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副刊》教师节问卷|帮学生发现自己 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2-09-08 09:00

编者按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时耕耘……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推出《问卷·第六季》,本季特邀请尹鸿、孟繁华、葛水平、段召旭和袁一丹五位《天天副刊》的老朋友作为问卷“出题人”,值得一提的是,这五位文化名人还拥有一个相同的职业:老师。

作为出题人,他们把自己从教多年的思索融入了题目中,而回答问题的嘉宾,也均有教学经验,他们有的曾经做过老师,有的现在仍是老师。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希望本版的问卷能够走入教师的精神世界,从他们的真诚问答中,了解教师行业的苦与乐,思索育人的意义所在。

出题人

葛水平(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鲁迅文学奖获得者)

答题人

张世义(北京市特级教师、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专家,曾任潞河中学校长)

闫存林(北京十一学校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杨春艳(北京黄城根小学分校教师)

我们究竟要当一个什么样的教师?教师眼中无差生,教师的工作就是培养他们,转变他们,而不是放弃他们,只有明确了这一点,才具备一名合格教师的品质。

张世义:教师就是要做一名合格的园丁,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退休后闲来无事,就在小院儿栽树种菜,作为园丁我只要能顾及果树蔬菜的不同,提供它们各自需要的阳光、空气、水、肥、除病除害,它们都长成了自己。“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哪有优劣?正如我的学生也都长大成人,只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罢了。

好的教育应该是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完善自己,成长为最好的自己。老子说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希腊古城特尔菲阿波罗神殿上所刻的名言“人啊,认识你自己”被称做是苏格拉底哲学思想的核心。这些中外古圣先贤的思想点燃了古代人类文明的火花,也启迪今天的我们:自我认识有多深,人生成长之路就能走多远。路在脚下,脚比路长……人如此,国亦然。

2009年,我的一位学生对我讲了在清华四年求学经历的感悟:“不知道自己不知什么,不知自己知道什么;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其实,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有一个知与不知的认识深化和逐渐清晰自身性格、兴趣、潜质……的发现,选择适合自己成长的路径和人生目标,实现教育的最高境界: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我不赞同网上有人把教师比做木匠的比喻,学生是自主成长的生命体,任何不适宜的“设计”“加工”都可能事与愿违,危害健康。

闫存林:我们并不能对这个问题给予一个固定的闭合式的答案,因为教育像盛开的鲜花一样,色彩烂漫。但无论怎样的答案,其内核不变的是为师者对孩子对学生平等的爱。无爱的教育不是教育,缺乏爱的教师也不适合做教师。但教师的爱不等同于父母之爱,它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呼唤。我做教师的理想就是让每一个孩子的理想尽量变成现实,成为一个内心幸福健康而大写的人。

杨春艳:教师作为孩子们走进社会的第一个人生导师,是知识的传播者,重要的领航人。一旦踏上教师这个职业道路,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目标感、约束感、责任感、积极感、学力感、专业感的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时要因材施教,扎实基础的前提下同时进行差异教育,筑强拉弱,带领全体孩子们共同进步,在学习成绩优秀的同时,也要引导孩子成为心理健康、健全的人,才是教育教学成功的体现。

与八九十年代相比,当下学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世义: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社会、家庭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教育经历了从面向世界、了解世界到走向世界的历程,对教育国际化的认识与实践也不断深化不断升级。我们高兴地看到,在北京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越来越多外国孩子与中国孩子朝夕相处,孩子们之间的距离变短了,世界变小了,他们的视野从课堂延伸至世界,成长的舞台也从小溪流向大海,心中的世界越来越大。他们已经不再满足国内985、211,眼睛盯上了世界名校。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些挺直了脊梁的中国孩子,必将成为杰出的世界公民,必将在习近平同志所描绘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伟蓝图中大显身手。

闫存林:现在的学生思维灵活,眼界开阔。他们因为时代的原因,充满自信,更加具有国际视野。他们更加维护自己说话的权利,勇于表达自我。他们不闭塞,当然也不封闭自己。给他们一个舞台,他们就会灿烂。

杨春艳:相比那个年代的学生,如今的孩子们心理成熟得多、心思缜密得多,对学生的教育也就变得比以前复杂得多,需要考虑得更全面。孩子们在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方面存在差异,一些孩子需要进行特殊单独的教育也是大势所趋。

传授知识与培养各学科领域创造力哪个更重要?它们有矛盾吗?

