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周央行、银保监会四次发声: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2-04-21 08:17

最近一周时间,就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支持的话题,央行、银保监会多次公开发声。4月19日,央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座谈会要求,抓好近期各项金融政策的落地工作,加大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支持,保障物流畅通和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

综合来看,银保监会在国新办的发布会、央行2022年一季度数据解读会、央行和外汇局出台《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或23条举措)以及此次座谈会的内容,核心是要求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鼓励金融机构帮扶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尤其是小微受困主体、货运物流等重点领域和新市民群体;同时,提高服务效率。

用足各项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

在宏观政策方面,强调靠前发力。座谈会指出,“要用好用足各项金融政策,主动靠前服务实体经济。”今年以来,央行靠前发力加快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截至4月中旬已上缴6000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相当于投放基础货币6000亿元,和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基本相当。

4月15日,央行宣布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将再投放长期资金约5300亿元。从全年看,央行将总计上缴11000多亿元结存利润,缴款进度靠前发力,视退税需要及时拨付,与其他货币政策操作相互配合,有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从成效来看,今年以来央行引导市场利率下行0.1-0.15个百分点,带动一季度企业贷款利率同比下降0.21个百分点至4.4%,为有统计以来的记录低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加大再贷款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力度、用好支农支小再贷款和两项碳减排工具的同时,央行还创设了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400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预计带动金融机构贷款投放多增1万亿元。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在央行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科技创新再贷款工具支持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科技企业,适用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利率1.75%,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

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向普惠性养老机构提供优惠贷款,降低养老机构融资成本,面向普通人群增加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初期先选取浙江、江苏、河南、河北、江西等五个省份开展试点,试点额度为400亿元,利率为1.75%。试点金融机构为国家开发银行、进出口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7家全国性大型银行。

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向符合标准的普惠性养老机构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贷款利率与同期限、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致持平。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季发放,央行对符合条件的贷款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专项再贷款资金支持。

央行、银保监会在座谈会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效能,做好政银企对接,及早释放政策红利。要平衡好支持疫情防控、支持实体经济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提升政策可持续性和宣传落地效果。”

加大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力度

在具体执行方面,两部门强调要对重点领域、重点人群加大支持力度,并要求金融机构在落实时,制定相关的配套措施。座谈会明确要求,各金融机构要重点围绕接触型服务业、小微受困主体、货运物流、投资消费等重点支持领域,强化对重点消费、新市民和有效投资的金融服务,及时在信贷资源配置、内部考核、转移定价等方面出台配套措施。

其中,货运物流在当下备受瞩目。4月18日,全国保障物流畅通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电视电话会议指出,“着力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通过2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和用于交通物流领域的1000亿元再贷款撬动1万亿元资金,建立汽车、集成电路、消费电子、装备制造、农用物资、食品、医药等重点产业和外贸企业白名单。”

实际上,央行、银保监会在支持货运物流方面也早有行动。

银保监会在4月12日、4月15日分别召开专题研究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发布《关于金融支持货运物流保通保畅工作的通知》,督促银行保险机构加强金融服务,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助力打通制约国民经济循环关键堵点,用心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明确要求,金融机构主动采取精准有效措施,全力以赴帮助货运物流行业纾困解难。通过加大资金支持、帮扶重点群体、提升服务效率、创新担保方式、加强保险保障、确保资金安全等多种措施。

例如,对于因疫情影响货车司机偿还汽车贷款暂时存在困难的,均应视情合理给予延期、展期或续贷安排,帮助其渡过难关;按市场化原则优化审批流程,对承担疫情防控和应急运输任务较重的交通运输企业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保险公司针对货车司机、快递员等特殊岗位工作人群特点,开发意外伤害保险等产品。积极发展货物运输保险、道路货物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等财险业务。

央行在4月15日表示,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支持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对运输物流企业和货运司机开辟“绿色通道”,合理给予贷款展期和续贷安排,增加民航运输信贷投放,建立信贷、债券融资对接机制,发挥应收账款服务平台作用,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循环。4月18日,央行、外汇局联合发布的《通知》再次提出,“加大物流航运循环畅通的金融支持力度”,要用好用足民航应急贷款等工具,多措并举加大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信贷支持力度。

中国银行大湾区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曾圣钧表示,今年以来,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之疫情发酵,使我国个别产业链承受“腹背受敌”的压力,甚至出现消费终端加价的现象。另外,核心零部件工厂的停产容易导致全产业链陷入停滞,长久下去不仅影响经济和就业指标,还会助推通货膨胀上升。此次“23条举措”也将从金融支持方面为我国产业链发展保驾护航,降本增效,巩固我国在全球产业链的优势地位,保证经济健康发展。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樊宏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