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天宫对话,青年学子喜提来自太空的“新年大礼包”
澎湃新闻 2022-01-02 11:00

“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我相信大家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克服困难。”

“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梦,有朝一日就一定能够圆梦。 ” 

……

2022年1月1日下午,北京、香港、澳门和“太空”成功连线: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约500名青年学子与航天专家以及正在天宫空间站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三号乘组,开展了一场围绕“青春、梦想、奋斗”的别开生面的天宫对话。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穿着熟悉的航天服,面带微笑,精神抖擞,频频的金句引来掌声不断,他们赤诚的爱国情怀以及勇于探索的航天精神深深打动着青年学子。

2021年是中国空间站的开建之年。从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发射升空,到今天,中国空间站在轨已经八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完成了5次发射、4次航天员太空出舱、1次载人返回、1次太空授课等任务。

2022年,中国航天员在自己的太空家园迎来了“新年第一缕阳光”,也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新年之际,航天员与京港澳三地青年的“天地对话”更显出不同寻常的意义,相信每一个中国青年都能切身感受到国家的飞速进步与身为中国人的荣耀与自豪。

正如翟志刚所言,“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来自太空的“新年大礼包”

“在太空执行任务的感受是怎样的?”“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如果在飞行过程当中遇到了一些预想不到的突发情况,你们会如何面对和解决?”……

面对京港澳三地青年们提出的问题,三名航天员耐心讲解,每一个回答都像一份珍贵的“礼物”,需要用心铭记,用心珍藏。

“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的动力源泉。我相信大家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克服困难。”在对话过程中,翟志刚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舞年轻人不畏艰险,克服困难。

他表示,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战线接续传承的红色基因。在航天大队的门楣上,有这样8个大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有国才有家。

活动中,一名来自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的青年学子提问称,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航天员是万里挑一的,经过多轮选拔,并且准备多年才最终实现飞天梦。当今社会竞争激烈,航天员面对漫长的等待和准备怎么做到淡泊名利、永不放弃?

“每个人都不可能一步登天。”叶光富回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比喻一件事很难,常说“比登天还难”。作为一名航天员,他的切身感受是登天确实很难,从学生成为飞行员,到入选航天员,再到执行飞行任务,这三级跳中的每一跳都不可能轻松实现。

叶光富继续说,航天员最大的梦想就是飞天。每个人在通往飞天的道路上都经历了严格的选拔和艰苦的训练,很多人一等就是几年、十几年,甚至可能是一辈子,最难能可贵的是大家始终坚持不放弃,守住了初心,耐住了寂寞,也经受住了考验。

他鼓励年轻人在面对激烈竞争时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下气,要练就好本领,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地朝着梦想方向前进,做到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梦,有朝一日就一定能够圆梦。

去年12月份,“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讲,这是时隔8年之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对此,来自澳门的同学提问王亚平说,你是第一位太空授课的女教师,对比8年前,你觉得这次印象最深、感受最大的是什么?

王亚平坦言,“作为一名航天员,我深深地为能赶上这么一个伟大的时代,生在这样一个伟大的祖国倍感骄傲和自豪。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当年种下的梦想种子如今正在开花结果,8年前坐在教室里听那堂太空授课的孩子们有的已经成为航天大家庭中的一员,此时此刻正在岗位上和我们一起并肩战斗。”

王亚平表示,希望“天宫课堂”这样一个点燃梦想的平台能够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而这一颗颗梦的种子有一天一定会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多更加绚烂的花朵。

航天员如何应对突发情况?作为首次执行飞天任务的“新人”叶光富回应表示, 航天员在任何时候都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航天员除了自身有充足的知识、技术和心理准备应对极端情况之外,在太空上共同执行任务的战友们是风雨同舟的集体,在祖国地面上还有成千上万的航天人守护着他们的安全,全天候为他们提供支持和保障。

“我们始终坚信举国体制的巨大优势,始终坚信团结就是力量,也始终坚信经过艰苦任务磨练的革命友谊。”叶光富在太空上许下了承诺,“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坚决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天上”航天员们的回答掷地有声,“地上”的掌声坚定有力。

来自地面的“新年礼物”

