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问出身 科技领域要集结千军万马
中国青年报 2022-03-09 10:36

“要让青年科技人才有更多机会”“让企业承担更多的科技项目”“特别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今年再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小巨人’企业”。

3月8日上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启的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回应公众关切。其中,有关科技创新的话题成为问答的热点。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4%,技术合同成交额超过3.7万亿元,大大超过全社会研发投入的2.79万亿元。我国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去年的第12位,提高了22个位次。

王志刚说,科技工作在推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加强基础研究、完善项目经费管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能力等方面出台了诸多政策举措。王志刚表示,让这些科技政策扎实落地,是今年工作的重点和主线,必须抓在手上、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2021年,我国取得了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煤制油等一些基础研究成果。王志刚说,今年还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开展攻关。

要实现上述突破,人才和企业被部长们列为重点。数据显示,去年全社会研发投入中76%是企业投入的,技术合同交易额有90%来自企业。

王志刚表示,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企业必然要成为创新主体。他强调,创新不问出身,不管是大企业、中型企业还是小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能作为创新的主体,只要有这个能力,在国家层面上就会提供机会。

肖亚庆在讲到制造业发展时,特别强调了中小企业的基础性作用。他说,制造业行业领域里有千军万马的中小企业,形成了大企业、中企业和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生态。“我们要在维护和培育生态上下功夫,特别要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他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着力培养“专精特新”企业。根据2021年的数据,“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占中小企业的比例虽然不高,但是营收增速、利润率和发明专利成果占有量分别达到规上工业中小企业的2.2倍、1.4倍和3.4倍。

“这些都说明,‘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方向非常正确。”肖亚庆说,下一步要扩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规模,在已有基础上,从国家层面进一步创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路径,增加数量。

王志刚在此次“部长通道”上回答了4个问题,其中3个问题都提到了“人”的作用。以新冠疫苗研发创新为例,王志刚表示,无论是疫苗上市,还是技术路线取得的积极进展,都是广大科研工作者用他们的水平、操守、奉献和执着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王志刚表示,推动科技政策的落实,要以科技人员为中心,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为重点来推动落实。

王志刚特别提到了青年科技人才。他说,为了让青年有更多机会,我们开辟了专门的青年科学家项目,让青年能够早有机会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一展身手,推动国家事业和个人成长共同进步。

文/王鑫昕 胡春艳 叶雨婷

编辑/倪家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