闫存林:对学校以及教师来说,这并不是一个非此即彼需要做出选择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从来没有一个学校或者一个教师单单传授知识而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或者只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不传授知识。创造力需基于严谨的学科知识,不然的话,所谓的创造力不会走得更远。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有意或无意压制了学生的奇思妙想,我们鼓励学生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其答案是丰富多彩的,给他们搭建平台去展示他们的非凡的创造力,纵然这种创造可能是幼稚的。我们还需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奇思妙想背后的逻辑,从而引导学生注重基础的积累。所以,在学校,通过完成一系列具有高阶思维的学习任务而顺便达成了对知识的获取和理解。总之,在当今的学校教育里,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并不矛盾。

杨春艳:传授知识与培养创造力并不冲突,更不矛盾。想让孩子们长大后成为有能力的人、有贡献的人,势必要引导孩子们跳脱出传统的固化圈子,有自己的想法,敢想、敢干,且知道往哪想、怎么干。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不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通过各学科、各方面兴趣的引导,让孩子能具备创新的能力和想法,走出每一个人不一样的成功之路。

例如,通过参加《天空第一课》的活动,孩子们对航天的热爱之情被激发起来了,在此基础上我们趁热打铁,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整体统筹安排——科学课上老师讲航天小知识,语文老师们带领学生读、编绘本故事,美术课上老师带领学生们画出绘本……最终,学生集体创作了全国第一本航天绘本《福娃的航天梦》并正式出版发行,还获得了“科普中国创作出版扶持”的奖励。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什么?一个学校培养出少数并未全面发展的“尖子生”就是成功的名校吗?

张世义:教育的价值与终极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都是为了人的发展。在教育、社会、人的关联中,学校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办学宗旨,这其中,首先就要求把学生适应教师的理念转变为教师适应学生的教育发展观,而真正做到,还需要一个渐进的长期过程。此外,学生才是发展的主体,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一定要顾及到每个学生生命存在与发展的自主性、多需性,顾及到学生群体中的个体差异。人不是万能的也不是一无所能的,就其所能因材施教,就能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闫存林:教育的终极目的,在我看来,应该是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美好的自己。这是教育的目的,同时也是教育的出发点。每一个孩子就如同一块璞玉,经历过切磋之后,变成一块晶莹的美玉,在那一刹那,不仅雕刻者心生欢喜,即使对那璞玉来说,也重新发现了自己。但人毕竟不是被动的璞玉,而是有理性的动物,教师不是让每一个孩子都变成一个模子雕出来的无鲜活生命的艺术品,而是帮助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现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成功并不是只有考上名校,一个学校也并不是只是培养尖子生,社会也不能单单用是否培养出尖子生来评价学校。学校应该给每一个孩子基于他的能力和潜力搭建好属于他自己的平台,给他们无限的空间去发展。

杨春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会生活、会学习、有自己的理想、身心健康的、能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所谓的“尖子生”,也绝不单单是“学习好”,只会闷头磕书本、傻做题的“学习机器”。对于成功的学校、成功的老师来说,也绝不仅仅是成绩至上。成绩固然重要,但只有培养出同时具备创新能力、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具备社会责任感的全面优秀人才的,才能算得上好学校。

教师工作作为事关长远和全局的职业,如何处理德和能的关系?学生是和学生一起成长的,那么教师的位置怎样确立?

闫存林:德行是为师之本。一个才智平庸的老师可能教出才智平庸的学生,但一个德行不良的老师扭曲的就是学生的灵魂。所以,坚守师德之本,是为师的底线。对教师的考核,师德具有一票否决的效力。师德也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实实在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关爱。当你的一切教育行为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个世界也会为你让路。

作为教师,不必有如蜡烛般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的悲壮,因为在照亮他人的同时我们也照亮了自己。教学相长,教师最有乐趣的一点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者,作为学生心灵的点火者,同时也促成了自己的成长。

杨春艳:教师是所有人除了父母以外,步入社会后遇到的第一个重要角色,这个角色,在一个人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与学生,要真正做到亦师亦友,不能居高临下地说教指责,而是要先做到爱学生、懂学生。让孩子们也能换位思考地理解老师们的良苦用心,劲儿往一块使,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变成了照本宣科。

校园霸凌屡禁不止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我们常常会将素质教育挂在嘴边,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我们现阶段重点考量问题。

张世义:校园霸凌屡禁不止吗?我个人认为,霸凌,并不普遍。对“霸凌”应该严格界定,真正称得上“霸凌”的,恐怕也是表象在学校根子在社会。学校,特别是初中、小学。孩子只有几岁、十几岁,打打闹闹,顽皮不羁,是这个年龄段的特有属性,应该多持包容态度。

