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7家央企“京外”落户 未来三年或成密集迁出期
上海证券报 2021-12-27 13:10

又一家在京央企选择“南下”。12月25日,中国电子集团总部正式迁驻深圳,成为继华侨城集团与中国广核集团之后,第3家进驻深圳的央企总部。

2021年,央企“离京”脚步明显加速,年内已有7家大型央企决定将总部迁至京外或在北京以外的地方落户。其中包括今年在京外落户的中国稀土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中国星网集团、中国中化控股,以及选择外迁的中国电子集团、中国船舶集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国资研究专家李锦认为,随着央企市场化发展不断深入,总部集中于首都的必要性不断降低,未来三年左右将成为中央企业总部的密集迁出期。

7家央企年内相继“离京”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郝鹏在中国电子迁驻大会上表示,中国电子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重大战略,积极对接地方产业规划,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拓展深化与广东省、深圳市的合作,积极推动协同融合发展,更好履行社会责任、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电子将总部从北京迁到深圳,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落实重大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中国电子董事长芮晓武表示,中国电子将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更好发挥战略支撑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国家网信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底,中国电子拥有26家二级企业、15家上市公司,全年营收达2479.2亿元,已连续10年跻身《财富》世界500强。

中国电子总部落户深圳后,也将2021年总部外迁的央企数量增至3家。今年以来,央企总部搬迁颇为活跃,既有中国星网、中国稀土等4家新组建的央企在京外安家,也有以中国船舶和中国电子为代表的3家央企迈出“离京”脚步。

12月23日亮相江西赣州的中国稀土、24日迁驻上海的中国船舶、25日入驻深圳的中国电子,仅一周内,就有3家大型央企总部迁至京外或在京外落户。9月,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和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总部分别在上海和武汉亮相。

雄安新区也是央企总部的热门选择。新组建的中国星网、重组后的中国中化控股已正式进驻雄安新区,与此同时,中国华能也在今年8月宣布了集团总部将搬至雄安的消息。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持雄安新区发展暨央地合作座谈会上,多家央企负责人表示,将全力推动各类资源要素向雄安新区配置聚集,加强创新平台、总部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充分发挥带动示范作用。

央企“离京”有何内在逻辑?

记者从部分央企了解到,自疏解北京市非首都功能的理念提出后,早在2016年就有企业开始先行探索研究迁址工作,核心考量因素包括产业基础、区位优势、营商环境等。

以中国电子为例,芮晓武早在2018年就曾公开表示,中国电子将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旗下90%的资产转移到深圳,重点发展智能制造产业。本次进一步将集团总部移至深圳,也是中国电子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构筑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实际行动。

深圳作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前沿阵地,拥有华为、大疆等大批优秀ICT企业,2020年深圳信息产业规模达到2.8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对中国电子来说,深圳的产业优势、人才储备和营商环境等因素无疑成为落脚的关键。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电子迁驻深圳当日还与当地政府签署了《关于加快打造国家网信产业核心力量和组织平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关于共同打造国家网信创新策源高地和产业集群战略合作协议》两份协议。

再如日前迁驻上海黄浦区的中国船舶,作为全国唯一一个集船舶海工研发、制造、验证试验和港机建造的城市,再从人才储备、资源配置、产业链等方面考量,上海无疑是中国船舶新总部的不二选择。

郝鹏在本月18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表示,中央企业要服务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进一步深化央地合作,落实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要求,助力雄安新区建设。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中央企业参与到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工作中来,京外央企总部的数量将继续增加。

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樊宏伟

相关阅读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央企“揽A”现新气象
上海证券报 2024-12-11
重组案例接二连三 央企整合再提速
上海证券报 2024-09-04
多家央企新任纪检监察组组长陆续到岗:均为交流任职
澎湃新闻 2024-04-14
两大央企重组获批 专业化整合持续推进
证券时报 2023-11-24
上交所支持央企发展 42家企业成功IPO
证券时报 2023-08-07
沪市央企三年发展画像:上市42家,科创债融资超千亿元
​第一财经 2023-08-04
成立近500家数科类公司,央企为何纷纷入局这个赛道?
第一财经 2023-04-05
首家央企设立数据产业集团诞生,有何用意?
观察者网 2022-12-2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