“这是我们中国空间站第一次举办太空画展。”在空间站一面舱壁旁,王亚平向大家介绍了张贴着的数十张以“太空”为主题的画作。

贵州小朋友的《太空旅行》、新疆小朋友的《美丽的太空家园》、西藏小朋友的《向着太空出发》、四川凉山小朋友的《中国梦》……孩子们的画作稚嫩可爱,充满想象力,地球、卫星、空间站和外星飞船等元素丰富多彩,有些在画中还写了“航天梦,中国梦”“中国航天”等字迹。

王亚平表示,这些画作来自于中国中西部11个省市区的青少年,这也是他们送给航天员的新年礼物。其中有些青少年曾经生活在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之后,当地的民众已经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

而这些礼物其实比航天员更早来到空间站。

据媒体报道,为营造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浓厚氛围,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2021年9月至10月,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中国航天基金会、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二院208所等单位组织开展“青春与星空对话”中西部青少年与载人航天面对面活动。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飞行任务期间,来自中西部地区11个省和自治区的师生代表,受邀前往文昌航天发射场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与中国航天员和载人航天战线科技工作者开展了一场跨越山海的“青春与星空对话”。

随着活动不断深入,孩子们逐渐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们希望自己的画能送到中国空间站、在新年之际送给正在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叔叔阿姨们。为了圆孩子们这个梦,经多方共同努力,这份“神秘礼物”如愿搭上了飞往“天宫”的“天舟”。

2个多月后,3名航天员如约开启了这份礼物。

“这场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的画展,承载着广大青少年对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憧憬、期待和梦想,我们相信这些梦想终将有一天都会变成现实。”王亚平说道,今天我们将这些珍贵的礼物也分享给大家,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点亮梦想”。

希望港澳学者加入载人航天科研团队

“我有个心愿,希望以后我们的载人航天科研团队里,能够出现香港和澳门的学者。”在活动现场,作为航天专家代表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向港澳学者发出了诚挚的邀请,话音刚落,台下发出热烈的掌声。

此次活动也受到香港、澳门当地的高度重视。

澎湃新闻注意到,在香港大学分会场,香港大学校长张翔、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秘书长谭耀宗作为嘉宾出席,而澳门大学校长、智慧城市物联网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宋永华,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可可则作为澳门大学分会场的嘉宾出席。

其实,祖国一直牵挂着香港澳门的繁荣稳定。

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支持香港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更好的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深化内地与香港的科创合作关系。一直以来香港的高校,也以各种方式直接或者间接的参与到包括载人航天工程在内的国家各项重大航天工程中,并做出了许多贡献。

而国家不断进步的航天事业,更为香港提供了许多难能可贵的机遇。从2016年天宫二号上搭载的香港中学生太空实验,到2021年“时代精神耀香江”之仰望星空话天宫、月壤入港活动,香港都及时分享到国家科技进步的荣光。

澳门也是国家航空工程的积极参与者和建设者,2018年在国家科技部的批准下,澳门科技大学成立了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而实验室和它的前身太空科学研究所在国家大力发展深空探测的战略指引下,已开展了多项有关月球和行星的基础科学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从神舟、嫦娥,到火星探测计划,近年来国家重要的空间科研创新项目中都留下了实验室科研人员的汗水;2019年,澳门首颗科学卫星,我国首颗地磁探测卫星成功发射,意味着澳门与内地的航空合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不久之前,澳门的中小学生也参加了“天空课堂”的活动,成功在澳门掀起了一股航天热。

来自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博士生刘子博在活动现场互动时感慨,中国的航天事业从零起步,经过了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艰苦奋斗,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极大提振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相信2022年的这场跨时空新年约会,也定会令青年学子有所收获,亦如王亚平所期待的,“我真心期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编辑/张丽

相关阅读
天舟年货大礼包展现新气象
经济日报 2024-01-28
“我的画居然被带到了太空” 记中国“天宫”空间站的一场特别画展
新华社 2023-09-15
近视也能上太空说明了啥
经济日报 2023-06-04
第二届“天宫画展” 9幅作品来自北京青少年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3-01-21
“宇宙级”上新!第二届“天宫画展”在中国空间站开展
央视新闻 2023-01-21
“最忙乘组”的太空高光时刻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2-12-08
载人航天三十年,筑梦太空新高度
人民网 2022-09-22
时隔10年! 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女航天员,将再上太空
北京青年报政知道 2022-06-0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