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上野千鹤子《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 直面老龄化社会难题
译林出版社 2022-07-08 07:00

继《父权制与资本主义》《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日本当代著名社会学学者、女性主义学者上野千鹤子再推全新力作《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通过对日本最新医疗、看护、护理等情况的全面调研,分享自己为晚年生活所做的准备。2021年年初在日本上市以后,这本书迅速跃居日本亚马逊同类作品畅销榜榜首,并在一年之内加印14次,发行24万册。近日,它的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推出。

熟悉上野千鹤子的读者都知道,除了女性主义研究,上野千鹤子近些年来关注的是独居老年人生活、日本养老制度等。不同于书斋型学者,上野千鹤子始终从她最真实日常的切身感受出发,作为女性、作为老年人现身说法,发现并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因此,她称自己的研究是“为一己私利写书”,并坦言道:“我没有家人,基本上是一个人生活。现年72岁。未来也会继续走着人生的最后一段路,被认定为需要看护的级别,然后一个人静静地死去。如果某天我的死亡被人发现,我不希望被人们认为是‘孤独死’。这就是我写这本书的动机。”

“独自一人真的不可以吗?”“当然可以!”

上野千鹤子认为,每个人都会是独居者,“因为和别人组建家庭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一旦过了这个阶段,大家都一样,都会变成独居者。或早或晚,每个人都要回到独自一人的状态”。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中,有一个关于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调查,这个调查发现“晚年的时候,独居者是最幸福的”。在生活满意度方面,没有子女的独居老人生活满意度最高,烦恼度低,觉得寂寞的比率低,觉得不安的比率也低。如果老人是主动选择独居的,那么他就不容易感觉到寂寞和不安。根据上野千鹤子的观察,在日本,人们对老年独居者的偏见已经消失了,“独居或与子女分居对老年人而言更好”这一点,已经变成了社会常识。那么,独居老年人是不是面临更高的“孤独死”风险呢?

其实,“孤独死”的本质是人死后超过一定时间才被发现。老人之所以会“孤独死”,之所以死了一段时间都没人发现,是因为他们平时就过着孤立无援的生活。 上野千鹤子认为,独居不意味着孤立无援,很多有家人、甚至跟家人住在一起的老人,去世的时候也不一定是有家人守在身边的。上野千鹤子还有一个有趣的发现:独居女性完全不用害怕孤独死。因为和男性独居者不同,很多女性独居者都有自己的朋友圈。况且,对于一个独居老人而言,独居原本就是常态,虽然可能也会有人来访,但他们不可能一天 24 小时都在。所谓独居就是独自一人生活、独自一人老去、独自一人接受护理……然后有一天独自一人去世。这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反而是那些对于“孤独死”的恐怖渲染给人们造成了无谓的心理负担。

老后去养老院还是去医院?

这二者都不选。我们可以在熟悉的家中,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世界道别。

根据上野千鹤子的调查,从临终关怀的成本来看,在医院去世的成本最高,其次是养老院,而居家临终的成本反而是最低的。“医院不是让人死的地方,而应该是让人痊愈的地方。不仅如此,没有一个老人在医院里是快乐的,因为医院本来就不是一个让人生活的地方。”同样,“我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医院,是因为我们坚信自己迟早会出院。可是养老机构不同,一旦进去了,就要到死才能离开”。

从全世界的趋势来看,老年人的护理已经完全从机构护理转向居家护理了。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对于很多日本老人来说之所以可以实现,正是因为护理保险制度的实行。通过护理保险二十年来的实践积累,一线的经验和技能都提高了,原本看上去遥不可及的“独居者居家养老”,也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这本书对我国养老模式有何借鉴意义

日本比中国更早进入老龄化和少子化的社会阶段。人口众多、养老制度尚不很健全的中国社会,未来面临的养老压力可想而知。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与上野千鹤子有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对谈,在对谈中,上野千鹤子表示:“养老问题在世界上,尤其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老龄化的东南亚,更是一个严峻的课题。日本比较早地着手应对,这对中国也许有借鉴作用,避免走弯路最好。”

实际上,在老年人口占200万、其中独居老年人有30万的上海,从2018年起就开始全面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这是一种与日本“护理保险制度”非常接近的一种养老保险制度。根据相关统计,“长护险”制度已为逾50万失能老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 2021年3月20日,《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修订实施,首次设立了“长期照护保障”专章。相较于老年人被迫选择的“以房养老”“养儿防老”,“长护险”制度无疑是对解决我国老龄化难题的一个有益探索。

《在熟悉的家中向世界道别》出版后,得到了著名作家毛丹青与淡豹的一致推荐。毛丹青说:“这本书让你了解日本人的生死观,很日常很真实。同时,上野千鹤子对医疗、看护、‘孤独死’等方面的发现和洞见,也令人深思。”淡豹则认为,“这是一本相当激进的书。上野千鹤子给出了高度老龄化社会面对的问题,以及一种将‘护理去家庭化’与‘居家生活’相结合的畅想”。

为呼应“在家中”这一理念,在中文版的装帧上,设计师特意以一个“宅”字作为封面底图。在日语中,“宅”就是“家”的意思,这是一个典型的家庭住宅,灯光、晾晒的衣物、院内绿植……细节之处,都是温馨的居家生活的点滴流露。此外,高级细砂纸和双色印刷也会带给读者舒适的阅读体验。

来源:译林出版社

编辑/韩世容

相关阅读
中度老龄化社会,社区助老的多样化打开方式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4-10-11
文学|《暮星归途》:人生终有归途,科幻背景下的“老龄化”问题探索
文学报 2024-03-24
独居者说 “一人户”比例逐年增加 专业人士:可以独居不要“独活”
广州日报 2023-12-18
广东预计2030年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到2025年底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55%
南方都市报 2023-11-24
养老护理队伍建设要跟上社会老龄化速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4-11
上野千鹤子《身为女性的选择》中文版出版 写给女性的清醒之书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 2023-03-05
当我们谈论上野千鹤子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红星新闻 2023-02-22
上海该如何破局养老护理人才缺失,应对老龄化社会?
中国新闻网 2023-01-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