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领先“近零碳”智慧大楼:窗户随气候变化自动开关,玻璃幕墙可以发电
武汉晚报 2022-08-01 14:09

7月31日,位于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北岸的中建三局一公司新总部大楼项目开工,该大楼将打造成国内技术最领先的“近零碳”智慧公共建筑,成为建筑行业“双碳”探索的“样板楼”。

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总部大楼投资近10亿元,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以“近零碳”为目标的新总部大楼将以绿色建筑为基础,通过最大限度利用可再生能源、最大限度提高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等六大节能减碳专项设计,逐步完成从“绿建三星”到“近零能耗”,再到“近零碳”建筑的递进。

“近零碳”建筑,即近零能耗建筑。是为减少碳排放,通过优化调整能源使用结构,比如通过使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新技术应用,逐步实现建筑的碳排放趋近于零。目前国家有相应的建筑评价标准,武汉市是湖北省的“近零碳”排放示范试点城市,我市要求每个区至少完成一个超低能耗项目建设。

2021年底,武汉市城建局组织编制《武汉市建筑领域碳达峰评估报告》,提出在“十四五”期间,发展超低能耗建筑面积为45万平方米,同时结合实际需求进行有效引导,筹划发展近零能耗建筑项目示范。今年2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发布《武汉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明确提出了推进超低能耗建筑要求。3月,市城建局发布《武汉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要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示范。根据武汉市的气候特点,重点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的适宜技术研究。开展高品质绿色建筑示范建设,建设一批超低能耗、近零能耗示范建筑。以城镇、园区等区域为突破口,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示范工程建设,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发展。

这座总部大楼如何实现“近零碳”?中建三局一公司总工程师文江涛举例,武汉冬冷夏热,建筑将根据气候变化,设置电动开窗系统,实现设定的温度、湿度的数值;建筑内的机电系统如空调,建设之初即采用物联技术,实现自动开启关闭。

利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将设置屋面光伏发电板、光伏发电玻璃幕墙,总发电面积可达15200平方米,总装机容量1.4兆瓦,年发电量86万度,是目前全国光伏面积和总装机容量最大的公共建筑之一。

除节能减碳专项设计外,该项目在未来施工过程中还将采用多项低碳建筑技术,相较于同体量公共建筑,每年预计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200吨,实现建筑本体节能率8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24.3%。

当前,国内建筑业正在积极探索“近零能耗”“近零碳”建筑实施路径,推动节能低碳建筑产业化。

“该项目是瞄准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双碳’建筑,为行业的未来低碳建筑产品线‘打个样’。建设过程,整合、研发并应用中国建筑业的最新‘双碳’技术,实现从研发理念到商业化实体运营的跨越,其建设模式将成为‘双碳’背景下建筑业的发展趋势之一。”中建三局一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万大勇说。

中建三局一公司1996年落户武汉,此次“近零碳”新总部大楼开工建设也充分彰显企业对武汉发展的信心。

万大勇表示,这座大楼将成为中国建筑业未来低碳建筑的试验楼、样板楼,将实现建筑业绿色化、工业化、智能化的全方位应用,代表着未来低碳建筑行业发展方向,其管理经验、产品线特色将会向全国乃至全世界进行技术推广应用。

文/龚萍 江海莉 王晓晗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