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中国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了新年第一缕阳光,这也是我们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在昨天举行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中,王亚平分享了在空间站迎接新年的感受。新年第一天,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地对话”,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展开互动交流。
1月1日拍摄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澳门分会场 新华社记者 张金加摄
“我们都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昨天下午3时许,京港澳三地青年学生就载人航天精神、太空授课、执行航天任务感受等话题,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了天地对话交流。
在谈到载人航天精神时,翟志刚介绍,在航天员大队的门楣上有八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同时,他也表示,本次飞行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要感谢工程全线科研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全方位保障,让三人在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感觉良好”。
“任何时候,我们都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叶光富在回答澳门学子的提问时表示,乘组三人是非常团结、高度信任的战斗集体,同时,在地面上也有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全天候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保障,在遇到困难时,会第一时间跨越天路,送来温暖和力量。
王亚平则向青年学生们分享了太空授课的亲身感受,“教室”更加宽敞大气、授课内容更丰富有趣、直播画面更加清晰流畅,这都折射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航天事业的跨越发展。而更让她欣慰的是,八年前太空授课种下的梦想种子正在开花结果,当时坐在教室里聆听太空授课的孩子们,现在有的已经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正在岗位上与航天员一起并肩战斗。王亚平希望天宫课堂能成为点燃梦想的平台,“我也希望能永远做孩子们心中的太空老师。”
20余幅绘画作品亮相空间站
本次活动中,中国空间站还首次举办了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的“天宫画展”,共有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中国空间站。
2021年9月至10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多家单位组织开展了“青春与星空对话”中西部青少年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让从未近距离接触航天甚至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们,实现了诸多“第一次”: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看发射、第一次将亲手制作的水火箭发射升空、第一次听院士讲课、第一次和航天英雄面对面交流……
由这批孩子们创作的太空主题画作,搭乘着“天舟”到达了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的新年第一天,三位航天员如约开启了这份“神秘礼物”,并将这些画作布置在核心舱舱壁上。随着“摄像师”翟志刚的镜头,王亚平对这些画作进行了逐一介绍。特别是一幅来自湖南省十八洞村的作品说明写道,“快看,火星人来到了湖南十八洞村参观!这里曾经是贫困地区,现在经过精准扶贫,人们已经过上富裕的小康生活。”
今年将完成三舱组合体建造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迄今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乘组三人将在天宫空间站核心舱在轨驻留6个月。
2022年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年,我国将全面进入空间站在轨建造阶段,共规划6次飞行任务,包括两次空间站舱段问天、梦天的发射任务,以及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的发射任务。预计到2022年年底,中国空间站将完成三舱组合体建造,对空间站状态进行全面评估后,转入应用与发展阶段。
文/北京日报 记者 刘苏雅
编辑/李晓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