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不动摇
经济日报 2022-08-17 10:56

日前,央行发布《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把握好内外平衡,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时值“8·11”汇改7周年,梳理总结汇改经验,对于今后在金融开放背景下深化汇率市场化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8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从当日起,要求做市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价提供中间价报价。此后,央行通过发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明确中间价形成机制、增加篮子货币数量、调整收盘价计算时点等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科学化、市场化。

“8·11”汇改成效显著,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对汇率影响加大,人民币汇率独立性提高。汇改后,中间价与前一日收盘价价差明显缩窄,更能体现市场供求变化,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特征更加明显,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特别是近年来,面对国际复杂多变的形势,人民币很好发挥了吸收外部冲击和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为实现外部均衡创造条件。国际投资者和市场主体对持有人民币资产的信心增强,人民币的国际避险货币、投融资货币和储备货币功能不断强化。

不过,随着金融开放程度加大,人民币汇率面临的挑战也在增加。一是人民币在很大程度上仍受外部因素影响,短期也会发生超调现象。虽然一篮子货币对人民币影响加大,但在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和美元指数大幅波动时点,人民币依然会跟随美元指数变动。二是汇率受金融因素影响增加。过去在国际收支变动中,经常账户和直接投资项下的跨境资本流动占主体,是决定汇率走势的核心因素。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提高和双向互联互通机制增加,短期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大幅提升,逐渐成为影响汇率走势的重要因素。而影响金融市场的因素更多,加大了人民币汇率波动性。三是中间价作用范围主要集中在境内在岸市场,对离岸市场影响相对有限。实际情况表明,离岸市场影响不可小觑,在市场波动时,离岸汇率通常引导在岸汇率变动。中间价暂不能覆盖离岸市场,常常处于被动调整状态,定价权有待提高。四是企业等市场主体仍未完全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造成其对风险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没能充分发挥外汇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功能。

未来,汇率市场化改革要在考虑经济承受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防止汇率放大经济波动。在经济复苏企稳后,可在适当时机考虑进一步放松汇率波动幅度限制,不断优化中间价形成机制,提升在岸汇率对离岸汇率的引导。应持续强化投资者教育,稳定市场预期,引导树立风险中性理念,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外汇衍生产品,帮助企业有效对冲汇率风险。同时,不断完善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加强对国际股市、中资美元债、跨境信贷、离岸人民币等高风险领域以及非传统风险的监测与管理,针对不同风险动态调整工具体系。

文/王有鑫

图源/新华社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