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织锦讲述传奇故事,舞剧《五星出东方》让国宝“活”起来
文汇报 2022-01-17 10:46

伴随着跃动的鼓点,动人心魄的国宝传奇故事穿越两千年,在今日舞台上徐徐铺展。1月28日至1月30日,国宝文物题材舞剧《五星出东方》将登陆上海文化广场,呈现人间真情和民族团结的图景,诠释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各民族同生共荣的时代主题。

舞剧以一件织有“五星出东方”字样的汉代文物织锦为引子,引领观众回到被无垠黄沙掩埋的遥远西域,勾勒出汉朝戍边将军奉、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古城首领之女春君的一段传奇。剧中,有命运交织、至爱至深的真性情演绎;有天香国色、摇曳生姿的胡姬与汉舞;有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武将忠义魂……

让文物“活”起来,用舞蹈讲中国故事

当“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织锦护臂从黄沙中重见天日,仿佛叩响了千年西域的时空之门。1995年10月,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一处古墓中,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成员发现这件汉代织锦护臂。织锦呈圆角长方形,长18.5厘米,宽12.5厘米,织有八个篆体汉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现收藏于新疆博物馆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被誉为20世纪中国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讲述国宝传奇故事,舞剧《五星出东方》2021年6月在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首演,一票难求;9月25日至27日,舞剧二轮演出场场爆满。剧中,国宝不再是静静躺在博物馆里的陈列品,演员们将两千年不褪的绚烂色彩幻化成热情昂扬的舞步,重现历史,讲述现在,书写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新篇章。

据介绍,《五星出东方》服装从颜色、样式、纹样等设计都结合了出土文物中的元素和色彩;舞美设计也在研究史料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化处理,在舞台上还原历史真实场景。灯光设计同样以护臂的颜色为着力点,以此贯穿剧情发展。

文化自信,情感交融充分地展示在舞台上。舞剧制作方北京演艺集团副总经理董宁表示:“文物身上凝聚的不仅仅是一个文化形象,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方式去诠释这件文物,表现文物背后的深刻文化内涵,让文物‘活’起来,用舞蹈‘讲’故事。”

历史留下只言片语,化作舞台上的惊才绝艳

要想让文物“说话”,在创作中必然需要付出大量心血。据悉,舞剧《五星出东方》历时两年创作,进行六次专家研讨会,易稿十余次。为了凸显文物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主创团队曾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去往千年前丝绸之路上的精绝古国。虽然历史仅留下只言片语,但采风的直观感受对主创有着极大冲击。

在尼雅遗址出土的一片木简上,有“奉谨以琅玕一致问春君,幸毋相忘”的字样。“幸毋相忘”成为主创们想传达的故事内核——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们,破除偏见,消融仇恨,执子手,毋相忘。正是这样的创作构思,成为了诠释刻画舞剧“中华命运共同体”主题的一个重要载体。

“这么宏大的题材,看似很正,但是我们用轻喜剧色彩,打破传统舞剧的方式,增加可看性。”总编导王舸从“小人物”入手,以小见大,让观众在舞剧《五星出东方》看到更为真实的历史,生动展现了西域地区风土人情。

舞蹈家、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古丽米娜·麦麦提饰演剧中女主角春君。由她在舞蹈综艺《舞千年》中演绎的“灯舞”——《远古的呼唤》在哔哩哔哩(B站)播放量近150万。舞者手持明灯跳舞,旋转舞动间灯随身动,摇曳生姿。伴随着跳动的鼓点,那千年前的故事缓缓展示在人们眼前。

文/宣晶

来源/文汇报

编辑/乔颖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