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城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会审议了《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为更好实现会馆旧址内涵挖掘、创新展示、保护利用,打造“会馆有戏”演艺生态圈指明了方向。2月10日上午,东城区举办文化建设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东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新闻出版局局长、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主任(兼)王铁峰发布《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详细解读。为推动区内会馆资源的活化利用,东城区将按照“一馆一策”工作要求,整体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创新辖区会馆旧址活化利用新模式,形成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的文物活化新机制。
梳理并摸排全区37处会馆旧址
东城区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会馆在建筑特征上南北交汇、规模各异,文化延伸广泛,商贾文化、饮食文化、梨园文化等多元荟萃,历史价值深远。前期,东城区梳理了区内会馆资源总体情况,摸排全区37处会馆旧址利用现状及修缮情况,为推动“会馆有戏”建设整体规划,形成会馆旧址整体利用方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2021年10月以来,东城区在颜料会馆拉开“会馆有戏”演出序幕,常态化举办“魅力新国风”等主题演出。2021年12月25日,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会馆有戏”联动演出精彩亮相,“会馆有戏”在东城区全面落地。截至目前,共演出24场次,观演超过1700余人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
多点联动,打造会馆演艺新空间。东城区会馆建筑千姿百态,会馆文化包罗万象,其反映的人文底蕴、精神价值、时代风貌都无不体现着厚重的文化力量,散发着独一无二的气质品味。《实施方案》立足东城区会馆资源集聚优势,按照“一馆一策”工作要求,整体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创新辖区会馆旧址活化利用新模式,发挥会馆旧址地域连接、文化联接、价值链接功能,提出打造东城区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国际知名的演艺片区的发展目标,并明确建成历史文化精华展示地、先进文化潮流引领地、创意文化产业示范地、多元文化交融共生地的四个发展愿景。
东城区将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完善“会馆有戏”长效发展机制,形成全域发展的良好态势。通过演艺资源注入,契合会馆特色与历史特质的演艺新空间定位,努力让“会馆有戏”成为打动人心的文化新符号,让历史建筑焕发新生,能有效解决会馆修缮利用不充分、开放共享不充足的问题,形成以演促用、以用促建、以建促保的文物活化新机制。通过深挖会馆旧址地域特色,融合浓郁京味文化特质,打造驻场演出与多元文化IP,让各类文化要素“动起来”“活起来”“亮起来”,助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呈现出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兼容并包的文化气象。
打造前门东区“会馆有戏”演艺生态圈
坚守立场,擦亮“大戏看北京”新名片。东城区突出演艺新生态定位,制定出台《实施方案》,配套编制了《东城区推进“会馆有戏”建设工作任务清单》,努力打通会馆活化利用“最后一公里”。随着“会馆有戏”建设,东城区将不断集聚演艺人才,完善创作链条,打造叫好又卖座的特色剧目,演好新时代“东城故事”,形成“会馆有戏”精品创作高地。会馆演出坚守人民立场,将重点加强会馆旧址历史内涵挖掘与文艺创作生产,将让文艺工作者深耕于东城土壤,让东城风貌照彻文化百花园,不断丰盈百姓的精神生活。一批量身定制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雅”演出节目,将成为“大戏看北京”的最新表达。这些“接地气”“带露珠”“有温度”的优秀作品,将滋养市民的精神世界,丰盈观众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市民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创新实践,打造产业赋能新典范。《实施方案》通过梳理全区会馆旧址总体情况,选取颜料会馆、临汾会馆、台湾会馆、汀州会馆北馆作为首批试点,并不断加大储备会馆开发力度。按照分步分类、精心策划、有序推进原则,统筹全区会馆旧址转化利用。引入专业化社会力量打造“会馆有戏”运营平台等,强化东城区“会馆有戏”品牌整体规划建设,培育“会馆有戏”演艺集群、运营主体、文化品牌,提升会馆综合利用业态,打造文旅融合典范,使东城成为传统文化展示地、优秀文化生发地、先进文化引领地,成为中华文化对外展示交流的重要窗口。未来,东城区还将发挥“会馆有戏”平台聚合效应,落地高水准、代表性、沉浸式驻场演出剧目,并实现书香、戏剧、博物馆等多业态融合,联动周边历史文化街区,致力于打造前门东区“会馆有戏”演艺生态圈。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更多团队、导入更多资源,更深层次推动文化资源聚合、产业要素耦合、多元业态融合,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容,培育观演人群,持续激发文化产业发展活力,助推前门片区业态升级。
探索社会化运营打造“会馆有戏”运营平台
王铁峰表示,未来,东城区将积极探索社会化运营模式,打造“会馆有戏”运营平台,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一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引入更多团队,充分调动辖区演艺、旅游、商业等多领域优势资源,发挥会馆文化地标辐射作用,搭建地域文化交流展示平台,在设施完善、剧目生产、品牌引入、交互体验、教育科普等方面联动发力。
二是整合东城戏剧演艺资源,主动对接在京文化机构、院团和艺术类高校,吸引一批能创作、会改编、有潜力的文艺人才集聚东城。实施东城戏剧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建设优秀戏剧演艺人才汇聚交流和创作基地。
三是引入专业力量推动市场化运营,适时推出票务机制,对接保利、猫眼、美团、大麦等票务平台,实现“会馆有戏”演出线上导购、点评、预约,线下经营、消费,引导创作和演出更好服务市场需求,满足市民多层次文化需要。
四是完善差异发展的激励机制,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思路,分批分类复制推广“会馆有戏”成熟运营模式,实现演出收入反哺文物修缮,构建良性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是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发挥市场优势,激活产业活力,积极争取各级文化艺术基金支持,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多元投入机制,同时探索营业性演出审批绿色通道,实行“会馆有戏”备案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治安、消防等配套措施。通过导入更多资源,不断赋予新的文化内容,培育观演人群,努力打通文化链与价值链,使文化既开花又结果。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蒋若静
编辑/毛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