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拍个图,不仅要有专用的拍摄场地,还要找模特和设计师,再加上后续需要根据客户反馈不断改进,整体成本很高。即便是这样,我们好久才能出一个爆款图。但有些商家盗了我们的爆款图,拿到别的电商平台用,再标出比我们更低的价格来吸引消费者,抢走了我们的客户。”近日,在中国工商出版社举行的电商行业“盗图抄店”行为规制暨反不正当竞争研讨会上,商家代表方先生说。(12月20日《工人日报》)
所谓“盗图抄店”,就是盗用其他商家爆款商品图片甚至照搬其他店铺的页面信息和商品资质证书。作为一种典型的侵权行为,“盗图抄店”在初期只散见于个别电商平台中。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盗图抄店”呈现出跨平台蔓延的趋势,致使不同网店商品的图片“千人一面”。如此不仅让消费者对商品容易产生混淆而上当受骗,也让原创图片的商家“白忙一场”,其危害不容小觑。
在网购时代,原创商品图片是消费者购物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商家推销产品的重要抓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盗图抄店者”者盗用其他商家图片,最容易让消费者在混淆中盲目下单,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选择权和公平交交易权,也僭越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6条“经营者不得实施让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或者与他人存在特定联系”的法律红线,构成不正当竞争。因此,不论是着眼于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还是着眼于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都应对“盗图抄店”这种侵权行为依法“亮剑”。
“盗图抄店”侵权行为的跨平台蔓延,虽然根子在于“盗图抄店者”无利不起早的贪婪,但部分电商平台没有当好“守门人”,也不容忽视。现实中,一些电商平台为招揽更多商家入驻,间接分得非法利益的“一杯羹”,不但不对“盗图抄店者”的肆意妄为主动履行“守土”主体责任,默许其自己地盘上胡作非为,反而还在权益受损者维权时有意无意当“甩手掌柜”,致使权益受损者陷入“深山太镬落,要路多险艰”的维权尴尬中。
此外,依法惩戒的未能常态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盗图抄店”侵权行为的跨平台蔓延。尽管“盗图抄店”侵权行为已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就对其依法的惩戒而言,客观上还存在力度不够的短板。揆诸现实,“盗图抄店”者被逮个正着后,监管部门一般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角度给予其处罚,鲜有对其祭出惩罚力度更大的反不正当竞争“杀手锏”。迄今为止,全国查处的网店跨平台盗图不正当竞争案,仅有江苏常熟和浙江绍兴两起,以儆效尤的威慑氛围尚未大范围形成。
遏制“盗图抄店”侵权行为的跨平台蔓延,需要形成监管合力。首先,电商平台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强化对商品图片的人工审核。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压实电商平台的治理责任,倒逼其在责任追究的压力下如履薄冰当好“守门人”。
其次,要给“盗图抄店者”套牢包括反不正当竞争在内的各种法律“紧箍咒”,视情节轻重严肃追究其民事、行政甚至刑事方面的责任,迫其在严肃的法律责任面前主动守底线。
再次,要畅通维权渠道。各大电商平台要通力合作,建立起跨平台的完善维权机制,切实消除权益受损者维权中的审核时间长、处理速度慢、举证门槛高等各种“梗阻”,让权益受损者愿意维权、敢于维权。如此多管齐下,“盗图抄店者”才能在合力监管的“金钟罩”下,失却施展拳脚的机会。
文/张智全
图源/视觉中国
编辑/王涵