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评价体系改革推动人才成长
光明日报 2022-07-20 09:15

近日,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发布消息称,其期刊分区表将采用“期刊超越指数”作为分区指标,用以替代“三年平均影响因子”,旨在解决科技论文评价中的学科差异、文献类型差异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中科院此番举措,将为科技成果和创新人才评价体系的改革提供新的启示,有利于构建更加符合我国创新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科技管理规律的创新环境。

从创新发展规律而言,采用“期刊超越指数”作为期刊分区指标有助于引导科研活动回归“初心”。回顾科技发展的历史,科技论文发表的“初心”在于展示创新成果,推动同行评议和学术交流。然而,随着科学建制化进程的深入,科技评估、资源分配和荣誉激励等都迫切需要一套更为客观的成果评价标准,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评价体系由此应运而生。影响因子所体现的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也蕴含着期刊的偏好,不可避免会对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构成影响。不少人跟风追逐热点、忽略冷门学科,只为获得高影响因子的期刊青睐,从而在成果评价中占据优势。但是,真正的科学创新和突破往往要经得起时间考验,难以通过短期的影响因子予以反映;而且学科之间往往差异巨大,不应简单通过量化方式进行“一刀切”。因此,中国科学院的新版分区表发布不啻一次有益的尝试,将有助于丰富科技评价的“工具箱”,推动科技评价体系的优化,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从人才成长规律而言,采用“期刊超越指数”作为期刊分区指标有助于扭转“以刊评文”“以分评人”的现状。由于影响因子在科技人才评价领域的广泛应用,导致其逐步从“测算方法”向“评价指标”演变,工具属性不断泛化,甚至在“刊物得分”和“成果质量”之间构建直接映射关系,从而形成“以刊评文”,进而“以分评人”的局面。刊物只是载体,论文才是内容,“刊物得分”和“成果质量”之间不必然能够画上等号,过分关注并依赖影响因子则会扭曲科技工作者的科研动机。

正如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数据显示,在发表过学术论文的科技工作者中,93.7%的人认同发表论文的主要目的是“符合职称晋升要求”,而对于“发表独创性研究成果”“满足个人学术兴趣”等动机的认同度则相对较低。“期刊超越指数”的提出,是一次“破立并举”的探索,能够让影响因子回归“计量工具”的本质,淡化“评价指标”的色彩,从而进一步推动形成以质量、绩效、贡献为核心的评价导向,构建更加利于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

从科技管理规律而言,采用“期刊超越指数”作为期刊分区指标有助于提升科技共同体的话语权和主导权。作为一种测算方法和计量工具,影响因子并不反映具体单篇论文的水平,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是,以影响因子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本质是由期刊所主导的,意味着科学共同体对于自身评价功能的弱化,将评价规则的主导权和评价标准的制定权让渡给了期刊出版商。

科技界一直致力于破解这一困局,早在10年前,国际科技界就联合相关科技期刊出版商发表《科研评价旧金山宣言》(DORA),并发出倡议“禁止使用基于期刊的定量指标如期刊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单篇论文质量的评价指标,来衡量科学家个人的研究贡献,以及在人员聘用、晋升或资助决策中直接使用”。中国科协也积极动员相关专业学会、科研主体和期刊运营主体,研制并发布了“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为评价机制的多元化发展开展探索。由此可见,中科院此次关于期刊分区表的调整,无疑是一次对科技评价改革的有益实践,意味着科研主体尝试构建符合自身需求和特征的评价体系,将有望为其他科研主体发挥示范作用。

中科院此次探索或将有效克服对“影响因子”的片面依赖,推动采用更加全面的科技评价体系,并带动科技界评价方式的整体性变革。这也将利于构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引导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

文/董阳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