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主题纪录片以“小而美”出圈
齐鲁晚报 2022-02-24 15:37

“不看书的人,恐怕不会对这部纪录片感兴趣;而真正看书的人,也不会看。这是一件两难的事情。”书籍主题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的拍摄团队自知做的是“两难的事情”,但是坚持拍到了第二季。好在,这部小而美的纪录片又收获了好口碑,因为他们找到了书籍背后一个个有趣的人物,这些译书、出书、写书、研究书的人沉浸在与书籍长年厮守的故事里,让观众看得动容。这两年流行小众、圈层化小而美的人文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在这种定位下,深钻一个主题,成为能凭口碑“出圈”的亮点作品。

从名字就可以看出,《但是还有书籍》是一部以书为主角的纪录片,它没有请名人讲经典名著版本学,不做著名作家作品访谈,讲的也不是重量级书籍的陈年往事,而是深入到与书有关的行业和人群的内部,呈现最前沿的人和事儿。第一季中重点呈现的人物有《百年孤独》译者范晔,书籍设计师宁成春、何浩、薄英,绘本画家蔡皋、熊亮、粲然,编辑兼作家朱岳,古籍编辑俞国林等。每一个人物身上最明显的标签就是对书籍的热爱,这些与书籍有关的人的快乐和烦恼、真实和立体,很是打动观众。

《但是还有书籍》第二季依旧关注着出版业或与书籍相关的前沿人物,将镜头对准了那些仍在坚守理想的人,比如98岁的古籍版本目录学家沈燮元、《哈利·波特》的主要译者马爱农、游走于译者和研究者身份的包慧怡、著名翻译家杨武能、《读库》创始人张立宪、著名出版人杨全强、素人作者挖掘者涂涂等。这部纪录片还呈现了文坛新的写作现象和其中的人,比如以重走西南联大西迁之路而展开创作的作家杨潇,数十年持续关注梁庄的作家、学者梁鸿,东北文学现象热背后的作家班宇等,带领读者到达文学现场,更深入地去了解他们如何写、为什么要写。纪录片聚焦书籍,但涵盖宽泛,主题多样,挖到了与书籍相关的旮旮旯旯的各种有趣的人和事。

纪录片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这些书籍的幕后工作者,比如编辑、译者、出版人等,像很多行业里的人一样,专心耕耘书籍,修炼为永不停歇的匠人,但与普通人不同的是,与书为伴,他们收获的是更丰盈的灵魂。98岁的沈燮元退休后还到南京图书馆上班,一上又是几十年,他深深扎进古籍的海洋,导演爆料他甚至都不清楚拍纪录片是干什么,但谈起古籍滔滔不绝:“不是讲吹的话,(书)一拿上来,我就知道是什么东西,明代还是清代。”“买书等于交女朋友,没成功前不要乱讲,乱讲了就不成功了。”沈燮元老人目前还在整理清代藏书家黄丕烈年谱和诗文集,片中他说:“我不想活到100岁,我要过好每一天。”“过好每一天”成为这部片子的金句。

再比如一向沉迷在书斋、鲜少在公众中露面的马爱农,呈现出鲜活、可爱的一面,与可爱的粉红手办一起工作,敞开心扉谈《哈利·波特》的翻译。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包慧怡翻译了《唯有孤独恒常如新》《爱丽尔》等诗集,本以为是严肃的翻译家,没想到是可爱的女生,穿旗袍、使用老式打字机,还不忘吐槽自己一句“很作”,她坦承自己是一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最久的稿子拖了7年,拖到编辑都放弃了。翻译家杨武能孜孜不倦地翻译《浮士德》《魔山》《海涅诗集》等大部头,但私底下热爱的是摇滚。纪录片呈现了拍摄人物很鲜活或反差性很强的一面,由人物的丰富性吸引观众去关注他们热爱的书籍。纪录片已成为一个小小的火石,照亮一些书,点燃一些人,跟随它去阅读,去找到书籍,才是最终的目的地。

纪录片的创作者也担忧这部片子会曲高和寡没人看,所以从有趣的人切入这个文化议题,用美文一般的解说词、快节奏的叙事以及动画、特效等深深地吸引住观众。巧妙的切入方式、用心的拍摄制作,即便是很圈层化的人文纪录片也能火“出圈”。

文/师文静

来源/齐鲁晚报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