闫存林:承认其一直可能会存在,并不意味着学校和教育者就无动于衷,无所作为。因为对于一个成长中被霸凌的孩子来说可能会产生终身的心理阴影。所以,学校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将其作为教育的起点。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没有教育,人可能变坏;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但因为教育人会变好。学校应该形成专门的项目组,对校园霸凌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极大可能预防校园霸凌的发生。对那些经历过被霸凌的孩子,告诉他们要勇于表达自己,对此进行反抗,将自己的经历说出来。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孩子认识到如何成为一个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杨春艳:校园霸凌现象的出现,实际反映出的是孩子们心理的不健康、不健全。当今社会复杂,诱惑颇多,孩子们的需求也从原来简单的吃得好玩得欢,变得更为“丰富”,所以,我们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明事理、知对错、讲谦卑。一个优秀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情商智商双备的人。

一份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3%,中学生为55%,而高中生则达到了惊人的70%。学业和眼睛不是“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学生作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其身体素质和学业水平哪个更为重要?

闫存林:“眼镜生”确乎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作为教师,我们是否应该反思呢?或者说,作为教育部门,是否应该反思呢?当然,现代科技产品的大量使用,比如手机、电脑、iPad等,学生花在这些科技产品上的时间过多,难免导致用眼健康出现问题。教育部门,广大教师还应该有所作为,引导学生从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中脱离出来。我们希望,学生的眼睛永远是明亮的。

杨春艳:学习好和保护好眼睛,并不是不可兼得的。作为孩子学习生涯的第一道门槛儿,要把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让孩子尽早明白、自觉去做一些有利于保护眼睛的辅助工作。

身体素质和学业水平同样重要,且并不冲突,在把控好专注学习的大环境下,确保学生们能够保持足够的户外体育运动,做会学习、会生活的人。

“家国天下”,在中国,无数天资聪颖、怀着梦想的孩子们,都知道读书意味着什么,“金榜题名”意味着什么,那是清苦生活中的希望,是一个人离开“家”,走向“国”、走向“天下”。教师就是当今的“古圣先贤”,你们是如何教导孩子们的?

张世义: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取财富的钥匙。个人、家庭都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身上。一段时间,尊师重教蔚然成风,但是,随着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学校教育越来越吃力。有些关注变成不适宜的干预,甚至给学校工作增加负担。一次,为一位老师的任课调整,几位家长要求与校长对话。面对家长关切,我说:既然你们都说信任我,那就请体现出足够的耐心,就像看我走路:我迈出第一步,你们喊左了,迈第二步,你们喊右了,我会不知所措不敢走了。如果能耐下心来看完我走10步、20步、50步、100步……相信你们会说我走的路基本是直的。几位家长会心地笑了,甚至鼓起了掌……学校不是筐,教师不是古圣先贤。承载太多,教育难免出轨、偏航。最近国务院督办函【2022】21号,传达了国务院命令:9月1日起,禁止摊派非教学任务。这是教师节之际,国家发给1732万教师最珍贵的节日贺礼。

闫存林:说起来,我并不想做一个“古圣先贤”,我只想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曾经带着学生骑着自行车从学校出发直奔北京剧场去看《茶馆》,回来后一路歌声,一路笑声;曾经伴着油墨香和若干学生一张一张印刷学生的习作,看着手刻版的诗文满心禁不住的欣喜;曾经和学生一起念到“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于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时,唏嘘感叹飘满课堂。这难道不是在教导学生吗?我不会把教学看成是一种简单的重复,因为那熟悉的背后可能是陌生的惊喜。我也不会把课堂看成是难熬的炼狱,即使嘈嘈切切,那也是我们生命价值得以实现的乐园。我会努力去营造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和学生一起痛苦、一起欢乐,看着他们成长,变成更美好的自己。

杨春艳:首先,要让孩子明白,学习的本源、学习的意义。学习是为了让一个人更有知识、更有见识,能够提升自己的眼界,开拓自己的思路,是为了自己能够在未来的几十年生活得更好奠定良好的基础。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内动力,才能真正让孩子们爱学习、会学习,把“读书”这样一件看似枯燥的事,变成自己的愿望、自己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知识改变命运”并不是一句空头口号,“金榜题名”其实也不是人生唯一的路,在学习生活的十几年中,不断丰富自己的见识、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才是成为全面优秀人才的正确道路。

约稿编辑/雷若彤

编辑/王静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