。之后男子发来三篇小故事进行所谓的“派单”,并称会对小胡的录音进行审核。大约过去两三分钟,该男子便称配音通过了,但因为有几个错别字所以会进行相应的扣款,最终小胡可以得到147元酬劳。

“然后最精彩的地方来了,他给我发来一个支付宝二维码,但我扫码以后发现这并不是收款,而是付款的界面”,小胡表示,接着该男子要求他输入相应金额并选择“花呗分期”选项,还要输入一个“佣金码”才能收款成功。“我忽然意识到不对,当即质问他是不是骗子,他沉默了一下,立刻就把电话挂了”,而之后,小胡也被踢出了兼职群聊。

事后,为了防止更多人被骗,小胡将自己的经历分享到社交平台上,立刻引来了大量共鸣。该帖文下的数十条留言纷纷表示自己在找配音兼职时也遇到了相似的骗局,并且差点上当。

“觉得非常吓人,如果再不注意,在共享屏幕的状态下我的更多隐私信息都会被他看到”,小胡感叹道,“当时确实是被金钱蒙蔽了头脑,我觉得以后要多注意一点了。”

江苏苏州高新公安分局的通报中也有这样一起案例,学生小陆本想在校兼职赚外快却陷入了“博主诈骗”深渊被骗了4324元。他是在购物软件时看到一博主在介绍配音兼职,在添加配音兼职QQ群后看到群内有人在发布配音任务,小陆领取了三单任务,根据对方的指示,下载了一款APP后开启“共享屏幕”并在软件内将三篇文章读完。随后,对方在QQ上发来5个二维码,称由于小陆是第一次配音,需要扫码认证信息且并不会将资金扣除。

但一顿操作后,小陆发现自己账上的资金被扣了,对方答复:“由于您操作超时,才会将资金扣除,后台已申请退款,48小时内会和佣金386元一起退回,请耐心等待查收”。没多久,对方便声称由于公司规定,怕小陆将双方的信息泄露,要求小陆必须将自己的转账凭证及聊天记录全都清除,并将自己手机格式化。小陆一步步按照对方要求操作,等到手机重启完毕后,小陆才突然意识到自己被骗,只得赶紧报警求助。

追访

声音培训属专业类培训,培训乱象亟待规制

调查中,多位业内人士告诉北青报记者,零基础的人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广告中宣传的薪酬水平,“学员靠这种课程很难赚到钱,有些机构却是真的想挣学员的钱,这与“0元学理财”“0元学剪辑”“0元学写作”等的套路比较类似。”该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配音市场中的人员水平本来就参差不齐,一些团队中水平比较低的老师经过门槛不高的面试就能去教学生,“普通话是一大难题,口音、方言音等问题都需要花时间精力去改,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音色合不合适。”

《2021中国网络音频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声音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音频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中。上述业内人士就此表示, 虽然网络上的配音的工作不少,但也是有门槛的。不仅需要自己配备价格昂贵的专业设备录制,还需要相关专业毕业或一定的配音经验。

顶端市场其实已经被一批成熟的配音老师占据,在低端的市场,一般就是每小时几十到百来块钱,兼职的话一个月最多几千块钱,过万收入是对于全职来说的,需要整天从早录到晚。该业内人士强调,“达到这些的前提,还得是有资源能接到单的情况下。”

“声音培训属于专业类培训”,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学研究院研究员郭旨龙强调。据他介绍,2017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规定:培训公司(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拿到有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这是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如果此类训练营仅仅是线上培训机构的,需要办理的资质和备案包括:ICP经营许可证、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

针对一些训练营“0到月入过万”“包教包会”“特级名师”等宣传,郭旨龙介绍其涉及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在2021年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就集中公布一批培训机构虚假宣传案例,对多家培训机构予以顶格罚款。

对于机构诱导消费者贷款的行为,北京泽仪律师事务所律师龙燕表示,如果售课方采取了故意隐瞒、诱导等欺诈手段使学员因为陷入错误的判断与其签订了合同,则构成欺诈,应由主管部门给予经营者行政处罚,当然学员也有权通过法院起诉撤销该合同,要求返还学费以及支付的高额利息。至于贩卖学员信息,则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根据违法情节的不同,机构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责任。

而对于此类课程的退费难问题,郭旨龙认为,此类机构提供的教育培训合同,一般属于格式合同。“不退费”或者“概不退费”的条款属于“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条款,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该条款无效。

目前此类机构没有办学资质或超出经营范围的问题比较突出,郭旨龙认为需要加强市场监管。按照线下培训机构管理政策,同步规范线上教育培训机构。其中,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需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同时对于其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格遵守《价格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对虚假行为进行规制。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实习生 康赛瑶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0首付参与培训就可“包接单、包就业”?当心被骗!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4-05-18
遍知教育搞副业培训还是“割韭菜
北京商报 2024-03-25
号称学后“月入过万”的副业培训多少有诈?
法治日报 2024-03-15
“7天学会”“月入10万” 这些“创业培训”套路多
工人日报 2024-01-15
“7天学会”“月入10万”,这些“创业培训”套路多
工人日报 2024-01-15
“调理身体”“改名旺运”……伪“国学培训”占卜圈钱
半月谈 2023-12-09
剪个视频就能月入过万?听着诱人实则陷阱!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3-10-17
以提供兼职为幌子 “培训贷”套路涉世未深大学生
法治日报 2023-08-0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